书城艺术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2992400000018

第18章 绳带手帕类(4)

(4)翻动杂志,并在观众的示意下停住。此时,应迅速把左手食指挪到杂志的外侧。

(5)右手撕下书页,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6)右手把杂志放回桌上,此时左手拿着撕下的书页和藏在背后的丝巾。

(7)以下就很简单了。把纸卷成圆状,丝巾自然也卷在里面,然后弄破纸卷,自然可以从中拉出丝巾。但在观众眼里,丝巾却是凭空出现的,十分出人意料。

怎么样,你也学着表演一下?

绳子挺立

表演者拿出一根40厘米长的软棉绳,向观众交代一下,证明是软绵绵的普通绳子。只见表演者用双手把绳子拉直,左手捏住下端,右手捏住上端。当表演者把右手撤下时,绳子却能挺挺地立在左手中,无论怎样摆动,也不会倒下来。但表演者一声令下,软棉绳又“唰”地软了下来。反复表演都是这样,你说有趣不?

原来这套小魔术的秘密是在那根绳子上。

先取一根5毫米粗、40厘米长的竹管(也可用硬塑料管代替),把它截成1厘米长的小段。用一根线把这些小竹管穿连在一起。再取一根铅笔粗的空心绳套,将它套在小竹管外面,把两端打结,以防小竹管散落出来。

表演时,因为棉绳里面是由许多小竹管组成的,所以仍然可以任意折弯,与普通绳子一样。当双手把绳子拉直时,左手暗中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的空隙处,拇指用力向上顶,上面的所有小竹管即可绷紧,绳子也就会直挺挺地立住了。只要把左手的拇指放松,绳子就会自动倒下来。

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表演时可配以神秘的手势、表情、语言。

奇妙的长短绳

表演者拿出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子,一一抛给观众检查,看不出任何秘密。然后,将三根绳子收回,握在左手中再让观众看一遍。接着将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头分别提起握在左手中。右手捏住下面的三个绳头一拉后又马上移开,三根绳子却变成一样长短了。最后又将绳子一一从左手中抽出,再让观众检查,三根绳子又是长短不一了。

这套魔术没有什么大的秘密。关键是三根绳子的长度是有一定比例的。其中A绳的长度是80厘米,B绳的长度是50厘米,C绳的长度是20厘米,即A绳的长度加上C绳的长度等于B绳长度的两倍(A+C=2B)。

表演时,让观众检查绳。然后先取回A绳放在左手中。接着将B绳取回,很自然地交叉叠在A绳上端,并随即将上面的A绳头向下翻过来,同时下方的B绳头往上提,使两绳环相扣在一起。做这动作时,得用左手单独完成,右手还得一边取回观众手中的B绳,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收回C绳后也握在左手中,这样,在手指的掩护下,看上去仍然好像和原来长短不一的三根绳子一样。此后即可分别将下垂的三个绳头向上提,握在左手中,最后右手捏住下面的三个绳头快速一拉,同时将两接环用手指捏住、三根绳就好像变成一样长了。

魔术变完后,为证实三根绳子是一样长的,还可利用转换法交代一次三根绳:右手先从左手中取过B绳向观众交代,然后借放回左手上时,调换出相扣在一起的A、C绳。这时观众以为又拿进了第二根。最后再将B绳拿过来交代,这一过程就仿佛三根绳子是一样长的了。

蛋变丝巾

魔术师取一只透明玻璃杯,放入一只鸡蛋,用大手帕盖住,放回桌上。取来一条红色丝巾,向观众展示前后,在手中揉搓,就变成一只鸡蛋。再拿起玻璃杯,掀开覆盖的手帕,杯中的鸡蛋变成一条红丝巾。

这个魔术十分神奇。秘密何在?

秘密在杯子上。这是一只无底杯。

表演方法如下:

(1)右手把杯子放在左手掌上,取鸡蛋放入杯中,实际是手掌托住鸡蛋,但观众却并不察觉。

(2)右手取手帕盖住杯子,再隔着手帕拿起杯子,放桌上。而鸡蛋则漏在左手掌中,藏于掌心。

(3)右手取红丝巾一条。注意:此时左手保持藏鸡蛋的自然姿势。

(4)合并两手,把丝巾放手中揉搓,实则把丝巾塞入掌心,顷刻间,鸡蛋则从指间托出。

(5)左手取鸡蛋让观众察看。如有必要,还可打破鸡蛋。而藏着红丝巾的左手则自然下垂。

(6)右手再抓起杯子,放在左手掌上。同时,藏于左手掌内的红丝巾则随之从杯底塞入杯里。。

(7)右手掀开手帕,玻璃杯中出现红丝巾。

20世纪红丝巾

魔术师抓起两条绿色丝巾,打结使之连在一起,放入透明高脚杯中。再取出一条红色丝巾,在手中揉搓,忽然消失了。然后,抓住杯中的丝巾,一挥动,只见在刚才打结的两条绿丝巾之间,出现了刚刚消失的那条红丝巾。

这怎么可能呢?透明玻璃杯一直在观众在视线之中,魔术师不可能在两条绿丝巾之间系上红丝巾。这个戏法到底怎么变的呢?

这个魔术的全部奥秘都在准备工作中完成,表演手法并不困难。

准备工作如下:

(1)用两红两绿四条丝巾,较大,且质地厚,不透明。

(2)取一红丝巾,一端缝上一块绿色丝巾片。

(3)取一绿丝巾对折,缝合中部。

(4)将制作好的红丝巾和绿丝巾系在一起。

(5)把红丝巾连结头塞入绿丝巾下部的袋内,露出绿色丝巾小片,使观众看起来像绿丝巾的一端。

至此,准备工作完毕,可以开始变魔术了。步骤如下:

(1)左手拿起两条绿丝巾,用大拇指按到道具丝巾的袋子入口处。

(2)右手拿开外侧的一般丝巾,让观众看看,只有两条丝巾。

(3)两条丝巾打结,实则将道具丝巾袋内的红丝巾的绿色小片与另一丝巾打结,然而观众却发现不了。

(4)将丝巾都放入透明高脚杯。注意结头处先放进杯底。

(5)左手另取一条相同的红色丝巾,在手中揉搓,使之消失,藏入右手掌内。张开左手,示意没有东西。

(6)右手保持藏着丝巾的原样,用手指拉住杯中绿丝巾的一端,一抖,一拉,一挥,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则红色丝巾便赫然出现于两条绿丝巾之间。消失的红丝巾又出现了。

变色丝巾(一)

这是个在魔术史上十分著名的魔术,至今模仿、改良者仍不断表演。

魔术师将桌上的一张白纸卷成筒状。取出三条白丝巾,逐一用魔术棒插入纸筒内。每插入一条,从另一端就能抽出一条其他颜色的丝巾,就好像被染过了一样。等抽出三条颜色各异的丝巾后,打开纸筒,里面什么也没有。

丝巾真的染色了吗?

这个魔术的秘密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纸筒内有一个事先塞好三条各种颜色丝巾的道具筒。但是,要说清楚表演的全部过程,却较为复杂,其准备工作和魔术师的各种手法技巧,都十分完备和精妙。

准备工作分几步进行。首先,要准备一只道具筒,无底,上下贯通,但中部必须用丝缎隔起来,以防止丝巾抽出时,把刚塞入的白丝巾带出来。三条白丝巾要经折叠后逐条放进道具筒。

其次,准备一张稍硬的白纸,在距纸边五厘米处折一下,使之翘起。把白纸折头朝里,放在桌子上,道具筒就放在折页之下,正好挡住观众的视线。

第三,在礼服衣襟内侧,要装一个圆筒状的敞口密袋。

准备完毕,表演可以开始了。步骤如下:

(1)右手从桌上取白纸,连同道具筒一起拿上。

(2)向观众展示白纸正反面。注意,展示白纸反面时,利用折痕,使观众误认为折痕为纸的边缘。

(3)开始卷纸筒,自上而下卷起,把道具筒卷在内部。

(4)从桌上三条白丝巾中先取一条,用魔术棒塞入筒内,另一头则出现其他颜色的丝巾。

(5)将丝巾拉出,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

(6)把另两条白色丝巾分别塞入,再抽出两条其他颜色的丝巾,也都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7)在取第三条丝巾时,若无其事地把纸筒内的道具筒掉落到衣襟后的密袋之内。

(8)放下丝巾,打开纸筒,内里空无一物。至此,完成了这个漂亮的魔术。

变色丝巾(二)

变色丝巾还有一个玩法,不用白纸,而是靠魔术师的拳头。

魔术师把一条白色丝巾放在手上,并分别向观众出示空手,然后,用右手把白丝巾塞入左手拳心,下端就漏出红丝巾的一角。把白丝巾全部塞进,抽出红丝巾。再张开拳头,里面空无一物。

这个魔术表演起来,比上一个白纸中丝巾变色更为精彩。

秘密还是道具筒,与上一个魔术的道具筒一样。但程序设计和手法有所改变。准备工作也较简单,只要把塞有红丝巾的道具筒放在左右的口袋里,白丝巾放在胸袋里。

表演步骤如下:

(1)装作寻找丝巾,把双手伸进左右口袋,表示没有,又拿出手来。实则把道具筒取出,并把中指插入筒口。

(2)左手伸入上衣胸袋,找到白丝巾,取出。

(3)右手拉住白丝巾,在左手上穿过两次。

(4)再一次拉到丝巾时,将右手的道具筒移到左手掌内。

(5)左手握拳,右手指把白丝巾塞入道具筒内,并从下端拉出红色丝巾、。观众看起来像白丝巾被染红了。

(6)拉出红丝巾,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

(7)继续塞入白丝巾,随之把右手中指插在道具筒上,弯曲手指,移入右手掌中。

(8)右手取过红丝巾,左手握拳,就像仍然握住白丝巾一般,保持不动。

(9)慢慢伸开左手,向观众证明并无一物。右手把红丝巾的道具筒从容放入口袋,完成全部过程。

七角丝巾

我们知道,一块方形丝巾只有四个角,可这个魔术是要在观众的面前证明这块丝巾共有七个角。

魔术师向观众展示一条大丝巾,将两个角打结,并让观众拿住这第一个结。再将另两个角打结,也请观众拿住。

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丝巾还有两个角。魔术师把这两个角再打结。同样让观众拿住。观众手里共拿了三个结,定睛一看,丝巾上竟然还有一个角。这条丝巾应该有七个角了。

真有七个角的丝巾吗?

四个角的丝巾当然不会瞬间变成七个角,奥妙都在魔术师的手法和打的结上。

首先,魔术师打的是滑结。滑结的打法。注意,打结,用左手拉住B端向左拉。这样,右手轻轻拉动丝巾,结就很容易滑落。

我们再回到这个魔术上来。先打一个滑结,再在丝巾下迅速将结打开,并请观众用左手拿住结。观众以为拿住了结,实际上仅拿住丝巾的一角。

再将另两个角打结,同样,迅速打开,让观众用右手拿住。然后拿出剩下的两个角,说:“还剩下两个角。”再打结,再请观众空出一手来拿结,最后,拉着最后那个结说:“还有一个结,因为这块丝巾,有七个角。”

可是,当魔术师从观众手里拿过丝巾,一抖,一看,才四个角。

这个魔术表演时要幽默轻松。

绸巾变球

表演者上场,从衣袋里取出绸巾,反正面交代后,将绸巾一角用牙叼住,另一角用左手抻紧,使绸巾绷平。右手对绸巾做一手势后向空中一抓,忽然从右手中冒出一球,表演者不以为然地将球放在助演端的帽子里。如此连续数次,表演者将变出来的球一一放入帽中。末了,助演把帽子抛向空中,奇怪!变来的球竟荡然无存,不翼而飞了。

表演前用细铁丝从一只乒乓球中间穿过去,铁丝一端有一一小环能套入右手中指,另一端有一小钩用以钩球,使之不能脱落。一尺方巾一块。帽子一顶。

表演者上场后,将方巾和球装入衣袋里,开始表演时,从衣袋里掏出方巾,暗中把球戴在右手中指,握于手心。交代方巾,等它绷紧后,虚抓一把,暗中去揉绸巾,露出球来。将球放入助演端的帽子里,而实际上并未放进去,而是又握在右手中了。接着再揉方巾,又变出球来,如此反复,球一直在手中,而帽子里则一个也没有放进去,帽子当然会空空如也!

末了将方巾卷着球装入衣袋。助演抛帽,球却踪影皆无,观众大惑不解!

帽中取帕

表演者摘下帽子,请一名观众仔细检查。然后取出刷子做出清理帽子的动作。随后,作出从空中抓东西放进帽子内的动作后,表演者从帽中掏出许多手帕来。

秘密藏在刷子里。刷子的内部呈中空状,里头塞满了丝质手帕。刷子中心部位没有毛。以便使手帕容易掉落。刷子的两侧附有固定器。把固定器拨开,刷子中心地带的间隔部分就会打开来。表演者边刷帽子,边解开固定器,让手帕落人帽子中。

烧帕无恙

表演者将准备好的东西拿到桌上,先向观众交代一下,然后说:“我把手帕放在酒精里浸一下后拿出来,再点燃它,手帕不会烧坏。”说完,表演者把手帕浸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再用铁钳夹住手帕的一角拿出来,用火柴把其点燃,这时手帕立即着起火来,但当火焰熄灭后,观众看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

表演前准备一块手帕,将其在水中充分浸透,取出后,将水拧掉,但不要拧得太干;取一只小烧杯,先倒入一些酒精,再倒入体积是酒精一半的水,制成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另外,表演者再准备一盒火柴和一把铁钳。

手帕上的酒精能燃烧,但燃点很低,加之酒精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被手帕上的水吸收,使温度变低,所以手帕不会被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