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匪夷所思的怪事(奇妙的大千世界)
3000700000092

第92章 “缅因”号爆炸事件

战舰“缅因”号的爆炸事件是美国和西班牙开战的重要导火索。据史料记载1898年2月16日晚上9点40分,在古巴哈瓦那港口外停泊的“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并沉没,船上260名水手均葬身海底。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新闻媒介大肆报道这一事件。从而引发了美国人对素来看不顺眼的西班牙的举国仇恨。在这样一种真相不明舆论一边倒的混乱气氛中,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缅因”号爆炸是西班牙制造的恐怖行动。在煽动起来的民意支持下,美国政府在1898年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6个月后,美国不仅报了“缅因”号一箭之仇,而且借这个世纪末的重要战争,打败了实力大不如前的西班牙,一跃成为一个势力范围囊括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新兴世界强国。

尽管当时很多人认为“缅因”号的爆炸与西班牙脱不了干系,但仍有不少头脑冷静的历史学家认为“缅因”号真正的爆炸原因不明。

史载,当“缅因”号爆炸后几个小时内,船长即发电报给国内上级,内容是:“‘缅因’号起火爆炸,原因未明,请暂时不要向外界公布。”事件发生后军方进行了短暂的调查,结论是外部爆炸物在靠近船首下方底部爆炸,引发位于船体前面的3个弹药舱爆炸,使船体在近船首部位一分为二,前面近1/3的船体被炸毁分离。

在当时,“缅因”号是先进的巨型战舰。麦金利总统派遣“缅因”号到古巴向西班牙和古巴人显示实力,他想用这个方式提醒西班牙和拉美诸国: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护其在拉丁美洲的利益。由于体形庞大且吃水深,“缅因”号只能停靠在离开海岸一定的距离之外。又因为离海岸不是很远,炸毁的船首和大部分船体都搁浅在离岸不远的浅海中。船体相当大的一部分仍然暴露在水面之上。

因而当时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缅因”号是由于船底外部爆炸导致沉没。在解释爆炸是最先发生在船体外的理论中,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船壳底部中央一块93平方米的钢板,出现在被炸毁的机舱的位置。船壳钢板断裂之后进入船体内部,一定是船体外产生的爆炸力将钢板推入船身。这个物证似乎很有说服力。

但是有人也提出了疑问:要达到那么大的破坏程度,如果是水雷爆炸的话,这个水雷得超过136千克重,同时还必须在船底形成一个巨大的爆破口。当时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水雷,“缅因”号船体上也没有那样一个爆破口。所以,尽管美国举国仍然将西班牙定性为专制和恐怖主义国家,但一些严谨的历史学家还是坚持认为“爆炸原因不明”。

近年来,通过细致的考察,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或许是因为“缅因”号右舷的锅炉室位置过于接近一个弹药舱,高温通过隔离的钢板持续传递到弹药舱,引起火药燃烧爆炸,然后再引发另外两个弹药舱的爆炸,导致船首被炸毁。

研究人员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用19世纪的工艺,制成了同样强度的钢板,试图重现当年的“缅因”号弹药舱和锅炉室,然后开始在野外生火实验。当锅炉工作了几个小时之后,监视弹药舱钢板温度,热传导和形变的仪器屏幕显示了一系列的物理变化。8个小时之后,通过隔离钢板传导过来的高温点燃了弹药舱的黑色火药,发生了爆炸。由此,初步验证了假设的可能性。

但“缅因”号的爆炸真的是这个原因么?恐怕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