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3001500000009

第9章 陈蕃 周谬 朱震

“陈蕃悬床”、“朱震藏孤”,这是发生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一段朋友之间的佳话。它记录着陈蕃与两个朋友真诚相待、以死相救的故事。

付出与收获是对等的。有了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是永恒的价值观。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付出不应是天平上绝对的砝码,也无须保持绝对的平衡。但在社会的整体环境中,只要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陈蕃曾付出了许许多多的真诚,却从不计较回报。他也绝没想到死后得到的回报,竟是那般沉甸而感人。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汝南)人。他的祖父曾做过河东太守。他少年时就有不平凡的抱负。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到他家来做客,他若无其事地独居一间陋室学习,满屋的书籍乱七八糟地摆着,地上的纸屑脏物成堆,连墙边也长上了青苔,更不用说蜘蛛网了。于是,其父便对他说:“你这孩子怎么不把房子打扫干净,请客人进来坐一坐呢?”不料这位未成年人竟落落大方地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哪能为一间房子的事而忙碌呢?”话一出口,薛勤一震,心想:这个小孩竟有如此大志,将来一定是有用的人才。洒扫庭除、礼貌待客,这是常人应具备的美德,但对一个具有凌云壮志的孩子来说,就不能求全责备了。因此,薛勤不但没有生气,还着实肯定了一番,鼓励他为“扫除天下”多作努力,做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成年以后的陈蕃的确是一个个性鲜明、处事不随世俗浮沉的人。早年,仕于郡,举孝廉,任郎中,因服母丧去职。又由于与顶头上司意见不合,便弃官不做。后来经过太尉李固的推举,被征为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当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有“威政”之名,许多贪官污吏和能力薄弱者多引退归田,唯有陈蕃以“清绩”得以留任。

有个叫周谬的人,既有学问,品德又很高洁,却不愿做官,也不愿与官府的人打交道,是一个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真隐之士,以前多届郡守均仰慕他的名气,相邀做客,或以高官厚禄相许,都遭到了他的拒绝。唯有陈蕃相约相请,他才乐与交往。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周谬了解陈蕃少有“清世之志”,不同于一般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官吏;其次是陈蕃了解周谬不求闻达的志向,是一个超尘绝俗的人物,所以,从不勉强他做不愿做的事,也不以官位和物质去引诱他。因此,两人见面谈得很投机。周谬来了,陈蕃以礼相待,相互谈论学问、生活、情操,决不涉及官场中的事。陈蕃还为周谬准备了一张特殊的床,周谬来了,留他住宿,周谬走了,又把这张床挂起来,谁也不敢再动用。因而,“悬床之请”就成了陈蕃与周谬友好交往的一段美谈。

在陈蕃仕宦道路上,“清世之志”也是有口皆碑的。有个叫赵宣的平民,葬亲而不封墓道,服丧20多年,乡里人都称他是孝子,多次向陈蕃举荐此人。等到陈蕃与赵宣见面谈起家常事时,了解到他的5个儿女都是服孝期间生育的,陈蕃大怒,斥责此人伪装“孝道”,表里不一,“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并判处其罪。

陈蕃后担任尚书。当零陵、桂阳二郡“山贼为害”的时候,大臣们都主张派兵去镇压,唯有陈蕃上疏驳斥道:“二郡之民闹事,一定是地方官‘虐政’所致,应当审查地方长官,清除在政失和,侵扰百姓者。”于是,朝廷便选清贤奉公的人去宣布法令,安抚百姓。事实正如他所分析的,不久,所谓“郡民闹事”的事,就平定下来了。

朱震也是陈蕃的朋友,当他做州从事的时候,就很有政绩。在弹劾济阴(今山东曹县、菏泽一带)太守单匡的时候,朱震秉公办事,不留私情。人们曾以这样的谚语来夸赞他:“车如鸡栖马如狗,嫉恶如风朱伯厚。”意思是说朱震不讲究个人享受,也不摆阔气和威风,但嫉恶如仇,办事雷厉风行。可见他与陈蕃的处世作风有很多相似之处,彼此深交,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陈蕃遇难暴尸于荒野的时候,朱震正担任安徽滁县县令。消息传到他的耳里,他十分心痛,便摘掉自己的乌纱帽,冒死赶去为陈蕃收殓尸骨,又将陈蕃的一个儿子陈逸藏于茂陵。这时专权的曹节、王甫等人,正在追捕陈蕃、窦武的余党。朱震此举体现了他为朋友甘愿赴汤蹈火的忠诚。然而,事情最终还是被泄露出去了。于是,朱震一家也被抓了起来,并被投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朱震被宦官们轮番拷打,几至皮开肉绽、筋挑骨断。此时,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存亡友最后的一条根。尽管自己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也没有说出“匿孤”的事。直到黄巾起义,朝廷大赦党人时,陈逸才获得自由,重见天日,并被封官鲁地。

相待以诚,相持以义,是物欲熏心、金钱至上者学不会的,它必须发自内心。伪善的世界是不相信真诚的,而陈蕃、周谬、朱震坚持以不泯的真诚谱写出的“悬床”、“藏孤”之举,在友谊的王国里奏响了一曲圣歌,让后人景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