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性的“新大陆”
3023300000017

第17章 人的制益机制(1)

利益,按《辞海》的解释,就是好处的意思。

将利益运用到人的生存方面,可以说凡对人和人类生存有好处的事物就是“利益”。进一步来说,在生存方面,人和人类已经拥有和满足的,以及应当拥有和满足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利益”。

利益是人和人类进化、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利益就谈不上人和人类的进化、生存,更谈不上人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这就是人和人类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生命追求利益的根本原因。

“机制”,就是某种事物,具有制导、约束和促进另一类事物变化、发展和存亡的“功能”。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规律。另一类事物只能利用不能拋弃,只能顺从不能违背。可以说“顺之者则昌,逆之者则亡”。利益对人和人类的生存,就能起到这种作用,所以称之为利益“机制”。

利益的属性,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一般来说,凡人和人类生理上应当占有或应当满足的事物,为自然属性;凡人和人类精神上应当占有或应当满足的事物,为社会属性。

从法律角度上说,利益等同于权益、等同于权利、等同于权力、等同于福利、等同于福祉,但五者又不能划等号。拙作拟从法律角度上、政治角度上、经济角度上,综合性的但重点和主要的,还是从人性即“人的性能”上,来阐述“利益”的机制和作用。

人和人类利益的范围,从“事”的方面来说,大到国际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国家的政策法规,发展的方针路线。小到地方上的日常管理,一条规定,一个标志;行政人员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夫妻之间情感的疏密,家庭和谐的程度等等,都与利益有关。从“物”的方面来说,“大到无外,小到无内”。大的方面,海阔天空、地上地下,甚至整个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在“大”的范围之内小到无内。一草一木、寸土寸地,“两两钱钱”(市制重量单位)、分分秒秒,甚至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等,都是人和人类的利益。

人和人类的利益总的来说有两项,一是“物”二是“事”。

“物”方面,是“太极”型的。大到无外,不可测算估估量,小到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事”方面,大到联合国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作所为,小到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利益有关。这两个方面,“物”是基础,是第一位的。“事”是行为,是第二位的。但事与物,有内在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人和人类利益的种类,按时间来划分,有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密疏程度来划分,有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按需求来划分,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按组成来划分,有核心利益(生存)和保证利益(保证核心利益的实现);按学术观点来划分,有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按现代社会实际情况来划分,有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群体利益又有团队利益、社团利益、国家利益、人类利益等四种类型。连同个人利益共五种类型或五个方面。

六个类型的利益,以个人利益为前提,为基础,为核心,即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又相互制约,相互之间不能平调,更不能侵犯。

人和人类的利益,从来不是神仙上帝“恩赐”的。人和人类的利益,除了大自然赋予和先人留下来的以外,都是通过自身艰苦奋斗的追求得到的。在过去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生存条件,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艰苦,多么恶劣。经过先人的努力和奋斗,生存条件不断改进,不断满足,使人和人类才会有今天的生存条件。

现在的生存条件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强都好。要让人和人类生存的条件更好,要让火车跑得更快,让宇宙飞船飞得更高,让电脑功能更多,让人的大脑更灵,让利益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就应该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发挥人们的“潜在能力”,更好的满足人和人类生存的需求。

利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群体工作中是须臾离不开的事物。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队、每一个社团、每一个国家以及整个人类。

每天早晨七八点钟的时候,当你站在繁华的街道旁,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中国人、外国人;南来的,北往的;东走的、西去的;步行的,乘车的;扶老的,携幼的……匆匆忙忙,川流不息。请想一想,哪一个不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哪一个不是为了追求利益?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句。这是对人们追求利益的现象和实质,非常生动、非常形象的描写和形容。

我们是共产主义者,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努力为群众谋利益。群众利益先于一切、大于一切、高于一切。但利益比较科学的概念是什么?利益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群众利益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个人利益和群体(团队、社团、国家、人类一一下同)利益,大概有多少种多少类?团队利益、社团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相对的统一和独立,表现在那些方面?等等。这些问题,首先在理论上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应该积极检验和兑现这些方面的观点和认识。

实事求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和座右铭。在理论上我们应该求“是”,在工作上我们应该求“实”。以“是”来指导“实”,以“实”来验证“是”。我们还应该记住前人的教诲:“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我国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利益对人和人类的生存,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更应该利用利益这一自然机制,进一步激励、规范人的、团队的、社团的、国家的追求行为。团队、社团、国家除了积极坚决的维护自身利益外,还应该组织、引导所属成员,充分发挥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追求利益的智慧和积极性。更好更快的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好更快的满足人们对利益的欲望和渴求。时时事事处处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个性化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本章论述拟以人的性能及人的利益为内容,来探讨、研究利益的观点、利益的追求、利益的组成、利益的关系、利益的作用、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应用。以便运用利益的自然机制,解释有关人的性能的一些问题,解释有关社会的一些现象。

§§§第一节利益的观点

过去,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中,一般情况下不能谈利益,更不能谈个人利益。要谈利益,就认定是思想不纯;要谈个人利益,就认定是自私自利。把利益视为思想工作的大敌,政治工作的大敌,革命工作的大敌;视为不祥之物,甚至视为魔鬼……

当代的中国人,日常所说的利益,在利益前不加限制词时,都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通称。个人利益是寓于群体利益之中的,群体利益是基于个人利益之“本”的。如同苹果、梨子属于“水果”一样,没有苹果、梨子,哪有“水果”之说;水果一词的来源,就是因为苹果、梨子等,是“含有水分”之果。换句话说,没有个人利益,何来团队、社团、国家、革命利益?没有个人利益,何谈团队、社团、国家和革命利益?群体利益不就成为空中楼阁了吗!

我们应该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事业”的目标,除了全国人民政治上不受压迫、经济上不受剥削,生活上不受穷苦以外,工人阶级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其它利益和奢求。而且由于利益机制的作用,只有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全部的彻底的得到解放,工人阶级的利益,才能真正的全面的体现出来。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组成革命利益、国家利益和工人阶级利益的根本和全部。个人利益得到了满足,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就达到了一定的目的。

唯物主义者没有虚荣心,坦坦荡荡是唯物主义者的胸怀。我们应该正确的唯物的认识利益,还利益一个清白、高尚。

(一)利益是人类的“保姆”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化,是从“兽猿”进化到“人猿”,再由“人猿”进化到“猿人”,再由“猿人”进化到“智人”的。从其它生物进化到“兽猿”,需要几亿年的漫长时间;而从“兽猿”进化到“猿人”和“智人”,也需要几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在两个漫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需要诸多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食物等的配合和满足,这些条件就是利益。

没有这些利益,“兽猿”也不会出现。就是有了“兽猿”,离开利益,“兽猿”也变不成“人猿”,更变不成“猿人”和“智人”。

从“猿人”到“智人”,也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利益一刻不停的伴随着。我们可以形象的说,利益就是人类的保姆,或者说是人类的“奶妈”,而且是终身制。有人类就必须有利益,而且利益必须先于、大于、优于人类的进化、发展和需求。这也是永恒的事实。

对利益的“需求”和“渴望”,以及对利益执着的“追求”,不但人类如此,就是微生物、植物和其它动物也是如此。这些物种都有生存繁衍本物种的“灵性”和“天性”,要繁衍就需要条件,就需要利益,就需要追求。甚至“神鬼”也都是如此,我们日常听到的,从书上电影上电视上看到的“神鬼”、“神话”故事和“童话寓言”,哪一则、哪一篇、哪一幕、哪一场不是“抑恶扬善”、追求利益、追求幸福的呢!

可以这样说:有了利益就有了人类的生命,有了人类的生命就有了人类的生存。有了人类的生存,人类就有了追求利益的能力,人类就能进化发展。也可以说,有了利益就有了人和人类的一切,人和人类最终成了生物世界的主宰。换句话说,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生存,没有生存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也可以说,没有利益人和人类就失去一切,人和人类永远不会出现在地球上。

(二)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中国就进人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至今已经九十多年了。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全国劳苦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土地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整二十八年。牺牲了无数的革命先烈和革命群众,换来了全国的解放。社会稳定了,人民当家了。政治上不受压迫,经济上不受剥削,生活一天一天的好起来。

全国的解放,是革命的最大胜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群众的最大利益。这就是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的体现。

革命过程中,牺牲了许多革命先烈。有了牺牲才换来革命的胜利,换来全国人民的幸福。有人会问,为革命“牺牲者”的利益如何体现如何理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去理解。

(1)一个人的牺牲换来千万人的幸福,有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先烈参加革命时,他们都是抱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他们誓死如归。他们的在天之灵,听到看到现在中国的情况,一定会倍加欢欣,倍加鼓舞。

(2)烈士后代、亲朋好友、家乡父老,对牺牲了的革命先烈,都引以为荣,祖祖辈辈都会感谢他们。先烈们的在天之灵应该感到欣慰和骄傲。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是对革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诠释和注解。这是文天祥的诗句,革命者都是以此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坚决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在杀人不眨眼的侵略者和强盗面前,只能以死相拼,其它道路是走不通的。例如:

A、1932年抚顺的平顶山惨案,是日本关东军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一次大屠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民众纷纷自发的组织成立了各种抗日自卫军。1932年9月15日夜,日本关东军为围剰东北人民的抗日力量,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一次大屠杀。在这次惨案中,平顶山村的800多户,3000多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平顶山惨案遗址位于抚顺市区南平顶山下。屠杀之后,日本人又雇佣朝鲜浪人,用钩子将尸体累堆到山崖下,浇上汽油焚烧。之后用炸药将山崖炸崩,达到消灭屠杀痕迹、掩盖罪证的目的。

B、1937年的河北藁城梅花镇惨案:1937年10月12日,侵华曰军在河北省藁城县梅花镇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坂垣师团两个大队在梅花镇持续奸淫烧杀四天三夜,残杀我同胞1547人。在残杀的过程中,遇到孕妇杀死之后,还要把娘肚里面的胎儿挖出来,用刺刀挑着威胁尚未被屠杀的中国人……

C、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震惊中外的大规模屠杀,屠杀了约30万中国人。

(以上三个例子均抄录自网络)

另外,还听说在南京大屠杀时,有两个日本人搞杀人比赛。在一个小时之内,一个杀了107个中国人,一个杀了106个中国人。结果,杀了107个中国人的日本人得了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