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性的“新大陆”
3023300000018

第18章 人的制益机制(2)

这些例子让人听了,真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在万分残忍的侵略者和强盗面前,乞怜求情是没有用的。连胎儿的生命都保不了,还能保住家庭利益、个人利益吗?!可以进一步说明,国家利益失去了,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家庭利益和个人利益!

(三)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的一致性

(1)幸福生活,是人人都要追求,人人都愿意实现的目标。这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也是党和国家积极奋斗和努力,愿意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实现的目标。国家从1956年至1960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12个五年计划。在执行第六个五年计划前后,国家又提出全国奔小康的目标。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全国13亿多人,4亿多个家庭,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12个五年计划和小康目标,可以进一步说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2-现在我们的国家,从哇哇落地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13亿多“精灵”一一人民群众,4亿多社会“细胞”一一家庭,都有条件奔着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去奋斗,去追求,去实现。国家也积极创造条件,衷心希望早日实现生活更幸福的目标。

(3)在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方面,国家提出“教育救国、人才强国”的大政方针。幼儿园不够的要建幼儿园,学校不够的要建学校;考上高中、大学后,上学困难的学子,国家给予补贴。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的,政府积极安排工作。愿意出国开发合作的,国家尽量满足。

(4)为了确保全国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老年人的退休养老,全民族的医疗卫生。国家也在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全国性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等。

(5)作为共和国的执政党一共产党,作为国家的代表——各级政府,绝对不会嫉妒和嫉恨赚钱多的富豪、群体;绝对不会嫌弃和轻视知识渊博的学子,更不会嫉妒和眼红富裕起来的广大工人和农民。现在中国的富豪和知识渊博的学子太少了,中国人民的富裕程度还赶不上发达的国家——是“恨铁不成钢”!如果中国的富豪、学子占人口的比例,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GDP就会拔尖。即使到那时党和国家也不会满足,更不会停滞不前。

(6)在正常工作和追求中,因为个人利益与团队、社团、国家(革命)利益的一致性,群体是会千方百计满足个人需求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绝对不会产生矛盾。但在非正常情况下,如外事工作、紧急任务等,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有时会暂时出现一些矛盾。对这种几率很低尤其是和平时期几率更低的事情,个人应该从大局出发,暂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安排。笔者认为,在我国任何一个群体,绝对不会让某一个人,长时间牺牲个人利益而不闻不问的。

§§§第二节利益的组成

根据人类进化和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的现实状况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性的内涵和外延,当代社会人和人类的利益网络(或称利益带、利益链、利益区),由个人利益、团队利益、社团利益、国家利益、人类利益等五个方面组成。

一、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是由一个核心、四种类型、八个层次、三十二个系列组成(参见附件2)。

人的生存内涵,可以概括为生命、生育、生活三项内容。生命的内涵是,从出生到自然亡故的全过程;生育的内涵是,婚姻、生儿育女;生活的内涵是,“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就是为了物质及精神上的基本满足或充分满足而积极追求。生存的外延,就是以生存为核心为基础,向各个方面的深度、广度、高度逐渐延伸发展和提高。人的追求也是以此为前提,向各个方面或各个领域逐渐展开、延伸和扩大的。

人的第一个类型的利益是环境,两个层次,八个系列。

第一个层次的内容是:空气、阳光、饮(用)水、温度,四个系列。

(1)空气。人处在没有氧气的空间,几分钟就会死亡;处在氧气不足的空间,不但不能劳动工作,而且身体很快会垮下去,甚至很快会死亡;处在空气不新鲜的空间,人的身体就不会健康,甚至早亡。

(2"阳光。没有阳光或阳光不充足,不但万物不能生长,而且人的身体不会健康,甚至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

过去,对空气和阳光的需求是不用考虑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高大楼房的建造,化工产品的生产,汽车尾气的排放,城市绿化的滞后和缺失,等等。地球大气层尤其城市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因此,人们居住的环境,房屋的结构,都要考虑环保、通风、采光;对化工企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等,都要想方设法治理,直至净化。

(3)饮(用)水。人是“水人”,人的身体内含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分。人每天做饭吃饭需要水,洗漱、洗涮、沐浴需要水,每天还需要喝水……所以人要生存要生活,水是须臾离不开的物质。而且饮用水要清洁卫生,合乎标准。

(4)温度。人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气温过高过低,对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难以生存下去。例如地球的两极,因高度寒冷,人类难以生存和活动。所以,除了科学考察以外,没有人在那里活动,更没有人在那里生存定居。

以上四个系列,不但是人们生存的需求,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条件,是维护生命最简单最起码的要素。这四项内容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之间不能替代,更不能缺少和间断,也不能污染。

第二个层次的内容是:静音、悦目、绿色、便利,四个系列。

(1)静音。人们居住的地方不应有嘈杂声、噪音和高音。需要清静,尤其是晚上更需要清静。

(2)悦目。人们居住的地方不应该有大红、大紫、大蓝等特别刺眼的颜色,应以浅淡色为主。以达到保护视力、调和心态的目的。

(3)绿色。这里所说的绿色,专指植物的绿色。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树木、花草、绿地等,有水面更好。以调节和维护空气的质量,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4)便利。居住的地方,应方便购物、人托、上学、乘车、就餐、医疗、健身等活动。

个人第二种类型的利益是家庭,两个层次,八个系列。

第一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三个)层次的内容是:饮食、衣着、住房、交通,四个系列:

(1)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为了生存,首先要吃东西,一日三餐,一顿也不能少。如果人不进食水,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就会饿死。因此有关食用的粮食、蔬菜、肉类和烹饪用的调料、燃料等物质,必须充分满足。

(2)衣着。人活着都要穿衣服。除了遮体以外,还要避热防寒,保护自己的身体。在寒冷季节或高寒地区,衣服穿少了人会冻伤甚至会冻病、冻死。在高温季节或高温地区,衣着不合适,人会被晒伤或晒出疾病。因此人们都要充分准备各种成衣和各种衣料,以满足需求。

(3)住房。居住的地方,是人生存活动的主要场所。假如人的寿命按30000天(约为82.2岁)设定,人的一生共有720000个小时,折合360000寸光阴或“时辰(每两个小时为一寸光阴或一个时辰)。在居住地以外活动、学习、工作的时间,平均每天按8小时计算,一生约为108000小时〔(60岁退休~6岁)x(365天~115天的双休日、节假日)x8〕不在居住地,其余612000小时(约占设定寿命的85%)的时间,都是在居住地活动。如果退休时间提前或节假日时间增多(如教育界),人们在居住地活动时间的比例还要提高。因此,人们称“居住地”为“家”。过去的“家”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不变。就是变了,后代的子孙也要牢记祖籍在何处。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记不得的,也要“寻根访祖”,千方百计找到祖先的“家”。

人为什么对居住的地方及住房(现代社会还有停车位)格外关心、操心、重视,就是这个道理。

(4)交通。除了睡眠以外,人每天都要从居住地出出进进,都要活动。就是几天出进一次,也需要走路。过去,人们出出进进是步行,现在是自行车、电动车、小轿车。因此宽畅平坦的道路,是必须要具备的生活条件。

家庭方面的第二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四个)层次的内容是:婚姻、生育、养老、医卫(医疗、卫生的简称一下同),四个系列。

(1)婚姻。人们的生存要延续,要一代一代传继下去。这是人的本性,这也是所有动物所有生物的本性。因此,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具备了男婚女嫁的条件之后,是一定要结婚的。婚姻是人类生存中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2)生育。从人延续后代的本性来说,结婚是延续后代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生儿育女,这是延续后代实质性的一步。只有这一步走好了走对了,才能达到最佳延续后代的目的,实现生存的目标。

(3)养老。人老了之后需要赡养,需要照顾。这是每一个人步人老年之后,最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我国是中华民族的聚居地和发祥地,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中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养老方面更需要关心,更需要重视。

(4)医卫。无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青年老年,要想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除了注意日常生活,加强锻炼以外,都需要有比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环境卫生好了,人们就会少得病。如果有了疾病能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给人造成的痛苦和危害,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以上两种类型(环境和家庭),四个层次,十六个系列,是人的切身利益,是人们生存、发展、延续、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毕生追求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国家计划发展,社会关注照顾的重点。通过一次分配和市场调节,绝大部分条件可以得到解决和满足。但居住地的规划建设,弱势群体及其家庭的生计、个别家庭的天灾人祸等,应另彳了重点考虑、解决。

人的利益第三个类型是追求。两个层次,八个系列。

第一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五个)层次的内容是:学习、训练、就业、酬险,四个系列。

(1)学习。为了成年之后更好的追求生存和利益,必须尽早尽快的学习和掌握追求生存的知识和本领。首先是学习文化知识,到了上学年龄,应到学校学习。家长有责任有义务让子女人学受教育学文化;政府、社会有义务有责任开办义务教育学校,适龄儿童有权免费人校学习。

(2)受训。为了解决就业,政府开办免费优惠的各种职业培训班、培训队、培训学校,适龄人员有权人班、人队、人校。

(3)就业。适龄公民有权利参加劳动参加工作——就业。

(4)酬险。这里所说的酬险,包括劳动和工作报酬、政府或就业单位发放的各项补贴、应办理的各项保险等。劳动和工作报酬,无争议的应该按时如数发放。各种补贴、保险应有尽有,符合条件的必须享受。

第二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六个)层次的内容是:资产、消费、积累、发展,四个系列。

(1)资产。所谓资产就是家庭财产。家庭财产如房产、地产(含农村的土地0、资金,以及家电、家具、储蓄、各种有价证券、贵重首饰等等,家庭所有的一草一木都受法律保护。

(2)消费。现代的经济是市场经济,是交换性的经济。不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交换就是为了消费,就是为了生存。在交换的过程中,公平、公正(产品质量保证,价格合理)是关键,是维护个人利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唯一手段。

(3)积累。为了更好的生存,没有住房的要买房,有了住房的要生儿育女。所以工作尽心尽力——多挣一点,生活省吃俭用一一多攒一点。以便购置固定资产,养育子女和预防不测。

(4)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就是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小房子想买大房子,有了大房子想买别墅;有了自行车想买电动车,有了电动车想买汽车……人心是无尽的,所以要发展,要提高。

人的利益第四个类型是精神,两个层次,八个系列。

第一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七个)层次的内容是:权利、名义、地位、安全,四个系列。

(1)权利。政治上应该享受的宪法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自由(同时包括应尽的义务)等。

(2)名义。个人的名义、名誉,受法律保护。

(3)地位。社会地位人人平等,职业受到尊重。人的劳动和追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影响。好的突出的应该受到尊重和奖励,不应该嫉妒。差的不突出的,不应该受到歧视或排斥。

(4)安全。在个人警惕危险、防范事故的基础上,国家、社会和团队,应千方百计保证人们人身、家庭、出行的安全。

第二个(按个人利益综合排序为第八个)层次的内容是:理想、事业、信仰、兴趣,四个系列。

(1)理想。理想是一个正常人从幼小时候起,就具有的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一个正常人步人成年之后,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会有更多、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智慧,不断攀升更高更远大的奋斗目标。这种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精神,应该受到尊重、鼓励和支持。

(2)事业。事业是自我价值和能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岗位认真负责,信心百倍,千方百计做好做大做强,是人们“追求”性更高层次的表现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