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蔬菜生产技术
3033000000018

第18章 项目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5)

1.温度与光照管理定植后为促进缓苗要保持高温高 湿环境,白天不透风,适当提早盖帘时间,把室温提高到28~30摄氏度,以利蓄热。但是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摄氏度,若超过30摄氏度或苗子发生萎蔫时,适当加盖花帘遮阴。移栽到整个果实采收期中午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摄氏度。温度过高会对坐果和果实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夜间温度的掌握,自盖帘以后到夜间22点,根据具体情况由23~20摄氏度逐渐降到18摄氏度左右,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至次日揭帘时最低温度以15摄氏度为限,有时可能出现短暂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

3月份以前,光照时间短,积温困难,而大苗大秧需积温又高,可采用少放风或不放风,适当补充二氧化碳,积累地温,同时后墙加褂反光膜,前坡面晚间(最冷时)多加一层草帘.减少13摄氏度以下室温出现率。条件允许可在棚内建造沼气池,在严冬季节利用沼气灯补光增温,这样一方面可预防植株长时间处于光饥饿状态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适当增加温室内的温度,另一方面又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避免通风不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对产量的影响。

随着天气转暖, 逐渐加大通风量,单靠顶部通风不能解决问题就放底风。到露地栽培定植期可不再盖帘。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摄氏度以后夜间也要适当通风。另外,在果实上一旦发现日烧病,就要在午间光最强时放下草帘遮光1~2小时。

2.肥水管理

追肥: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主要集中在结果期。整个结果期吸收的氮占总量的57%,磷、钾分别占 61%和69%,门椒采收之前,不仅植株不断增长,而且第二、三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也在膨大生长,上面陆续开花坐果,这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

由于辣椒对氮、钾肥有特别的嗜好, 因此肥料管理应以氮、 钾肥为主,亩追施量为每次尿素10千克,生物钾肥1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5千克、或硫酸钾5~10千克),也可浇灌充分腐熟稀粪2000千克左右。此后根据情况每浇2~3水就追一次肥。追肥掌握多次少量。

浇水:定植前浇坐底水,定植时浇缓苗水,随后每天在叶面喷雾可加快缓苗,初冬定植时,底墒好的缓苗可不浇水,直接进行蹲苗;春前定植的,缓苗后在膜下浅沟暗浇1~2次水,再行蹲苗, 直到门椒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择晴天正式浇第一次水,以后根据生长和天气变化,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进行浇水。

浇灌的水要事先预热,使水温保持在12摄氏度以上。辣椒不宜大水漫灌和旱涝不均。过度干早骤然浇水会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要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造成一个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的土壤环境才适合辣椒的生长发育。

采用滴渗灌设备对辣椒供水供肥最好,进入始收期后每亩每天平均 1㎡水就可以了,采用水肥同供的方法。供肥量按采摘量折算,通过施肥器均匀加入水中。若发现疫病病株,即可利用滴灌在根区局部施药防治。

3.光呼吸抑制的应用和激素保花。亚硫酸氢钠是一种廉价的间接性光呼吸抑制剂。在门椒坐果后开始使用120~240克/千克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田间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共喷4次,浓度先低后高。一般增产20%左右。

日光温室辣椒开花初期温度低容易落花而造成减产,并给后期管理带来麻烦。因此,开花时需用25~30克/千克的番茄灵蘸花,保花促果,促进生长。

工作任务1.6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有疫病、病毒病、灰霉病、根腐病 、白粉病等,栽培上要努力从温室消毒、种子处理、轮作倒茬、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控制,一旦发病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疫病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蔓延,棚内相对湿度为85%以上,土壤高湿,种植过密,氮肥过多,连作等发病重。发病症状:发病叶片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病斑,一部分叶片或大部分叶片软腐,干燥后病斑为淡褐色。

主要防治措施:初期及时用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喷洒和灌根并举。中后期可用25%的瑞毒霉(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40克加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克,对水65千克进行喷雾,或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烟熏,每隔5~7天一次。

2.辣椒病毒病喷洒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5%的百菌清水剂200~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3.蚜虫危害症状危害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桃蚜。桃蚜的成虫和若蚜群集叶背吸食辣椒的汁液,大量分泌蜜露、污染茎叶、诱发煤污病,或形成退色斑点、并使叶片卷缩、变黄、植株矮小、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同时还可传播多种毒病,造成更大危害。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以减少蚜源。由于蚜虫繁殖快、蔓延迅速,应在初发阶段及时防治。宜选用具有触杀、内吸、熏蒸等作用的农药,如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对菜蚜有特效且不杀伤天敌和蜜蜂等。在保护地可选用22%敌敌畏烟剂,每亩用量0.5千克,于傍晚保护地内气流较稳定时将棚室密闭熏烟,效果尤佳(省工、省药、高效)。

4.白粉虱及时清理大棚内外环境、通风换气。整枝、摘叶须及时清除至室外,集中销毁;黄色板诱杀成虫,白粉虱发生初期将涂有粘胶的黄板,置于保护地内,略高于作物顶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剂、阿克泰水分散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天王星乳油等,交替使用。若严重为害,可选用扑虱灵和天王星混合使用1~2次,亦可在傍晚,密闭大棚进行烟熏,次日上午应通风换气。

工作任务1.7采摘、保鲜、贮运

确定采摘期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品质的原则下,以维持最高最佳采摘量,才能保证最佳经济效益,在出现短期高价市场时有人采取涸泽而渔的做法,一般没有好处,最好不要采用。挂果量多少可以调节植株旺衰程度,当然在遇到连阴天气预报时可提前摘果、功使植株积累一定养分渡过困难期,并保证下阶段提早开花结果。

控制温度是辣椒保鲜贮藏最基本的条件,贮藏适温为9~12摄氏度,冷害温度为8~9摄氏度,贮藏中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所以塑料密封包装比较好,可防止失水。 采用PVC或PE塑料袋小包装进行气调冷藏可抑制后熟养分转化,抑制呼吸强度,实现保鲜、保绿、保持水分,延长货架期。如在短期运输后立即上市,一般用散装比较好,运量大,挤压损伤少。

任务2彩色甜椒大棚、日光温室秋延后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根据保护设施不同,可分为早春大棚栽培和秋延后越冬温室栽培。早春大棚栽培,一般在10月中旬育苗,12月中旬定植,3月上中旬开始采收。持续到7月下旬;秋延后越冬温室栽培,一般在8月中旬育苗 ,10月中旬定植,1月中旬进入采收阶段,可持续到7月中旬。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甜椒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甜椒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工作任务3.1 品种选择

宜选用天使系列,主要有黄天使、紫龙、橙天使3个品种。天使系列品种在国外属主栽品种,也是我们栽培推广中表现较好的品种。

工作任务3.2 育苗技术

一般采用育苗盘温室播种育苗,也可采用温室内育苗畦播种育苗。

步骤1浸种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