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3038900000031

第31章 象牙美人为什么能活过来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心之所愿,无所不成。)

——英国谚语

希腊神话里记载了下面这样一则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古塞浦路斯国王。他性格孤僻,喜欢一人独居,并且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发誓终身不娶。皮格马利翁擅长雕刻,在独自的日子里,他倾尽时间和精力雕刻出了一个象牙做的美丽女子。谁料到日久生情,他居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为她起名加拉泰亚,甚至还向神乞求让雕塑成为其妻子。最终皮格马利翁达成了愿望,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的确很让人感动,他的真诚让象牙美人成为了真人。可是你知道吗,这样的故事并不是只能发生在神话故事中,现实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天方夜谭”。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是指人们在被赋予更高的期望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更好的一种现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当然,这种期望并不一定是别人的,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也能产生重要影响。

该效应来自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实验。罗森塔尔和助手雅各布森在当地随机挑选了一所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并不存在的“未来发展能力预测”的测验,接着,他们给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提供了一份学生名单,告诉他们名单上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实际上这份名单上的学生只不过是他们随机挑选出来的。几个月过后,罗森塔尔一行又回到了学校,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凡是在名单上的学生,他们的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在各个方面表现得都很优异。

罗森塔尔的实验正是受到了皮格马利翁故事的启发,其结果也与故事相符合,所以他将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解释

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威廉·詹姆斯

“心想事成”本是人们美好的愿望,皮格马利翁效应却从科学角度告诉我们“心想”的确能带来“事成”,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罗森塔尔自己看来,皮格马利翁效应要归功于四个原因。

第一,支持性的氛围。在看到名单后,老师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名单上的学生抱以期待,如给予学生信任的眼神,这种期待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支持,为学生们的学习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支持性的氛围。

第二,赞扬的作用。当这些被期待的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们会及时给予赞扬,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学习上的帮助。教师会热情地指导这些学生,尽力提供他们需要的学习材料。他们会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他们不懂的地方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

第四,鼓励的作用。教师会对期望的学生更加关注,给予他们各式各样的鼓励,激励他们不断向着期待的目标发展。

除了上述四点,心理学家们还提出了其他的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奥沙利文认为,期待者的威信也是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重要因素。他发现,期待者的威信可以给被期待者以信心,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越容易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如美国总统当众表扬一个孩子非常优秀,这个孩子的积极性可能得到极大提高,从而真的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此外,有人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依照“憧憬—期待—行动—感应—接受—外化”这一机制产生的。首先,期待者对期待对象产生美好的憧憬,接着会产生具体的期待结果。然后,期待者会为了期待而行动,如给予鼓励、表扬、帮助、指导等,使被期待者感受到期待者对自己的关注,并愿意去接受种种关心和帮助。最后,被期待者为了回应期待着的关怀,他们做出相应的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去实现期待者所期望的结果。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产生的整个过程,缺一不可。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应用

我认为,我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1)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上的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上的启示是: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孩子都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他们给予真诚的期待,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对他们抱以充分的信任感。在他们表现出色时及时表扬,在他们表现糟糕时不断鼓励。这种关心与期望能给予他们改变的力量,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实践能力。切不能漠视孩子,对他们的表现无动于衷,也不能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有研究者指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差生身上变得尤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差生并不是能力上出现了问题,而是长期受到老师的歧视或忽视导致的。

著名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迪尼奥的故事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上的一个典型的应用。罗纳尔迪尼奥出生在巴西小城波尔图—阿勒格雷的一个贫民窟中,这里环境恶劣,治安混乱,教育设施落后,孩子长大后很少能拥有正当职业。小时候的罗纳尔迪尼奥十分热爱踢球,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球场上,但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孩子的影响,经常逃课、打架、斗殴。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8岁那年,罗纳尔迪尼奥所在班上调来了一位名叫莫拉塔的班主任,有一次,当他灰头土脸、浑身是伤、抱着足球兴冲冲地跑来上课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听到班主任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一定会成为球王。班主任的话给予了幼小的罗纳尔迪尼奥极大的震动,从此以后,他不再逃课、打架和斗殴,以球王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将全部精力都投入足球训练中。而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长大后罗纳尔迪尼奥成了世界巨星,并最终拿到了足球界的最高荣誉——世界杯,成为一代球王。

(2)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那些企业管理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对每一位员工都抱以充分的期待,坚信每一位员工都是人才,都有能力为公司作出贡献,并且在日常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传达出这种信息。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成为公司的累赘。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此中高手。有一次,他的助手贝特福特因经营失误使公司在南美洲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对此,贝特福特十分忧虑,害怕自己会被老板扫地出门。出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生气,他拍了拍贝特福特的肩膀说:“这次全靠你了,替我们保全了这么多的投资,能干得这么出色,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这位因失败而受到赞扬的助手后来为公司屡创佳绩,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高手。松下幸之助首创了电话管理术,他经常给下属包括那些新员工打电话。电话中他根本不提工作上的事情,只是关心下属的近况,而且每次电话结束,松下幸之助都会加上一句“加油干,希望你能成为我们的骄傲”。这样的鼓励使每位接到电话的下属都切身地感受到总裁对自己的关注与信任,他们在工作中更为投入,工作绩效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萧伯纳的作品《皮格马利翁》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受到皮格马利翁故事的启发,创作了一出著名讽刺剧《皮格马利翁》。

故事的剧情是这样的:在伦敦一所音乐厅内,一群人因为避雨而聚拢在一起,此时,卖花女一句不礼貌的称呼引起了这群人的争执。在一番喜剧式的唇枪舌剑之后,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做出了一个其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决定:他将在三个月内将这位发音土气、用词低俗的卖花女训练为一位窈窕淑女,而评判的标准就是看她是否能被上流社会接受。结果,教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经过特训的卖花女在一次贵族舞会上大放异彩,迷倒众生,让无数贵族拜倒在其石榴裙之下。

这部作品在1964被翻拍成了电影《窈窕淑女》,由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主演,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萧伯纳的这部作品本意是讽刺英国当时腐朽的社会等级制度,但“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仍然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心之所愿,无所不成。

在这一章里,笔者提到了三个与动机有关的规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归因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三个规律告诉了我们以下三个道理。

(1)我们要根据任务的难度合理调整自己的动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归因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要学会积极归因。

(3)期望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希望读者能充分地掌握这些规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告别动机,我们的下一站将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