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3043900000035

第35章 纪念(1)

(2005年广东卷)

作文试题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试题分析

这是一个开放式话题,写作的范围很广,从一个人,一件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可以写,关键是写出纪念的意义和内心情感。考生第一步可以把“纪念”这个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缩小化,也就是以小见大,避免空对空。第二步要学会聚焦往事,扣住“纪念”这个主题,定下情感的发挥点。第三步来定文体,大的范围适合写议论性文章,个人方面适合写叙述性的文章。总体上,本题作文基本上可以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避免情感的空泛化。

写作思路提示

“纪念”这个话题,带有鲜明而浓重的感情色彩。从写作范围来看,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国家民族型和个人生活型。(一)国家民族型。考生可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写“二战”,也可以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回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我们的启迪,等等。(二)个人生活型。考生可以撷取生活中一朵小浪花,回忆亲朋故旧,回忆痛苦的往事对自己人生旅途的影响,等等。

满分范文

芬香永存

(广东一考生)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您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您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您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您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您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我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得分点评

这是一篇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优美散文,属个人生活型纪念文章。考生在开篇娴熟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浓重地渲染纪念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起。为了突出纪念母亲这个中心,考生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材料:勤做家务、关心妹妹和蓄留长发。深沉的情感化作特殊的纪念方式。

好大一棵树

(广东一考生)

今年清明,我又来到那座坟前。树已高了,洁净的碑前我扫了一遍又一遍,心中隐隐作痛,面对她慈祥的笑容,我默默地流着泪。

树随风摇摆,我扶着树枝进入了回忆。

她是我的奶娘。现在应该没有这种喊法了,她在时我只喊她奶奶。母亲工作忙,我就跟了她。她每月从我家拿去一部分钱作工资,我却浑然不知。记得六岁那年,她从母亲那里拿了三十元,我就死缠着要她买果子吃。母亲不愿意,又多给了她钱,叫她给我买。她一脸高兴,拉着我来到水果摊前。她很快称了几种我想吃的,爽快地付了钱。我刚要拿着果子到处炫耀时,她小声地叫住我:“拿这钱给你妈。”她拿给我十元,是刚才母亲给她帮我买果子的。她自己揣着找回的零钱,拍拍我脑袋干活去了。

我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当我告诉母亲的原委时,母亲骂得我狗血喷头:“你不晓得她一个人上了年纪的生活多不容易呀!你要的这果子她可以买好几天的米了。”我一肚子的委屈:“我又不晓得,她要给的,我又没要!”说归说,但从那以后,每次吃果子,我便想起她那时一脸的神秘与笑意。我不以为她有多么伟大,但是她的慈爱与无私足以让我觉得她不平凡。

树叶嫩绿时,它便活跃;树叶若到了枯黄时,它便飘落。可它曾经翠绿过。

奶奶是在那样的夜晚离开我们的。她没有痛苦,临走一刻还在为老李家孩子洗衣服!我一直以为她是我真正的奶奶,甚至比伙伴们的还要真实。当我知道她只是一个保姆时,我尝试不去想她、依赖她,可她分明在依赖我,她非要抱我、亲我,哪怕我已到了知道害羞的年纪。没有谁告诉我,可她那分明是一种博爱!她一生没有儿女,但已有不下十个孙子、孙女……

那坟前的树是我偷偷地种下的。如果母亲晓得,我认为她也不会阻止我的。那小树苗儿出奇地“快快长大”,就像奶奶常常跟我说的那样。每年我都来为她纪念,为树儿洒水,同时,扫去落叶,让它露出新芽。

我再也无法遇到那么朴实善良的人了。但我心中那棵小树也在长大,像坟前那棵一样。许多年以后,必定有人跑来一看,呀,好大一棵树!那是我一辈子的祝福。

我做人,也要做她那样的人!

得分点评

考生用平实的语言将奶娘过去平凡、朴实的大半生和作者对奶娘的不尽感激串联起来,使文章由眼前到过去,又由过去到现在,首尾圆合,脉络清晰。文章由实到虚,情感升华,具备了较为深厚的意蕴。

那本笔记本

(广东一考生)

在遥远的天堂,有一匹叫“独角兽”的神兽,它用那世上绝无仅有的“水涡角”储存着世人的一切,而母亲那本笔记本,也记载着我的一切。

——题记

“祝你生日快乐”,耳边响起了这首歌,因为今天是我出生的第十八个“纪念日”。爸、妈早早地帮我准备好了一个大蛋糕。当我们一家三口在享受着那蛋糕时,我忽然心血来潮,拿出那本厚厚的相簿。

翻开第一页,就是一张我光着身子坐在摇篮里,咯咯笑着的照片。那时的我胖嘟嘟的,让人见了总有种在我脸上捏一把的冲动。妈妈带着微笑,用怜爱的口气说:“这是你出生第一百天照的。”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想不到才一百天,我就那么有“分量”。翻开第二页,是一张妈妈抱我在怀里的照片,妈妈说那是我三个月大的时候照的。我用小孩般的撒娇方式,在妈妈怀里扭着,爸爸在一旁笑着说:“你的那本笔记本,派得上用场了。”

妈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天蓝色的本子。她翻开来,我一看,哗!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仔细再看,全是关于我的事。“二月二日,女儿出生了!”“十二月二十日,女儿十个月大,会走路了!”“一月七日,女儿十一个月大,第一次叫妈妈!”“五月……”看着看着,我的眼里已不知不觉地被泪水沾满了。感叹时间的飞逝,感触岁月的变迁,更感动母亲对我的关注、关怀。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母亲很严格,有点“军阀统治”,相比之下,父亲更宽容。所以,觉得母亲不疼我。但当我翻开这本笔记本后,我发现,事实不是我想像中那样,母亲的爱是如此朴实却深刻,愚钝的我却一直没有发现。

我揉了一揉湿润的双眼,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非常清楚应该如何去做。在十八岁的那天,我在心里立了一个誓言,为了我,为了父母立了一个誓言。

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地继续翻着那本相簿。在妈妈那本记载着我无数个“纪念日”的笔记本上,又要加上一笔,为了纪念我懂得了母亲的爱,为了纪念我心中的那个誓言,“二月二日,女儿十八岁,她懂了!”

得分点评

本文是一篇善于从生活中取材而又言之有情的好文章。作者没有那种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只是从父母为自己过生日这一横断面切入,抓住母亲为“我”翻看相簿和十几年来从不中断地书写成长日记这两个生活细节连缀成文,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普通人家平常生活的感动。

纪念生命中的四季

(广东一考生)

我把春日的细雨,夏日的火,秋日的红叶和冬日的白雪永远地留在自己心中,以此纪念生命中的曾出现的四季。

——题记

总喜欢明媚的春日里草长莺飞,樱花满地,柳絮满天;总喜欢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那隔衣欲湿的杏花雨,那漫天的纸鸢孩童的笑脸……

我是爱春的,我总认为春是一年的开头,自然也是生命某一阶段的一个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春日的暖阳融化了一冬的冰雪,仿佛生命中被冬雪的世界晶莹剔透。

还有哪个季节能比春天还美,还有哪个季节能比春天更值得让人纪念呢?

总喜欢炎炎的夏夜里那古朴的薄扇底下飘出的缕缕轻风,那微微的凉意总让我想起儿时的我偎倚在妈妈身旁看繁星满天,听妈妈讲那故事的久远……

我对每个夏天都情有独钟,只因为我生命中有两件大事,在夏天,中考和高考,中考已离我远去,而高考也即将离我而去。

我想,当若干年后的夏天,当我再次面对西沉的落日回想今年的夏天时,我会为今天的落日而万事俱备,毕竟,夏日已远,为这夏天永远做纪念的,只有满树的蝉鸣和那漫山遍野的凤凰花。

总喜欢深秋凉凉的风中那随风而起的片片枯叶,那风中的浮浮沉沉总是让我感到生命的孤寂与苍凉,性格中本真的忧郁与伤感在那片片枯叶中随风而起,随风而落。最怕过秋,总觉得秋天是伤感的季节,哪怕是晴日的秋,我也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哀伤,或许悲伤本是属于秋天的,那就让悲伤来纪念苍凉的秋吧!

总喜欢冬日里皑皑的白雪覆压着的青松下所透出的点点凝绿,那碧绿的生命在一片素雅之中所透出的顽强和执著总是强烈地震撼我的心。

如果找个事物纪念冬,我想,不是漫天的雪,而是雪下凝绿的松。

得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