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唯一出路,于是分数便成了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女孩也成了被分数衡量的对象。要知道求学毕竟不是求分数,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
生活中,随处可以听见家长们在一起谈论谁家女儿的成绩如何好,考分如何高,而后便是聪明能干等赞美,形成了一个定理:考分高的女孩,什么都好,什么都高人一等。当然,分数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考试、评分,可以检验女儿的阶段学习情况,这确实是一个衡量学业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分数高,不一定证明知识掌握得全面、牢固,因为考试不可能涉及所有学过的知识;分数低,也不一定就证明女儿无可救药,因为失误对于任何人都是难免的。考试只能是检验老师教与孩子学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努力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在市里某初中读二年级。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母亲是一家医院的骨科主治医生,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好。
她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聪明温顺,遵守学校纪律,对父母和老师的话一向唯命是从。在各门学科中,她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但是爸爸、妈妈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也过于严格。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考了全班第一的成绩98分。对于这个已经是名列前茅的成绩,父母却依然不满意,认为那2分也不应该丢掉,于是责怪她太粗心大意,对考试缺乏认真的态度,要求她在以后的考试中,做完试卷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反复检查五六次才可以。如果成绩达不到满分,就要受到重抄试卷三次的惩罚。
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于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在之后的每次考试中都遵从父母的要求仔细检查做过的题目,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出一点儿差错。从上初中开始,她答题的速度越来越慢,尤其在做数学试卷时,看题目必须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看,以防止自己把题目看错;做完题后还要一遍又一遍地验算所得的结果,甚至有时为一道题而反复检查将近三十分钟,否则就会感觉不放心,最后导致不能及时做完后面的考试题目。对同一道题如此长时间地反复检查,使她感到胸闷、头痛,而且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也下降到班里二十几名。
父母想用施压的方式让女儿考满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见到好成绩,反而危及女儿的身心健康,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的女孩为了读书读出好成绩,几乎是整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学习、考试上。而父母把所有的资源和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女儿身上,造成了女儿的精神紧张,压力巨大。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她能找一个好工作?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是增加她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还是社会的阅历,或者为人处世之道?并非说读书没有好处,而是要清楚拼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在学校考个满分,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成为众人瞩目的高分生,以及考个好大学,这似乎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
育女心得
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女儿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概念和尺寸,不要再逼迫女儿去争分了。其实,那是用女儿的健康去换分数,值得吗?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女儿的分数。
(1)不要过于重视分数
尽管分数可以客观地显示出孩子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而且根本不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当你抱怨女儿没考好的时候,当你认定女儿是差生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套试卷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考出女儿的真实水平?女儿未必就那么差,只不过没有在试卷上发挥出来而已。
(2)降低对女儿的期望值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等各不相同,即先天条件不同,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就会有高下之分,考试分数也就出现相对的高低之别,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出类拔萃。所以,父母要根据女儿的实际情况,降低对女儿的期望值,这样对女儿才会有好处。
(3)改变“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算成才”的观念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父母不必强迫女儿一定要考高分、上名牌。此外,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不同,适合做的专业也不同。只要女儿有兴趣,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取得非凡的业绩,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因此,只有转变成才观念,才能改变对女儿分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