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面对自己朝气蓬勃的花季人生,理应把握好求学的大好时机。然而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格式化,学生们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结果即使有梦想也难以发展。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转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教师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学习像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一天又一天的枯燥训练磨蚀着他们的灵性,直到在家长与老师的目光注视下变成学习的奴隶,整天被学习所累。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却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曹俊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在家人的溺爱与纵容下无忧无虑地玩到大。上了中学,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可考试就像与她无关一样,曹俊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入紧张的复习当中。她依然整天在课堂上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想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时还在课上睡觉,或者做些无关的小动作,要么就是在班里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为此老师也拿她没办法,便找家长,可家长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恨铁不成钢之下,妈妈就对曹俊唠叨不止,事后还要给她施加压力。然而越是如此,曹俊的成绩越是每况愈下,对于学习的抵触心理也越强,甚至练习、作业也开始抄袭其他同学的或者偷工减料,遇到难题就少做、漏做,字迹也很潦草,有时干脆不做。在平常的模拟考试中她更是坐下10分钟就匆忙交了卷,真的是不管耕耘,也不管收获了。
此外,曹俊还经常与其他同学一起逃学,寻找各种理由旷课,偷偷去学校外面的网吧里玩游戏。当校长亲自找曹俊谈话时,在交谈中曹俊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就是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印着铅字的课本,不喜欢倒胃口的数学公式,不喜欢嘲笑我的同学,更不喜欢批评我的老师,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我的人生乐趣。”
像曹俊这种对学习的消极反应,实际上是青少年厌学症的一个典型案例。厌学表现为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烦躁、厌倦情绪,持冷漠、逃避、对抗的心态及行为表现。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高,还有的同学会因为课程的增多、信息量的增大而产生不适应感,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这确实是一个不好的征兆,须知他们在拒绝学习的同时,也拒绝了课本上与课本外的很多有意义的知识。青少年这个阶段是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影响一个人人生轨迹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尴尬的成长阶段,不合时宜地出现厌学心理,是家长和老师,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所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棘手问题。
育女心得
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兴趣的严重缺乏。学习兴趣能够使人的学习进入高效状态。学生在浓厚兴趣带动下进行的学习活动,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产生学习的喜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使学习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孩子因此也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
(1)做足喜欢学习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认为,心理准备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从心理上对某一内容预先喜欢,坚信自己一定会对即将要做的事情产生兴趣,并且开始精神振奋地着手学习,这样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比如你对英语不感兴趣,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我要真的喜欢英语了,我将愉快地学习书中的一切知识,并顺利地完成学习计划。”很多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
(2)学习内容要难易适度
摘李子时,若李子太高,够不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若李子伸手可得,又勾不起人们的兴趣;而“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拥有”,最能调动人们摘李子的积极性。学习也是如此,所学内容太难和太简单,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安排学习内容时,青少年学生要注意难易适度、深浅得当,不要急功近利,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而要以经过一定努力后可以掌握为宜。
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并且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这样才会调动起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