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古国志
3066700000043

第43章 西北古国(3)

看过《东周列国志》的朋友都知道,开篇说的就是西周天子周厉王在宫中发现一个封闭的盒子,便想打开盒子观看。这个时候大臣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盒子的神奇的故事:在夏朝末年,褒国的神化成两条龙,到了夏王的宫中。古人遇到大事都要占卜,所以夏王占卜问杀死吉利还是放走吉利,结果是把龙的唾液贮藏起来才吉利。于是夏王让人收集到龙唾液,贮藏在盒子里并祭祀它,商周两朝都没间断过。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确实是史书所载的,出处在《国语·郑语》。

周厉王是个离经叛道的人物,他非要打开这个匣子看个究竟。宫人苦劝无效只好打开盒子,但唾液却溢出盒子流到了殿堂,而且打扫不干净。于是厉王就叫宫女裸体大叫,这应该是一种驱邪的仪式,果然唾液就化成一只大鼋,朝着后宫跑去了。这只大鼋还撞到了一个宫女身上,这个幼年宫女直到十五岁时才怀上孕,并生下了一个女儿——褒姒。但她不敢哺育这个没有父亲的婴儿,于是偷偷把女儿扔到宫外。这段记载虽然离奇瑰丽,但若是拂拭其尘雾,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中所隐含的历史事实。龙涎化成大鼋,其实具有象征意义,龙是天子的象征,而现在龙涎却成为了大鼋,似乎代表着诸侯兴起,天子式微。

周厉王之后是周宣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流传着一句谶语“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桑木做的弓和箕木做的箭袋,能把周朝消灭。宣王对此非常恼怒,下令严查携带檿弧箕服的民众,结果一对夫妇在京城卖这些东西,被宣王所拘捕。这对夫妇越狱逃走,出宫时听到路上有女婴啼哭,就把女婴抱起来一起逃到了褒国避难。褒国姒姓,是大禹的后代,这个女婴也因此叫作褒姒。不过也有人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如果褒姒是周厉王末年出生,而周厉王之后共和行政十四年、周宣王在位四十五年,等到周幽王即位褒姒早已经是老太婆了。所以这些我们都只能当传说看看,褒姒应该只是褒国的一个公主。后来褒国国君褒姁得罪了幽王,褒姁就把女儿褒姒献给了幽王。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熟悉,也就不多废话了。

西戎(亳、荡社、荡氏、

彭戏氏、邽、冀、杜、郑、小虢)

国名:亳

方位:?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前713年灭于秦宁公

国名:荡社

方位:?

姓:己?

建立:?

灭亡:前713年灭于秦宁公

国名:荡氏

方位:?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前704年灭于秦宁公

国名:彭戏氏

方位:?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约前697年灭于秦武公

国名:邽

方位:?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约前688年灭于秦武公

国名:冀

方位:?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约前688年灭于秦武公

国名:杜

方位:今陕西西安东南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前688年灭于秦武公

国名:郑

方位:今陕西华县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前688年灭于秦武公

国名:小虢

方位:今陕西宝鸡

姓:?

建立:西周末年戎狄建立

灭亡:前688年灭于秦武公

戎,是春秋战国时代主要对西部、北部一些部落的通称。先秦时期戎的分布很广,在现在河北一带有北戎,太行山一带有山戎,山西一带有西戎、姜戎、犬戎,陕甘一带也有西戎。这些戎人的民族成分更接近羌族,和狄族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夏、周部落可能也是来源于西戎。不过这些亲戚和周朝文化差异较大,血缘也较远,所以并不都认同周的统治。周朝为了加强宗周以西的统治,周孝王让非子在西犬丘建立秦国来护卫宗周,秦国和西戎和亲,形势还比较好,不过到了周厉王时期,那一带的戎人开始反叛,先是攻灭了非子哥哥大骆的犬丘国(和西犬丘区别)。周宣王即位后,令秦国国君秦仲讨伐西戎,但秦仲战败被杀。

周宣王召见秦仲的五个儿子,给他们七千兵力,语重心长地叫他们为国为家,都得拼一把!老大秦庄公有点能力,带领四个弟弟和西戎打了一阵,将它们都赶跑了。于是周宣王把西犬丘和犬丘都封给了秦庄公。秦庄公的长子叫世父,世父把太子位置让给弟弟,自己率兵攻打西戎。虽然他被西戎抓过一次,不过西戎人都被他的人格倾倒,居然又将他放了回去。世父的弟弟即位,就是秦襄公。秦襄公正好赶上了犬戎攻破镐京的时候,周平王迁都洛邑,镐京一带则被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戎人占据。周平王知道自己也控制不了,只好开张空头支票给秦襄公,说:“西戎人不讲道义,将我们祖业岐山丰水都抢了!你要能赶跑西戎,这些地都是你的!”秦襄公、秦文公父子两代坚持与西戎血战,总算收回了一点宗周的失地。

秦文公的儿子早死,孙子秦宁公即位。前714年,秦宁公派遣部队攻打荡社戎,第二年,亳戎出兵援救荡社,但被秦宁公打败,亳王逃走,秦国灭亡荡社。前704年,秦宁公又攻灭荡氏戎。秦宁公死后,三大庶长废除太子立出子为君,但后来又杀出子立太子。太子即位是为秦武公,秦武公于前697年征伐彭戏氏,武公是位非常有才干的国君。到前688年,秦武公已经相继灭亡了杜、郑、小虢等戎人部落,并攻打邽、冀两地戎人。这些戎族应该都相继被秦国灭亡,剩下一些也表示臣服秦国,于是有了后来“秦穆公独霸西戎”的局面。

夨国、国、散国

国名:夨

方位:今陕西宝鸡

姓:姬或姜

建立:?

灭亡:约西周时期

国名:

方位:今陕西宝鸡茹家庄

姓:?

建立:?

灭亡:约西周时期

国名:散

方位:今陕西宝鸡大散关

姓:姜或姬

建立:?

灭亡:约西周时期

本节我们要讲的古国是夨国、国和散国,这三个国家都在现在陕西宝鸡一带,主要见于金文资料而文献阙载。其中散国可能和周初名臣散宜生有关,不过散宜生是散宜氏。《世本·帝系篇》记载:“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看来这个散宜氏也是源远流长了,公主的名字更是响彻云霄:女皇。散宜氏可能后来简化成了散氏,也就是散国了。说到散国考古最有名的就是散氏盘,之前我们分别提到过晚清“四大国宝”青铜器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第四个就是散氏盘了。散氏盘在乾隆年间就重见天日了,之后被扬州一位收藏家购得。大学问家阮元研究了它的铭文,定其名为“散氏盘”,因为鉴宝大师的名人效应,“散氏盘”身价倍涨。1810年,湖南巡抚阿毓宝购得此盘后献给嘉庆皇帝,居然被提拔到了两江总督的位置。之后散氏盘一直藏于清宫中,直到1924年溥仪皇帝出宫前,才被内务府清点发现。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又叫夨人盘,讲的是散国和邻居夨国发生了纠纷,夨国比较好斗,侵略散国但是被击败,所以几个夨国高干到散国谈判,商量把眉田和井田割让给散国,并重新约定疆界。这个夨国又是什么来头呢?通过对夨王簋、散季簋、散伯簋等青铜器的考察,学者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认为散国姬姓、夨国姜姓;有的认为散国姜姓、夨国姬姓;甚至有学者认为夨国很有可能就是泰伯、仲雍南奔所建立的吴国。除了“夨”和“吴”两字可以通用外,还有就是在这附近发现的国。这同样是一个只存在于考古中的古国,1974—1975年冬,宝鸡市博物馆发掘了宝鸡市茹家庄伯和其夫人丼姬墓;1980年发掘了竹园沟国贵族墓地。

国这个国家,出身非常神秘,它的源头是陕南城、洋地区的商代文化。学者们对城、洋地区青铜器群又产生了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其是早期蜀文化或者早期蜀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有人认为是氐羌文化;也有人认为是巴文化。尹盛平先生即认为国与荆山之蛮(荆蛮)均是长江三峡一带巴族人的分支,那么国也被认为是荆蛮,所以泰伯、仲雍奔的荆蛮实则国,“弓鱼”和“勾吴”上古同音,泰伯、仲雍取其名在附近建立夨国也是理所当然了。国很可能之后为夨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