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鄄城县的金堤口收羊毛,大约100公里左右的路。一开始父亲和我是骑自行车去的,一大早出来,下午才能到,晚上住店。第二天上午去市场收羊毛(有时也捎带收些狗皮),把收来的羊毛装在几个大的编织袋里,一辆自行车大概能载170~180斤。把这三大袋羊毛放上自行车,还得想办法,若是一个人,没有帮手,那就把自行车往一边倒下,在后座的一边先放上一包,捆好,再翻到另一边,放上一包,然后竖起来,后座上面再放一包,全部捆结实了,就能上路。若是装在超大的编织袋里,则只能在后座的两边各捆一包,后座上方就放不了了(两个编织袋突起很多,上方不好捆东西了)。
第二天下午3点后,骑着装满羊毛的自行车回家,回到家里凌晨一点。第二天再骑车到离家3公里左右的马桥村赵王河边上的皮毛加工厂(当年一个村支书开的厂,姓马,是当时很有名的农民企业家,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当地名人,那里不少路是他出钱修的)。
这样,上百公里的路全靠骑自行车,来回一趟花三四天时间,骑自行车经常骑到腿很酸很酸,甚至掐一把都不知道疼(很多年都留下后遗症,这几年才慢慢好起来)。把皮毛卖掉后,一趟能挣100元左右,按照当时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100元挣也算是不错了,但实在是太累了,比起那辛苦劲,我觉得100元还是太少了。
放在大巴上托运 赚钱不辛苦
当时我发现,当地的皮毛其实很多,我们一次只收个180斤太少了,一次收1800斤也能收到。于是我就想,收180斤能挣100元,收1800斤不就能挣1000元了吗?这里的羊毛有的是,我们不收掉就会被别人收掉,我们收得慢赚得就少,收得快赚得就多。用什么办法可以每次多收一些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每次收羊毛、卖羊毛的时间缩短呢?
当时有一路大巴车,从鄄城经菏泽至济宁,正好路过金堤口皮毛人发市场。我就想到了用大巴车托运,于是和父亲商量。
“爸,我想把咱收的羊毛装到大巴车上托运。”
“找大巴车托运干啥?”父亲有些不解和愤愤,“骑自行车也一样是收!”
“骑自行车太累了,而且浪费时间。”我正要和父亲阐述用大客车托运的好处,他就劈头盖脸地来了“你这是偷懒,吃不起苦,你这是浮华自大,资本主义享乐”。
被父亲这么训,我也有点生气了,但我还是强压了火气,“爸,您也别先发火,我问过了,放在大客车上托运,从金堤口到嘉祥县新挑河,2000斤的托运费才20元,我们多收一袋羊毛就够托运费了!”
父亲不说话。
“这不是浮华自大,您想想,我们爷俩骑自行车三天一个来回才能买多少羊毛。要是用大客车托运,一天就能来回,而且一个来回就能抵我们骑自行车10个来回的量!去掉成本,我们还能多赚很多呢!”
父亲还是不说话,实际上他已经心动了,听出了里边的道道,只是不好意思向我“妥协”。(父亲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只是脾气急一点,经常用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道理教育我们。)
“这样好了,托运费我来出,我们先试试,看看放在客车上托运是不是能比骑车赚更多。”
就这样,我终于把父亲说服了。
于是我们就一次收了1500斤山羊毛,第二天早上放到大客车上托运,中午卖到马桥的羊毛加工厂,下午坐车返回,当天就能来回,一次的利润比骑自行车多了好几倍。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个月,我赚了一万多,令同行们羡慕不已。这是我赚的第一个一万元。
能简单就不复杂,能一步走到目的地就不走十步,是我做事的方式,也是我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从少年开始,就一直指导着我。
病中生意成
后来我一个人去收狗皮、羊皮,去的是山东郓城,60公里路,也是靠骑自行车来回。
有一次,我骑车出去,本来是要去收羊皮狗皮的,但那次胃受了点凉,疼得厉害,到了红船镇,看了医生,买了药,只好在店(旅馆)里养病,不能下乡去吆喝,生意做不成了,过了三天才基本恢复。有点力气了,我就骑车转回郓城,晚上住在郓城东关坝头的“杨家老店”,我记得当时的住宿费是一块钱一天,好几个人睡一个房间。
我是下午下店的(下店即住进去的意思),心里还着急,这病什么时候好呢?等身体好点,得马上去收狗皮羊皮,不然这一趟就白跑了,还费了路钱。
说来也巧,到了傍晚的时候,来了两个也是收狗皮的人,他俩的自行车上都装满了狗皮。我正寻思着能不能把他们的狗皮买下来。
他俩看到我,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老傅,你也住店啊?”(我在金堤口收羊毛的时候有点小名气,他们认识我,而我对他们的印象不深。)
“是啊,我在金堤口收了一车狗皮,明天回去叫车,把狗皮拉回家。”(我假装成有实力的收狗皮的老板,抬高架势,意想他们把狗皮卖给我。)
两人一听我收了这么多狗皮,愣了一下,没说话。
我和他们寒暄几句,就各自回房休息了,只字未提要买他们狗皮的事。(我心里想买,但不能主动表现出来,我要等他们先开口,以便争取主动权。)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我还没起床,他们先起来了,过来找我。
“老傅,你看看我们的狗皮怎么样,你要是把这狗皮收下,我们就继续下乡收狗皮,不用回去了。”我心想,这事要成了,有门。于是我就抓紧起床,去验收他们的狗皮。我们仨把狗皮一张一张过价。
他俩先一人拿出一张“上色”的狗皮(狗皮分为上色和下色,青色和黄色的狗皮为上色,黑色和白色的狗皮为下色,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质量、尺寸差不多的上色狗皮是下色狗皮价格的四倍)。他们是想试我给的价格合不合适,我一眼就看穿了他们心里的想法,就知道他们这两张狗皮上过价(上过价是指让其他买家给过价格)。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他们这两张上色狗皮卖到皮厂最多也就20元一张,我想他们上过的价格不会超过18元(其他人不赚他们2元不会要的)。
于是我出价“19块5”(根本不会有人出这样的高价)。
“行!”他们看我给的价格很好,有点心喜,看我爽快,笑了(认为卖到根上了)。
他们又拿出第二张狗皮,和第一张差不多。我就出价19块2,他们也没怎么犹豫,给我了。再拿一张出来,我就出价19块、18块8……这样慢慢地压价。
他们越卖越多,越剩越少。虽然后来我给的价格越来越低,但由于一开始给他们的出价高,他们以为我出的价格都是比较合适的,都顺利成交。
我一看狗皮已经有一半多卖给我了,就试着给他们收狗皮的成本价,他们虽然心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但已经卖出大半了,剩下的总要卖完,也就答应了。
最后,他们拿出一张超大的狗皮,青色的,成色特别好,铺开接近有一张床那么大,这是他们的压仓货(也就是在郓城巨野才有这么好的狗皮),估计原本是舍不得卖给我的。
我摸了摸这张狗皮,摇摇头,“这张不好,我不要。”
“这可是好货,你别不识货!”对方紧张了。
“你们看这狗皮,毛这么粗,没有绒,不好,没人要,我要下了可能卖不出去。”(其实没有粗毛还不行了,那是一张好皮必备的要素之一,粗毛是毛针,有粗毛在外面,里面的绒毛才不会黏在一起。)
对方有点懵了,估计他们以前没收过这样的狗皮,心里觉得好,但也不确定到底能值多少钱,“你看我们的狗皮都给你了,就差这最后一张,你也收走吧,刚好我们可以出发再去收一次”。
我装着勉为其难的样子,“那好吧,帮忙帮到底,我买下了”。
就这样,我收了他们所有的狗皮,最后一张还是以好低的价格收的(估计最后一张他们是赔钱的),当然,总的加起来,他们还是有利润的,做买卖要有技巧,但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我几天没出去收,结果得到的狗皮还更多了,卖给工厂后,比自己出去收一次还赚得多。
欲擒故纵买狗皮
有一次,我出去收狗皮(在郓城县南边的一个村),自行车快装满了,钱也快花完了,我想着走过这个村就回去了。
我在吆喝着,路过一户人家。
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拿出来四张黑狗皮(按照当年的品级划分,黄色的狗皮最好、青色的次之、黑色的最差)。
“收狗皮的,给个价吧。”
我一看这狗皮,卖给皮厂每张最多值5块钱,我给他出价“3块钱一张”。
“不卖,价格太低了。”
我给3块5,他还不肯卖。又给4块,还是不卖。我心想着这个家伙可能是个行家,搞不好是个狗皮专业户,他只不过是拿四张劣等的狗皮来试试我,于是我给出最后一个价格“4块5”,他还是不卖。
我扭头就走,走得斩钉截铁。(我出4块5,一是因为快收满了,临走能捎一张算一张,二是一般没人会出这个价,他再不卖很难遇到比这更好的价了。)
“好了,好了,卖给你。”(出乎我意外,我以为他这个价也不会卖。)
哦,原来他也不一定知道这狗皮值多少钱,只是和我讨价还价,试我的心理,看我愿意最高能出多少钱。在我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仔细观察我的表情,我估计他是在揣摩我心里的想法(他的心眼也多着呢)。看我真的不要了,他就以为我给到了最高价,就卖给我了。于是,在现场我就闪出一个想法,“下次看我怎么低价买你的狗皮”。
一个多月后,我估摸着他家里应该存了一些狗皮了,专门到他家门口高声吆喝。
他果然出来了(不过好像没有认出我),领我进门。
我一看,在一个棚子底下存了一大堆狗皮,这家伙居然攒了这么多,不过他似乎有点愁眉苦脸(狗皮攒太多了,没出手)。
“哎呀!瞎事了!差大钱了!”我装作很可惜的样子,“现在狗皮的行情不好,我给不了你好价钱。你的货又这么多,怎么不早卖掉啊,现在已经过了季节了,狗皮掉价掉得不像样子了,我没办法出价。”(当时快到麦收季节,天逐渐热起来了,皮子不易保存,说掉价也有客观理由存在。)
注:“瞎事了”就是“坏事了”的意思,“差大钱了”就是“不妙了、掉价了”的意思。
他有点愣。
“这样吧,”我很真诚的样子,“你把这些狗皮整理一下,我领着你去济宁卖,试试看能不能卖掉。我要不了你的货,我领你去卖,不收你钱,连饭钱路费都不要你的。”这怜惜的劲,都写在了我脸上。
他想了一会儿,“老弟,要不你还是把这狗皮收走吧,济宁我就不去了,我家里还有事呢。你就给个价吧!”
“我没办法给你出价,唉!现在狗皮价掉成了这样,我收走了也是亏钱。”
他和我磨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小时以上),最后,他还是要求我把狗皮收走。于是,我勉强答应了,“那我就给你目前最好的价格,我收走你的狗皮,最好是不赔钱,赔的话,能少赔点就好。你这么多狗皮太可惜了,这一次就当我帮你一个忙吧,下次再有好狗皮给我留着!”
就这样,我以低于市场价较多的价格把他的狗皮全部收走了。
“低买高卖”和“认清对手”这是商业法则中很关键的两条。想赚钱,必须买得便宜。如果买不出利来,也就卖不出利。期货的建仓、平仓也是如此,建仓的价位很重要,如果建仓价位不好,就坚持不了头寸,很容易被洗出来,赚不了钱,更不用说赚大钱了。
春秋的大商人、巨富范蠡认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他把买进卖出的正确方法和心态说明白了:在价格便宜的时候,要像珍惜珠玉一样把货物买进来,在价格贵的时候,要像对待粪土一样把货物抛出去。商品价格,总是在“贵—贱—贵—贱”之中波动。任何商品都是有生产成本的,虽然该成本也是动态的,但终归是可以评估出来的,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乃至低于成本价很多的时候,若外围环境配合,便是极佳的“贱取”之时。
范蠡在2000多年前就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在商品便宜的时候政府买入,在商品昂贵的时候政府卖出,以此平抑物价,并增加政府的收入。有人说“冬天买草帽、夏天买棉袄”,这也是符合范蠡的买卖思想的。
范蠡还主张“无息市”,就是钱不能闲置,要让资金流动周转起来。十年“贱取贵出”一次,和一年“贱取贵出”一次,还是一个月“贱取贵出”一次,最终的财富效应是不一样的。钱滚钱,财富效应将几何级增长。
选人流必经处卖塑料桌布
那几年我还卖过塑料桌布,做贩卖塑料桌布生意的时候,我们是三个人合伙做,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我年纪比较小,另外两个合伙人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们两个没有本钱,我父亲出本钱,让我跟着他们学习,一开始他们以为小孩不会做生意。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山东淄博市,住在张店区,每天早晨每人备上两大包塑料桌布,坐客车到周边各地区赶集卖,往往是年纪最小的我卖得最好。
当时我们各自骑上自行车,运上塑料桌布,去赶集,到一个一个集市销售塑料桌布。他们两个到了集市就摆个摊开卖,而我却不同。我多用了一点心,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我到了集市,不急着摆摊,而是先在整个集市上转三圈,“考察”地形。我主要是看看哪个地段最好,哪里是绝大部分来赶集和赶集回去的人的必经之地。我就在这样的必经之地设点摆摊,再加上一定的销售技巧(主要是察言观色,看每一个顾客不同的需求,揣摩他们内心的想法,有时候也需要用欲擒故纵的小技巧),于是我卖出去的货总会比另外两个合伙人多一些。
当时我只是隐约觉得到了集市不急着卖,花点时间看看环境,找个合适的地段再卖,应该会比随便找个地方卖效果要好很多,我想花时间找个好的地段肯定有助于销售,这点时间花下去肯定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后来我进一步思考,做任何生意、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更好,选时选点的工夫必须要花下去,这往往是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因素。期货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