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079900000060

第60章 给孩子们多少压岁钱合适——价格理论

到年关了,气氛明显热烈起来,不管是上班的地方还是大街小巷,到处一片热闹的景象。做生意的人赶着时节做生意,上班的人憧憬着年终奖和过年的计划。罗小曼所在的单位这段时间也是一片热闹景象,外国的年过得早些,在圣诞节前主要业务都已经完成了,等我们过年的时候,外贸业务就不是很忙了。有空的时候大家就爱凑一块讨论过年的事,如谁过年准备买车了,请大家参考一下;还有过年计划着去哪自驾车旅游等,只要是大家关心的,一般讨论得都很热闹。这天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讨论起孩子过年的压岁钱,大家又热烈地讨论起来。

销售部的张经理先给大家讲了个故事,他说:“我儿子最近表现特别好,不管谁到我家做客,他都会非常乖巧地给客人端茶倒水,殷勤地忙前忙后,客人总是夸他,我就很纳闷,怎么孩子一夜之间变得懂事起来了呢?我就问我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儿子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同学告诉他,这个时候如果表现好,给客人留下好印象,过年时的压岁钱肯定少不了。你说现在这孩子怎么得了,功利性太明显了,他们早对压岁钱有预期了,看来这个压岁钱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销售部的另一位同事说:“你说的我完全能理解,我们家那位还不是一样,压岁钱还没给,就计划着要买什么了。他印象中每年压岁钱像物价一样,肯定会上涨一个幅度。要是买有用的东西还好,可要是用到别的不好的地方,我还真担心,现在一到过年,我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压岁钱问题了,不知道该给多少,也不知道该怎么监管孩子的压岁钱的用途。”

其他几位同事也道出了他们在压岁钱上的苦水,都是不知道该给多少,多了既增加负担,又不知道孩子会如何使用;少了怕他和其他同学相比时伤了自尊。

听了他们的诉苦,罗小曼说:对于压岁钱,我的看法是,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来衡量具体给多少,而且应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毫无章法地给,也不能让孩子毫无章法地用,更不能让孩子期望到压岁钱每年都会增加。具体的做法,我想参考一下价格理论的原理还是可以的。

价格理论很丰富,有一点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它的价值,价格始终是围绕价值波动,就这一点我们可以加以运用。假如我们把压岁钱的多少看成是压岁钱功能的价格,那么就要看压岁钱是否发挥出其价值了。做家长的应该让孩子知道,压岁钱体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爱,孩子得到压岁钱可以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压岁钱应该用在有益的地方,捐款可以,购买学习用品或参加正常的培训训练活动都可以。那么我们给孩子压岁钱就要根据孩子压岁钱实际发生的作用来衡量,价值越大或者说孩子从压岁钱上学到的越多,我们就可以适当多给些,如果没有发挥相应的价值,我们就要少给。当然,所有的前提是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而且没有必要攀比,也不要让孩子预期到每年会增加多少幅度。

在具体使用上,可以给孩子的压岁钱开支做个记录,让他自己分析或我们帮他分析这样花压岁钱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压岁钱的意义,帮助孩子学会一些理财技巧,有助于孩子快速成长。

张经理说:“小曼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只知道给孩子压岁钱,却从来不知道用压岁钱教育孩子。不过压岁钱具体给多少合适呢?”

罗小曼说:“具体给多少,因人而异,但不宜过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增加。最好就是和他平时的零花钱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一次给太多了,平时的零花钱就没有意义了。在压岁钱的使用上,应该和零花钱一样,有个计划。另外,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就好了,真的要和别人比,就不该只比好的,可以比一些差的,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情况。让孩子认识到,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今年自己努力了,比去年好些,就是进步。”

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

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包含了价值理论的萌芽。此后,价值理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另一个方向完全相反,是一种表层次的非本质的研究,即均衡价值理论,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萨伊和马歇尔。

至今,世界存在三大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格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他突破了从成本或从需求两个角度说明价值的思路,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说明价值问题。劳动价值论只是作为马克思对经济做长期分析的一个外壳,最终要说明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变迁表现为经济的量的提高和制度的变迁,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

每一种价值理论都有其特定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价值基础理论构成影响甚至决定着价值理论的性质和具体领域价值问题的结果。价值理论对人生、真理和意义的解答决定了价值理论就是一种哲学观,而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在其无法摆脱的阶级性、社会性的意义上,也就是一种价值理论。对一种价值理论的深层揭示和先进性的认识,首先就是对其方法论基础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