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079900000061

第61章 恋爱时间不宜过短——逆向选择

凌若晗最近有点矛盾,前段时间上图书馆时认识了一个研一学经济的小伙子,那位小伙子在学习上给了她很多帮助。除了学习之外,两个人在一起也聊些课外的话题,时间长了之后两个人都发现彼此很谈得来,现在小伙子向她表达了爱意,她却犯难了。因为她在这边只是一个进修阶段,时间最多两年,两年后肯定要回去继承家业的。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剩下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年。她不知道到时两个人该怎么办,虽说爱情是无国界的,但现实也不得不面对。无奈的凌若晗不得不又一次求助于好姐姐罗小曼了。

罗小曼听完凌若晗的陈述,并没有马上给出建议,而是笑着调侃了她一番,完了之后,罗小曼说:“爱情这种事情旁人是建议不得的,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爱情故事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即使一见钟情这种在理论上似乎不怎么说得过去的事情也会发生,所以对于你要不要发生这段爱情,我无能为力,得看你自己对待感情的态度了。但是,如果你是为将来的婚姻恋爱的话,那么我有一个建议,就是恋爱时间不宜过短,具体长短因人而异,但两年以上比较合适,这个道理我想你也应该明白。”

凌若晗说:“你是说‘逆向选择’吧?这个我知道。”

罗小曼说:“是啊,虽然在恋爱过程中,我们总是抱着成功的态度,把对方尽量想得完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恋爱双方确实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让对方认为自己是最好、最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逆向选择’了,要消除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的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恋爱的时间,恋爱的时间越长、在一起的机会越多、共同经历的事情越多,那么获得的信息就越充分,发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小。”

凌若晗问:“那你和谬教授恋爱了多长时间?你们都懂这个道理,那是不是会时时注意啊?”

罗小曼说:“我们前后恋爱了四年。其实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我们懂这个道理就会时时注意,那只是在旁观者看来。实际上陷入爱情旋涡的人智商比正常情况下都要低,不可能总是那么理性的。总是那么理性的话,只能说明他们的这段感情不够真实,那样的感情是不可能长久的,即使结了婚,也难保证婚后的生活幸福,所以,真的恋爱了,就用真心去爱,这样合不合适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对大家也都有好处。”

凌若晗说:“这个观点我也赞同,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逆向选择’。不过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逆向选择’,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来识别了。”

罗小曼说:“是啊,一般事情对一个人来说当然没有恋爱那么重要,从爱情到婚姻,关系人的一辈子,当然要花更多的时间成本了,因为它的收益也是最大的。生活中的‘逆向选择’情况虽然不像爱情那样复杂和长久,但一样可以通过一些程序来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像‘逆向选择’比较多的求职领域,作为招聘者一方,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往往通过多重选拔、多种方式来测试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从而避免‘逆向选择’;而应聘者对于一个不熟悉的公司,为了防止‘逆向选择’,可以实地考察公司、上网了解公司的情况,或者在市场中了解公司的产品,从而增加对公司的了解,进而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还有典型的二手车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卖车者总是处于信息优势,‘逆向选择’最容易发生;买车者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宁可费用贵一些,也要选择资信比较好的中间商来购买二手车,或者直接从熟人手上购买二手车,再或者直接买新车来避免‘逆向选择’可能造成的损失。”

罗小曼说:“看来只要我们用心、用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增加一些获取信息的成本,还是可以避免‘逆向选择’的。”

从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出发,“逆向选择”是人的一种本性行为,我们可以从制度上采取一些措施去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从而尽量地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行为。因此,面对“逆向选择”,我们更多地应该关心用什么办法来避免,而不是希望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出现这种行为。

除了常见的用时间来获取更充分的信息这种比较被动的方法之外,还有一种主动避免的方法,那就是“激励相容”。

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最大化,是“激励相容”机制产生的根源。

哈维茨创立的“激励相容”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