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3083100000146

第146章 陆氏烤肉店开业(3)

烤肉店的员工,从小二到厨子,除去掌柜的之外,所有人都穿着统一的茶色制服,看起来干净利索,胸前都有一个“陆氏”两个字的标志和陆金瑶改良之后的商标,还绣着不同的号码。

要是客人们喜欢某个小二或者是厨子,就可以点他们的号码;如果不满意,也可以到问题反馈处对号码进行投诉。

一楼的客人们吃着茶点、瓜子,高谈阔论,等着吉时到来。

大门的左右两边,特意空出了两张桌子,几个训练有素的厨子汗流浃背,周围的大盘子里堆放着烤好的、摞成山的肉串,吸引了门口路人的目光,也让已经坐在店里的人们直咽口水。

只是店里坐着的客人,那大小也是都身份的,再馋也不能表露在面上,因此表现的还算淡定。

而门口围观的路人们则是一个个抻着脖子往里面看着,鼻子不停的抽动,不少人口水都流了出来。

终于,锣鼓声停止,众人翘首期盼。

楼上特意请来的贵宾们已经下了楼,来到了店门口。

看到知县大老爷、知府大老爷出现,在场的百姓们纷纷下跪,让陆金瑶深深感受到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上司在场,姜知县不能说话,就得是崔知府说。

看着这跪了一地的人,崔知府急忙让大家起来。

躲在店里的陆金瑶一打手势,两个男小二抬着一块长长的、用红绸罩着的横扁来到崔知府的面前,一个美貌的女小二捧着铺着红绸缎的托盘,里面放着一把金色的剪刀,跪在了崔知府的面前,恭敬的举起托盘。

这是陆金瑶特意安排的剪彩仪式,又专门请了崔知府来剪彩,就是为了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为了给烤肉店造势,扩大影响。

“请知府大老爷为小店开业剪彩!”

崔知府笑呵呵的拿起金色的剪刀,就见金光闪动,红色的绸缎飘落在地上,露出黑色的牌匾,上面烫金的大字写着:“陆氏烤肉店”。

字是陆寒枫写的,潇洒飘逸,自成一格,极具大家风范,看的众人是赞不绝口。崔知府向来爱才,更是挪不开眼睛,不住嘴的夸赞这字写的一绝。

陆金瑶请来的烤肉店的护卫上前,恭敬的跪接了牌匾,纵身提气,双脚一点地,当下飞身而起,将门匾放好了,转身落在地上,周围的百姓看了之后拍手叫好。

烤肉店的掌柜的是个胖胖的中年人,姓福叫福贵,他得了陆金瑶的吩咐,笑着请崔知府给烤肉店写个对联。

崔知府也不推辞,当下取过笔墨,大笔一挥,写了一副对子。

对陆金瑶来说,对子的内容不重要,写对子的人才重要。

烤肉店得了崔知府的真迹,只要崔知府还在任上一天,就不会有人敢来这里撒野。

福掌柜的急忙让人把这副对子裱起来挂上。

眼瞅着对子都挂上了,可是陆金瑶要等的人还没到,当下急的跺脚。

她要等的人当然是上官风和小道士,早在前天她就亲自送去了请帖,昨天更是拜托陆寒枫去接人来,怎么到现在还没到?

就在那副对子彻底挂好的同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快看!那是纯阳观的老神仙!”

“纯阳观的老神仙也来参加烤肉店的开业?”

陆金瑶这才露出笑容。

“金瑶,贫道没来晚吧?”上官风笑道。

“没有没有,您快请进去。”陆金瑶不愿意暴露自己跟上官风的关系,当下刻意模糊了话语。

清风、明月都跟着来了,陆金瑶最想见的小道士却不在。

她撅起嘴,把陆寒枫拉到一边问道:“二叔,小道士呢?”

陆寒枫一摊手:“小师弟现在好像挺忙的样子,我没有见到他。”

陆金瑶若有所思,露出了淡淡的惆怅神情。

被请来的诸位贵宾们跟在上官风身后回了楼上,门口烤串的厨子们恨不得变成三头六臂,可是那几大盘烤肉串却是一会儿就被几乎已经陷入疯狂的人们抢光了。

一楼也热闹了起来,一盘盘切好的肉、菜上了桌,在烤网上烤得滋滋作响。

美酒佳肴不停的摆上,众人开始还吃得矜持,后来则是彻底放开了,生怕筷子慢一点就抢不到肉,刚烤好的肉不过一瞬间就不见了踪影,忙得那些端菜的女小二仿佛花蝴蝶一般在屋子里来回穿梭,那灵活的身姿、姣好的容貌,更是看得那些男人眼睛发直。

这些女小二有的是买的最低等的丫鬟,签了死契的,有的是青楼里年纪大了的风月客。

流落花街柳巷的女子本身就很是凄惨,陆金瑶去买人的时候听说那些人若是没人买通常下场很惨,一盘算,挑了几个老实没有坏心眼的回来,给她们治疗了身体的暗疾,让那些女子对她无比的感激。

等到众人也吃得差不多了,那边酝酿已久的张大连终于打开了扇子,啪的一声拍响了醒木——开讲!

陆金瑶这个时代,什么水浒西游都有了,她干脆直接写了清朝章回小说给张大连。这第一部就是《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的作者是清朝的石玉昆,此书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讲的是北宋年间名臣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三侠”指的是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两个侠客算一个);“五义”指的是五鼠弟兄: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和最广为人知的锦毛鼠白玉堂。

包拯这个名字对天启王朝的人来说也不陌生,包青天嘛,人人都敬佩,铡美案这出戏不知听了多少回。陆金瑶暗自庆幸这包拯大人没有跟唐朝的李白一样跑去干别的,不然这故事就得大改。

听到说的是包青天的故事,众人都来了兴趣,个个竖着耳朵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