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3085100000072

第72章 自由的感觉:你觉得自由那便是真的自由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

柏拉图在跟随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时,曾经问过苏格拉底到底什么才是生活。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出去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了吗?”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啊。”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旁边。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看来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拥有美貌、智慧、财富、爱情和朋友的感觉都很好,那种巨大的幸福让人产生无论如何也想要把时间停住的愿望。但是,短暂的迷恋之后,我们都应该明白,这些都会消失的,硬要留住注定会消失的东西,绝对是徒劳而且可悲的。每个人生活中的大部分道路,还是靠我们自己走过来的。那些有过的美好,经历过就已经是幸福,那些人陪我们度过了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片断,已经足够。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世界到底有多大?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远远不止银河系的边缘;对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农民,也许就只到看得到的那个山头;对《星星之声》里面的女主角来说,“世界就是手机信号能够到达的地方”;对于某些哲学家,世界有可能就只是某只蝴蝶的梦境。

对于每个人来说,可以触及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对于某些人来说,“好人必有好报”也许就是世界的规则;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活生生的生存法则。所以,对人世善恶的争论永远无止无休,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他们根本就活在不同的世界。

当你领悟到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都只是整个世界的某个侧面,甚至是某个片断时,你就不会再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苛求,为什么别人总是不能理解我的感受?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甚至是他自己。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获得那么光鲜幸福,为什么人生总是有这么多的不愉快?在别人的世界里,大概你看起来也是很完美、快乐的,因为你在深夜独自哭泣这种事情,并未发生在他们的世界中。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是现实又是如此让人觉得不自由,离经叛道的行为和离奇古怪的幻想,都是因为对无限自由国度的向往。其实,正如前面所说的,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不过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影,所谓的牢笼,也不过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束缚。只要心自由了,世界就是无限广阔的。

学会从容

一天,马戏团来了个新的弟子,按照惯例,教练从走钢丝开始教起,这个弟子在练习时,每次总是没走几步就掉下来,练习了许多次还是如此,最后沮丧地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教练走了过来,微笑地拍拍弟子的肩膀说:“掉落,是走得稳的先决条件。”弟子想了想,又重新爬上去练习了。教练在一边叮咛:“走,不停地走,直到你能够忘了那条钢丝的存在,忘了掉落这件事,你就是真正学会了。”

人生绝对是处处充满意外的,订得再严密的计划在瞬息万变的现实面前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有些人会因为计划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改而忧心忡忡、沮丧万分,担心对生活失去了掌控,因而一直活在失落和焦虑之中。其实,很多时候就像那个弟子练习走钢丝一样,与其太过于注重脚下的每个细微的步子,还不如带着微笑、抬头挺胸,把心思花在前进的方向上,若是在走的过程中不小心掉落,就重新再站起来,继续走。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在意“意外”,不再在意“掉落”时,就可以走得比别人稳,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当你知道了自己该去的地方,就可以变得从容,就不会对眼前的一些微小差别计较太多。很喜欢的一个词是“殊途同归”,连完全不同的道路都可以走向最终共同美好的结果,人生又有什么理由不过得从容、放松一点呢?当你真正放得开时,就可以用更轻快的步伐来走前面的道路;当你不再死守内心的执念时,便会发现人生有无限多种可能。就算走错,沿途可能也会有意外的美景,只有不拒绝意外的人,才有从容的心态去享受生命的美好。

边走边放

山上的寺庙里有两个和尚,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不多久,小和尚就发现山下的缘非常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但是师兄每天回来却都是两手空空。小和尚就讽刺大和尚:“师兄,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你总是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师兄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久的缘了,怎么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应该由心去才是。”小和尚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他觉得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就决定明天一起跟师兄去化缘,看看师兄是怎么做的。

次日,小和尚要跟师兄去化缘,他拿出了那个他平日化缘用的布袋。大和尚说:“师弟,放下布袋吧。”小和尚不解,问:“为何?”大和尚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小和尚又问:“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大和尚答:“在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大和尚和小和尚就上路了。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很多人认出大和尚。大和尚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来给大和尚。有的还说,幸亏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您的大恩大德,我们真是没齿难忘啊!小和尚一边接过东西,心里一边想,“哼,刚才不让我拿布袋,看你等会儿把东西往哪里搁。”

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小和尚看到今天收获颇丰,满怀欣喜。恰在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可是他一时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大和尚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大和尚问小和尚:“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小和尚苦笑。大和尚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那是因为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不知道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就无法拥有年少时清朗无畏的笑容?因为年纪大越大,就越发现身上背负责任的沉重,自己的梦想、社会的要求、家庭的责任……这些不愿放弃,或者说,不敢放弃的东西压在身上,使得步伐日益沉重,所以,他们说人生好累。

名也好,利也好,缘也好,太多的话,终将是沉重的负担,会让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万事万物,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来则安之,去之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要总是握紧双拳,而是要放开手,因为后面还有更加精彩的人生。只要心中不再抱有对过往和所拥有的执著,就会有更多空白的心情来体会此时此刻的美好,就会有新鲜的力量去探寻未来的道路。

小贴士:懦弱的鲨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草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美味的猎物无动于衷,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草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放进自己这边池子里的食物游到对面去时,也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其实,束缚它自由的,是它自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