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3087600000067

第67章 计划只能解决50%的问题

公元一世纪的欧洲有句著名的格言:“不容许修改的计划是坏计划。”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语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句话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

及时调整你的计划

富兰克林认为,不变的计划比没有计划更糟糕。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制定目标的过程固然重要,但必须明白的是,你的工作目标永远都不能完全提前计划出来;其次,我们必须具备调适能力,要能够随时修正、改进自己的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那么,调整目标需要遵循哪些步骤呢?

1.修正计划,而不是修正目标。如果更改目标已成为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很可能会让你一事无成。大目标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更改,尤其是“终端目标”。可以修正的是达到目标的计划,包括达到“终端目标”之前的各个“路标”——过程目标。记住英国人的一句谚语:目标刻在水泥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2.修正时限。如果修正计划还无法达到目标,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标达成的时间。一天不行,用两天;一年不行,花两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终将成功。

3.修正目标的量。如果修正目标的时限还不行,只好对目标的量进行改变。做这一决定时,请“三思而行”,千万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压缩梦想以适应残酷的现实。你应有的思维模式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寻新的方法以改变现实,达到目标。

4.万不得已时,只好放弃该目标。放弃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宣告失败。此时你一定能准确地品尝出“成功很难,不成功更难”这句话的滋味。但是,如果你身上流淌着的是成功者的血液,那么你绝不会悲观,绝不会气馁,也绝不会自责。因为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仍可以“屡败屡战”。对于成功者而言,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失败,只有暂时还没有成功。只要你不服输,失败就绝不会是定局。这种修改、调整目标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

以变制变是制胜之道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学会变通,学会“以变制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变化的世界生存。“兵无常势,战无常法”,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步伐永不停息的时代要求我们学会变通。变通是一种突破,是建立在打破旧观念、旧传统、旧思路、旧模式的基础上的。只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束缚圈,我们才能开拓思路、变通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柳传志,这个中国企业界“教父”级人物从不讳言,是军营塑造了他。柳传志说:“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这其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

柳传志曾经用“鸡蛋孵小鸡”来比喻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他说:“企业要在不同的温度中孵出小鸡来。鸡蛋孵小鸡的最好温度是 37.5~39℃。1984年创办联想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温度是42℃,太高了,大多数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只有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才孵得出来;到90年代中期,大概40℃左右,也不是很好,但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有大批的小鸡孵出来了。我们这些鸡蛋(企业)不能再等温度适应时才去‘孵’,那样会永远失去机会,要主动去研究怎么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使自己能够在环境温度高一点儿的时候,依然能孵出小鸡来。”

柳传志的“鸡蛋孵小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做一名杰出的职场人,就必须不停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打破常规迈向成功。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有很强的毅力,却由于不会积极地适应多变的环境而无法取得成功。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一位企业家曾说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往往堵死我们生存与发展之路的并非他人,正是我们自己狭隘的眼光和封闭的心灵。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行动不能有任何的变通,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又何谈发展呢?擦亮发现的眼睛,变换思维的角度,千变万化,将由你来驾驭。

“课后作业”

小测试:你是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变化的呢?

1.如果制订了计划,你就会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丝毫不管实际的变化吗?

2.你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吗?

3.你具备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计划的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