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3119600000021

第21章 让逃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现代社会中,在小学和初中逃学现象并不少见。对于孩子的逃学,不少家长往往认为是孩子调皮,不求上进,因而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加以惩罚,强迫孩子上学。其实,逃学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也许他们逃学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深层原因。

一位家长说接到学校的通知才知道孩子已经两天都没有去上学了,她一听气得都快要晕过去了。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一般,为此她和孩子的爸爸真是费尽了心思,这次考中学,他们四下托人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安排进了区重点,谁曾想竟然发生这种事,真是让人伤心。而且据老师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逃学了。

那么,这些在我们看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究竟为何逃学?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学习成绩差:很多孩子逃避学习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面对一个怎么做也做不好的事情,我们也是会没有积极性的,有些孩子可能就是不适合学习,怎么学都学不好,这样就自然而然会产生离开课堂的念头。

精神压力大: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此对孩子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让孩子考试要达到全班前几名、让孩子学钢琴要在两年内过四级。这些期望和孩子达不到期望时的惩罚,自然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精神上的压力,以至于让他们产生恐惧学习、逃避学习的念头。

网瘾: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的孩子幸福多了,电脑、电子游戏、娱乐体育项目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再加上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如果我们对这些控制不好,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类似于网瘾的顽症。

同学关系恶化:孩子逃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同学之间关系恶化,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欺负,那他们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只会把上学当成煎熬,这样就必然出现逃学的现象。

读书无用论:一些父母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不上学也未必就不能成功,你看现在社会上很多的企业家还是农民出身呢!而近年来,受个人财富意识的觉醒和“一切向钱看”思维的影响,这种错误论调更加甚嚣尘上,有些孩子刚刚上了几年小学,就满脑子都是所谓“读书不挣钱”的观点,逃学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种思想又多半是受父母的影响,或父母对此并不反对。

一个小男孩刚上初一,成绩很好,但最近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交,还经常逃课。问他,答曰:“上学没意思,不如出去做生意来劲。”

老师把他的爸爸请到学校,说明了情况,没想到孩子爸爸竟然不以为然地说:“孩子不愿读就不读了,反正读书也没什么用,又挣不来钱。你看我才上到小学四年级,现在不照样吃香喝辣的吗?最近我家里想开个网吧,孩子要不上学了正好可以出来给我看网吧……”

有调查显示,孩子的逃学问题多数是由迟到、早退、请病假发展而来的。比如有的孩子禁不住学习的压力,就会偶尔通过迟到早退或者请病假的形式争取到一点自由的时间,而有些家长一听说孩子不舒服就给老师打电话写假条,也增加了孩子装病逃课的信心,孩子“尝到了甜头”,进而慢慢地就养成了躲避上课的习惯,晚来早走就演变成了逃学。

对于孩子的逃学行为,家长一味讲大道理收效甚微,而如果用粗暴惩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更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更加不愿意进课堂。那么,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当发现孩子有逃学的行为时,父母可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先由一方给予及时必要的惩罚,比如减少他当月的零花钱;让他单独待一段时间,不准看电视玩电脑,一个人好好反省;每天让孩子回家报告他这一天的动向并打电话去学校证实等等。

而同时另一方则采取怀柔的政策,找孩子谈谈心,问清楚孩子逃课的原因。比如孩子学习任务太繁重,就主动帮助孩子减轻一点;如果是因为孩子缺乏玩的时间,就要果断地增加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在课外时间玩儿得痛快;如果是被老师批评了或者被同学欺负了,就要带着孩子去学校对事情做一个彻底的解决。

总之,“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就是让孩子意识到逃学对他本人的害处,同时又对孩子的逃学问题做出根本性的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并非拿他没有办法,同时又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心。

让孩子假期去打工,体验生活

不是不想上学吗?那就顺应他的要求,让他去打工试一试,体验一下到底哪个感觉更好。

一对夫妇都毕业于名牌大学,让他们头疼的是儿子不喜欢读书,16岁的儿子高考失利,让妈妈很痛心。他们决定让儿子去补习,儿子却说“宁可上工地干活也不愿去补课”。夫妻俩就狠下心,将他送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当搬砖工。干了没一个月,儿子就表达了次日就去补习班补课的请求。

美美的父母都没什么文化,因此希望她好好学习,但她却热衷于打扮、上网,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妈妈就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肯学习就去打工。美美一气之下就去餐馆找了一份刷碗的工作,然而平时连家务活都没干过的美美看着后厨的场景就害怕。而且餐馆有明确规定,迟到、不小心摔破盘、碗,都要扣钱。好不容易坚持了20天,美美就干不下去了,才知道打工远比自己想象的辛苦,而爸爸就常年在外面打工。她向爸爸妈妈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学习。

没有什么比切身体会给人的教育更深刻了,如果有机会,不妨让孩子在暑假的时候锻炼一把,也许比逼着他去补习班更有效。

抓住带头逃课的“头头”

有时候,逃学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小伙伴的,如果这个集体里的孩子都是逃学的“行家”,那么即使想办法让孩子安稳下来,但他肯定很快又会在其他孩子的怂恿下再次逃学。

这时,我们就要从源头入手了,所谓“擒贼先擒王”,我们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告诉他们“你们小团队的秘密我已经掌握了”,在尊重孩子们的同时,再对他们做出引导,提出以后不要逃课的要求,一般的孩子对于自己父母以外的朋友家长的要求还是会认真考虑的。做这件事的时候,家长必须保证充分的尊重,因为逃学的孩子平常受到的待遇总是非打即骂,尊重他们有时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