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3119600000050

第50章 最好的成绩不是满分,而是相对自己的进步

衡量一个孩子成绩的好坏不应该是和其他孩子的横向比较,而应该是和自己过去成绩的纵向比较,只要孩子对比过去有了进步,那就是他们的进步。而在孩子取得相对进步的时候,我们及时送上表扬和鼓励,还可以培养出孩子耐心、积极的好习惯。

“这次考了多少啊?”

如果孩子回答说一百分,那家长肯定是喜上眉梢并且大声夸奖孩子聪明;

如果孩子回答说八十分,那家长就会带着差强人意的表情教育孩子下次还要努力;

如果孩子回答说六十分,那家长的脸上肯定就会冷若严霜;

如果孩子最后怯生生地回答说不及格,那估计家长手中说不定就多了几件像扫把、鸡毛掸子之类的物件。我小的时候就有人用一部电影名字来形容这样的情形——《今夜有暴风雨》。

有一次,一个孩子从学校拿回来一张成绩单,兴高采烈地拿给她的妈妈,原来是她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了年级第八。妈妈看了并没显出多么高兴,而是随意对孩子说:“你这次考得虽然不错,但不要骄傲啊,你要看到你前面不还是有七个人吗?什么时候你考到了全年级第一,那才是值得高兴的时候。”孩子一听这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脸顿时变得无精打采了,耷拉着脑袋一个人回房间了。

本来孩子在上一次考试的时候,成绩还只能排在年级的五六十名,现在一下子跃到了前十名,对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谁知道却被妈妈泼了一盆凉水,结果继续努力的劲头被浇灭了。

考试倒数也能得A

我一个朋友和妻子在美国站稳脚跟后,才把孩子接了过去。开始的时候,他们很是为孩子的学习担心,因为孩子还小,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专业训练,到了美国的学校恐怕连老师说什么都不明白。为此夫妻两个为孩子请了一位英语家教,并对家教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希望家教能够多多督促孩子,让他多背一些英语单词,多掌握一些英语对话,以帮助他尽快融入到同学中间去。

结果家教老师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反驳说:“这可不行!我们美国是从来不叫孩子背单词的,父母不叫他们背,学校也从不要求,我有我们的教育方式,你的要求我做不到。”孩子的父母为此和家教争论了好一会儿,但家教就是坚持原则,父母当然很不高兴,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好让他教教看结果怎么样。

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父母发现孩子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测试回来的结果仍然是全班倒数几名,于是就想找个机会将老师辞掉,但谁知一天以后,孩子却从学校里面带回来了一张成绩单,成绩单上写的大概意思是:孩子的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还是很不好,但老师通过和他的对话,发现他的口语水平和理解词汇的能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这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相信孩子以后的进步会越来越大。最后,老师给出的评分是A。

朋友糊涂了,怎么成绩倒数还能得A?于是便打电话给老师,经过老师的解释才明白,原来美国的小学在评定孩子成绩的时候,都只评相对成绩,也就是说,虽然是成绩好的孩子,但如果对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即使做得全对,可能只得C。而有些同学基础不好,但相对以前进步很大,而且学习态度好,那老师就会给他A。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进步是最快的,所以,按照惯例给他的成绩单里记了一个最好的成绩。

采用此标准的不只是美国,英国教育机构在面对不同种族的孩子在智力和身体发展状况不同的情况时,采取的评价标准就非常强调个体评价的意义,他们认为应依据个人的进步对孩子加以评价,而不是通过相互比较或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德国在评定孩子学习成绩时,运用社会参照标准即绝对标准±1的评定方法进行,孩子的最终得分等于社会参照标准±1,也就是孩子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加一个等级,如出现退步则减一个等级;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定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态度和行为的进步与发展,他们提出了应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进行考评的思想,取代了过去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

用多种标准衡量孩子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他们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教育背景、思维方式都有着千差万别,对他们用同一种文化标准来教育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此我们就应该正确看待他们在这同样的文化标准里面会取得不同的成绩。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孩子天生逻辑思维就比较好,因此数学入门比别的孩子快;有的孩子天生就感性,因此作文写得好。所以这样的孩子可能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努力,就能取得优于别人的数学和语文成绩,这时我们如果强要没有逻辑思维、不感性的孩子去以别人的成绩为追赶目标,那就是毒害孩子了。

重视孩子的进步

家长重视孩子自身的进步,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孩子,可以使孩子更善于反思和总结,同时还能够培养出孩子良好的竞争心态。因为让孩子重视自身的进步,首先就会使孩子将目光放在对自己过去的不足的检查和弥补上面,这样慢慢就会培养出孩子经常反思、纠错、复习的好习惯,也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巩固。其次,孩子们告别了无谓的横向比较,不用再将眼光放在那些条件不同的同学身上,这无形之中也就给他减少了很多心理负担,在类似于考试等需要发挥自己知识水平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为紧张而出现失常的状况。

衡量一个孩子成绩的好坏不应该是和其他孩子的横向比较,而应该是和自己过去成绩的纵向比较,只要孩子对比过去有了进步,那就是他们的进步。而在孩子取得相对进步的时候,我们及时送上表扬和鼓励,还可以培养出孩子耐心、积极的好习惯。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大的成绩也是从点滴的进步中取得的,因此只要我们教孩子瞄准过去、注意总结积累,我相信,再小的进步,也终有一天会聚成莫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