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3119600000051

第51章 清洁工和画家的职业是平等的

职业原本没有贵贱之分,如果有,那是因为你的心理天平失衡了。最重要的是,不要违背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立志要做一名流浪歌手,何必非要逼他成为一名律师呢?

有调查显示:在近2000名小学生中,有超过80%的孩子长大后最想从事的职业是商人和官员,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有钱,被人看得起”。而剩余的孩子也多集中在一些诸如艺人、画家、导演等领域。

而当调查人员特意提醒“大家是否愿意当工人”时,竟然遭到了很多孩子的嘲笑:“工人又穷又脏又累,还没人瞧得起,只有傻子才会愿意呢!”更有甚者还表示,就算他自己真的要去当工人,父母也肯定不会同意的。

有新闻报道,一些大学生好面子,实习的时候,普通的单位觉得太丢人,就跑到中介,开出若干条件,要寻找一个体面的实习公司,并愿意为此支付相关佣金。

周先生的独生子,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周先生望子成龙心切,决定通过“门路”给儿子找份体面的工作。偶然从一个并不太熟悉的朋友那里得知对方有政府关系,可以帮忙在工商局谋个职位,但对方说需要活动费15万。为了儿子的前程,周先生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又借了一部分,交给了对方,谁知道过了几个月,不仅儿子的工作没落实下来,连对方也联系不到了。至此,周先生才大呼上当。

孩子对某些职业的歧视,很多时候都源自父母不正确的引导,或者他们本身就错误的价值取向。比如,一位母亲指着路旁扫地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说:“看到了吗?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得像他们一样去收拾又脏又臭的垃圾!”一位父亲经常教导儿子说:“你看爸爸在工地上干活多辛苦,你一定得好好学习,以后才能上大学、当大官、挣大钱。”

如果制作冰激凌是孩子的梦想,就不要歧视它

在美国最炎热的亚利桑那州图桑地区有这样一个冰激凌店,这家店铺在当地非常有名,因为开店的老板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这位老板原来是一个工科硕士,在外人看来应该是很有前途了,但因为一个童年的梦想,他居然毅然地放弃了前程,选择来做一个冰激凌制作人。

这位老板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冰激凌,但是每次他的哥哥总是要抢走他的那一份,如果他不给,就要挨打。因此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等长大以后自己一定要开一个冰激凌店,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后来他长大了,也和其他人一起读完大学,毕业之后他尝试过写作,当过摄影记者,甚至为了当工程师而修了个硕士学位;但是,童年时那个冰激凌店的梦想却始终缠绕着他。最后,他终于放弃了所有的尝试,来到美国最炎热的“沙漠火地”——亚利桑那州,实现了他的梦想,开了一个配方独特的冰激凌店。

走到柜台前决定选择哪几种冰激凌时,人们会发现,那琳琅满目的样品都标着几乎读不出来的英文单词。原来,这里的冰激凌都是经过他独家研制,用特殊的香料和植物,采用特殊方法制成的,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在其他的店里是绝对见不到的。现在经过这位老板几年的努力,他的店从一个变成了两个,又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最后发展成为连锁店,生意很是红火!

老板经常对人感慨地说:“我为我的冰激凌店骄傲,不只是因为它给我带来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它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它让我相信,我可以把梦想变成现实。”

如果你的孩子当了一名清洁工,甚至去做了破烂王,再或者大学毕业了居然去卖猪肉,你可能觉得很没面子,但谁能否认在这些领域就不能干出一番让人羡慕的成绩呢?北大才子去卖猪肉,不也成了千万富翁吗?职业原本没有贵贱之分,如果有,那是因为你的心理天平失衡了。最重要的是,不要违背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立志要做一名流浪歌手,何必非要逼他成为一名律师呢?

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体面,而是孩子是否感到开心

很多时候,父母都把孩子的工作当作了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一个方式,却忽略了这份工作能不能带给孩子幸福。譬如,如果孩子在银行工作,父母每每说起来,就会眉飞色舞,满脸的自豪。甚至别人不问他孩子的职业,他也会主动说:“你家孩子在哪里工作哦?”以引导别人问起自家孩子的职业。如果碰到木讷的人没有问起,他也会寻找机会,主动说:“我家孩子每天都要换一套白衬衫,你不知道,在银行工作多严格。”如果自家的孩子在饭店做服务生,如果不是别人问起,他是不会说的,即便说,也会很隐晦,“哦,我儿子呀,在一间酒店工作。”

工作能不能让一个人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是否对这个工作有兴趣。但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为考试、升学、学艺术的压力所困扰,不要说发展自己的兴趣了,有些孩子连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恐怕都不知道。看看职场上那些“闪跳族”吧,曾有一个新闻报道说,某城市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两年的时间里跳了十七次槽。而且很多大学生跳槽都会出现跨行业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目标,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想干什么,愿干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的,如果孩子音乐才华出众,我们就培养他成为音乐家,或者让他去当音乐老师;如果孩子绘画才能出众,我们就培养他成为画家;如果孩子天生就对空间有感觉,我们就让他去学设计做建筑师。而如果孩子并没有这些天赋,独独有很好的烹调灵感,那么家长就不妨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厨师,一个一流的厨师和一个三流的大学生相比,前者怎么会逊色呢?我们都知道的著名作家金庸先生,他的儿子不就是一名厨师吗?如果孩子难以忍受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和四处扑面而来的压力,更向往田园生活,梦想当一位新型农民,又怎么会是没出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