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3136200000061

第61章 成长障碍十四:易怒

孩子爱发火,是让很多父母头痛的事情。偶尔地发脾气是对被压抑的情感的一种发泄,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一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就发火,恐怕身边的人就无法忍受了吧?谁又愿意身边总是有一个像“炸弹”一样的人呢?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易怒是影响孩子成为“绩优股”的很大障碍。

顾阳今年升入小学三年级,班里刚换了一位新的班主任刘老师。开始的时候,刘老师觉得他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学习不太用功外,对人还是很和善的,见老师也能主动打招呼,帮助老师干活也很卖力。可是有一天,刘老师发现了顾阳的另一面。

班里调换座位的时候,后面的同学把桌子推得太靠前了,顾阳就觉得自己的地方小了,他也不跟同学讲,就一个人暗地里发脾气。他推着自己的桌子向前挤,前面的同学受不了了,跟他提意见,他也不停下,还是那样一个劲儿地向前推。

刘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劝他不要再向前推了。他不说话,但看起来情绪很激动,双眼发红,拳头紧握。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也不肯跟老师讲。几次下来,老师失去了耐心,也不问他了,让他到外面冷静一下。谁知道,他几步就冲到外面,开始吼叫,甚至开始摔走廊上的花盆。

后来,在几位老师的劝说下,顾阳开始冷静下来。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他又恢复成那个原本和善的他了,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那个同学一直欺负他,今天换座位还挤他。原来,好几件不开心的事情被他压在心里好久了,所以一下子控制不住,爆发了。

刘老师向顾阳的父母了解情况之后,决定实施计划帮助顾阳。刘老师先是对顾阳表示理解,说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有时候不值得发那么大的脾气。因为发脾气不但会伤害别人,还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然后刘老师跟顾阳约定,每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要跟老师诉说。这样一周下来,刘老师帮助他制定了一个心情曲线图,还帮他分析。如果曲线图下降了,就说明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刘老师会表扬他取得的进步并鼓励他。最关键的是,刘老师帮助他把容易发怒的事情进行分类,帮助他分析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顾阳在老师的帮助下,脾气开始有所控制了。当然他偶尔还是会发一些小脾气,但当他发脾气时,老师会告诉他:“冷静!你现在正在伤害自己。”顾阳就会约束自己,然后告诉老师原因。老师帮助他和平解决问题了,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心理需要的表现。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的事物增多,受挫的次数也会增多。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心中又觉得不快,这时候他就用发脾气来发泄自己。

孩童时期是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易怒。在青春期之前,孩子的情绪波动很大,往往会出现易怒、抑郁、焦虑的现象。孩子易怒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所以父母要以平常心对之。不过若是孩子频频出现易怒的现象,家长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像上面案例中的顾阳,他的性格应该是属于内向型的,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积累多了,他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孩子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顾阳在刘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爱发脾气的性格。家长可以在孩子发脾气时,像刘老师一样引导孩子摆脱易怒情绪。

有时,人的情绪的爆发是很难控制的。对待人的心理问题,要像大禹治水那样,宜疏不宜堵。对待容易发怒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爱心,一样可以让他冷静下来。

培养潜力股

孩子易怒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缺乏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弱,靠发火来引起别人的爱和关注;有些孩子气质上属于比较敏感易怒的类型,这些孩子也比较容易发火;有些孩子的父母就是特别易怒的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变得和父母一样。那么对于孩子易怒的个性,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呢?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多给孩子关爱,并且以身作则。

有些孩子发怒,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关爱,父母要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如果父母平时爱发脾气的话,也要注意改掉自己的个性。不然,父母自身易怒,却要求孩子脾气稳定,有些勉强,也不可能实现。

相信自己的孩子。

也许您觉得孩子的脾气是天生的,而天生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其实,天生的东西也可以改变。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不是“不能移”。比如,孔子有个叫做子路的学生,脾气火爆,不过后来却成了一个谦谦君子。还有个故事,一个男孩特别易怒,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颗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慢慢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所以说,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天生的坏脾气,也是可以改掉的。

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以及其他兴趣。

孩子情绪紧张或者有怒气的时候,可以带他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下下棋。平时要引导孩子经常从事绘画和音乐等活动,这样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从而逐渐消除易怒的个性。

教育孩子学会转移自己的目标。

当孩子想发火时,建议他离开这个地方或者让他发火的人。离开之后,火气就会自然消掉。或者干点别的事,找别人聊聊天,也是转移生气的好办法。

教育孩子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谅解,不但从自身角度出发,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事情。比如,你很热情地跟同学打招呼,他却很冷漠,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他今天有什么伤心的事情,顾不上回应你的热情,所以也不用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