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3143000000023

第23章 答裘士雄问——关于寿镜吾 三味书屋及其他

曾寿昌

1.曾根、曾纪勋、曾其华等不知道。

2.杜海生在清末任山会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的校长,后因当局不满意他而要鲁迅继任校长,所以他们是前后任的关系。

“他的得任校长,是当局对前任校长不满意要他来继任之后,可以从办交职中,找出前校长的错处,做一个堂堂的处理的。”(景宋:《民元前的鲁迅》)阮和孙,绍兴啸唫人。在北方游幕,当时活动做县知事不成,他日夕出入于寿洙邻之门,寿为当时国务总理熊希龄门生,任安东盐运使。阮以绍兴人关系,到处串门,鲁迅当时任教育部主事,部长蔡元培也是绍兴人。

3.曾厚章,字丽润,又名吕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在晋绥边区联络关外“胡匪”王虎臣部在丰镇起义独立。民元在热河承德主政,因反袁称帝罢官寓京,在虎坊桥主持绍兴会馆及绍属七邑同乡会,计划开采山西煤、油矿,在山西榆次组织晋华纱厂。他是我的父亲,生于1879年(光绪五年),卒于1945年农历8月14日。

4.我祖母谭氏名采芹,粗识文字。1918年60岁时在京同乡集资公赠真金寿屏16条,鲁迅列名在内,曾印有《寿言》一本(曾有一本送绍兴鲁迅纪念馆)。我祖母系清末吏部尚书、直隶总督谭廷襄之侄女,下嫁于我祖父曾仲侯,青年守节,上事俯畜割股疗夫疾,治家有则,绍人仰其行。年81逝世。

5.寿镜吾是我的从业师,鲁迅早年亦从其学。我拜师时(6岁),鲁迅方从日本游学归里,在三味书屋教我《孝经》一章。寿洙邻是镜吾先生次子,是我二姑母曾玉棠的丈夫,曾中朝元。在北京宣内都城隍庙街一号置有房产,居住二、三十年,解放后卒。

6.王以刚系绍兴南街人,任绍兴成章女校校长,《绍兴新闻》报、《绍兴民国日报》等总编辑。抗战时任国民党绍兴党务特派员、县政府教育科长、主任秘书,1943年卒于流亡县府任所。

7.寿拜耕,曾闻其名,是寿洙邻的从堂兄,行历未详。

曾寿昌答

孙伏园先生在《惜别》中谈到鲁迅与杜海生的任绍兴府中学堂校长“是一般青年革命者,认为杜先生在先烈秋瑾殉难的时候,站在可以救援的地位而不救援”,说是“当局不满意他的原因”。据我所知,当时当局者是下令杀秋瑾的绍兴知府贵福,他不援救,决不会引起当局不满。实际乃是府中学堂在新试前(即现一中),大通学堂在古贡院,两校相距不到半里,对招收学生发生争夺,因妒生恨,在秋被捕后有幸灾乐祸之心,甚至有人说杜还是投井下石,有告密嫌疑,所以为一般革命青年所痛恨。杜于解放后死,民元以后曾任山东省东阿县知事,三年卸职后,流寓京师,后在上海办开明书店,出版一些进步书刊。鲁迅主持“左联”,一些印刷品即由开明书店印行。

1979年5月21日

作者简介

曾寿昌(生卒年不详),浙江绍兴人。寿洙邻、曾玉棠的内侄,也是寿镜吾的学生。“五四”期间,积极参加绍兴学生运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新中国成立前曾主持绍兴县国术馆工作(副馆长,馆长由县长兼任),编辑《绍兴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