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3143200000037

第37章 宪问篇(2)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为人处世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生活。”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居乐业。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居乐业,尧舜还担心难以做到呢?”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孔子说:“你年幼的时候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无所作为,老而不死,真是个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文】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译文】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个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医说

孔子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不符合“仁”的要求。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当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以避免祸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中有论及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孔子“义然后取”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合乎于礼义,可说可笑,也可取钱财。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的理念,倡导处理事情不可依靠武力,而应依靠仁德的力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位”,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名言,也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孔子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分内的事情。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反对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反对说大话、套话、虚话。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但“仁、智、勇”这三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坚持正直公平,“以直报怨”。“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修养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是让百姓都得到安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尊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克制了“好胜、自夸、怨恨、贪婪”就可以成为仁者。士”在孔子的眼里,是社会精英,是可以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人群。这些特殊人群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和辛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然后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如贪图安逸,就无法承担“士”的重任。医院管理者要做的是将这些“士”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制定一个规划,划定一个范围,合理充分授权,让其在特定的舞台上自由发挥。“危言危行,危行言孙”,孔子认为,为人处世应言行正直,懂得恭谦退让。见义勇为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但必须有自我保护意识。任何事情的处理必须是操守与权变的统一、勇与怯的统一、法与情的统一、维护社会正义与保护个体生命的统一。有仁德的人一定会有一些感悟性的言论,一定会有道德勇气而敢作敢为,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

孔子认为,“善射荡舟”者“俱不得其死然”,“躬稼而有天下”。善于征战打仗的人一个个惨死疆场,而老实种地的人却最后拥有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其计谋和策略远胜于攻城略地者。种地者播种的是仁德和大爱,播种的是人心和文化,其收获的也必将是善果,而好战黩武者以杀戮为生,以仇恨为本,必不得人心,也必将以失败而告终。“得人心者得天下”。君子偶有“不仁者”,可能会在某些特殊境遇下显得不够仁德,但小人自始至终从来不会有仁德。孔子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使其勤劳,“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忠于一个人就应及时予以忠告,不可毫无原则地事事顺从。“爱之必劳之,忠之必诲之”。孔子认为,文件的起草必须慎重,要考虑周全,言辞应恰当,应安排相关人员“草创之、讨论之、修饰之、润色之”。

孔子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心理失衡对于贫困者来说是正常的,所以常常抱怨颇多,而富贵者常常心平气和,可以做到不骄不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君子“安贫乐道”,虽无“恒产”,但有“恒心”;虽无“大财”,但有“大义”;虽无“美食”,但有“美德”。“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就是君子对仁的向往和追求。心理失衡也常常是致病的原因之一,因贫致病,因病致贫,恶性循环,病贫相随。健康的六大要素包括营养均衡、良好环境、良好习惯、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心理平衡。心理平衡的十条要诀包括对自己不苟求,不处处与人争斗、对亲人不要期望过高、暂离困境、适当让步、对人表示善意、找人倾诉烦恼、助人为乐、积极娱乐、知足常乐。

不同才干的人应该用在适合其成长发展的岗位上,不可大材小用,也不可小材大用,要做到适才适用。又红又专、德才兼备者应予以重用;只红不专、有德少才者应大力扶持和培养。用人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才,个人的成长发展会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会乐于工作而使其才能发挥到极致;才尽其用,事业的发展会突飞猛进,更上一层楼。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应该具有智慧、清廉、勇敢和才艺,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兼有“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再文之以礼乐”,就可以称为“完人”了,但这种“智、仁、勇、艺、礼”俱佳的理想完人可遇而不可求。

能够做到久处困顿之中而不忘诺言,能够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就很了不起了。做人不必苟求十全十美,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君子可大爱,小人可小知”,作为医院领导不可对员工求全责备,不可“居上不宽”,而应以宽容之心看其主流,观其大节,知人善任,举荐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