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3152500000008

第8章 史前时代的陶器文化(6)

三、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是我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我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其地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以及宁夏南部地区。重点遗址有青海乐都柳湾、甘肃刘家峡水库区、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等。

齐家文化的陶器独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侈口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盆、深腹盆、镂空圈足豆、袋足鬲、三环罐等。根据地区不同及各地区文化内涵特征、可将齐家文化大体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文化的陶器由胎质到器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略有不同,但它们却存在着根深蒂固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早期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器形较小,常见的有侈口罐、单耳罐、高领双耳罐、双耳罐形甑。中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罕见,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镂孔豆和单把鬲等。晚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少量出土,陶器除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外,出现尊、壶、高领折肩罐、双耳彩陶罐、彩陶豆等。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数仍为手制。慢轮加工较普遍,小件器物通常用手工捏制。平底器居多,稍大的平底罐类采用底、壁分制,即以壁包底方法制成。壁仍为泥条盘筑,其外底平坦。内底常见粘接时的手捏痕迹。高领罐的口部有些也是粘接而成,其内壁留有清晰的接痕,有些虽经慢轮修整,不见泥条接痕,但轮旋痕迹清晰可见。豆也是分制出豆盘及圈足,然后用泥条粘接成型。高领折肩罐的折肩往往靠工具压抹而成。

齐家文化还出土一些手捏陶塑,如人头、鸟头及羊、狗等动物。有的陶塑虽不成比例,但其造型小巧。姿态生动,尤其是人和鸟的头部轮廓逼真,面部丰满。双目有神,是我国原始社会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齐家文化陶器除素面器,主要有篮纹、绳纹装饰及少量彩陶。篮纹、绳纹一般饰于夹砂罐、双耳罐、单把鬲上,起加固和装饰作用。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彩绘纹饰常见的有菱形纹、网纹、三角纹、波折纹、蝶形纹等。纹饰繁简不一,富于变化,题材也独具特色。

四、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分布范围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出土文物有与大汶口文化完全相同的),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遗址的文化内涵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先后共进行过三次发掘。

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就已发掘的材料看,可以初步分为早、中、晚三期。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大汶口”、“大墩子”和“三里河”3个类型。

大汶口类型

包括山东中南部的泰安、济宁等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经过发掘的有滕州岗上、曲阜西夏侯、邹城野店、兖州王因等遗址。该类型的特点,表现在陶器器形上,以釜形鼎、大镂孔编织纹高柄豆、背壶、筒形杯、盉、尊形器、圈足瓶、袋足鬶、带耳杯等较有代表性。墓葬以头向东单身仰身直肢葬为主,并有少量仰身屈肢葬和俯身葬。死者手中多握有獐牙器。王因早期墓葬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同性合葬墓。

大墩子类型

因最初发现于江苏北部的邳县大墩子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的苏北地区。经过发掘的遗址有邳县刘林、新沂花厅、连云港二涧村等遗址。陶器以鼎、鬶、豆、背壶、带把三足罐、簋形器、钵、觚形杯、高圈足杯、罐等较有代表性。葬式也以头向东或东北的单身仰身直肢葬为主,死者手中也多握有獐牙器。有的墓中的死者两眼处还放有石环。

三里河类型

因山东胶州三里河遗址具有代表性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潍坊地区和日照等地。经过发掘的遗址有日照东海峪、安丘景芝镇、诸城呈子等遗址。陶器以釜、罐形鼎、鬶、单耳长颈壶、双耳长颈壶、细长瓶、大口折肩尊、单耳杯、高柄杯、折腹钵等具有代表性,背壶、豆、筒形杯较少。葬式以头向西和西北的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在呈子遗址中还有较多的合葬墓,并有重叠葬,死者手中也多握有獐牙器或蚌器。有的死者手臂处放有石钺、蚌器、黑陶杯和海螺等。有的死者口中还含有玉琀。用猪下颌骨随葬比较普遍。

大汶口文化在山东地区,承接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之后,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有彩陶,但数量不多。彩陶的纹样题材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叶纹样和各式几何图形为主,包括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施彩技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塑制好的陶坯上直接施彩作画,叫作原地绘画,一般只绘红或黑色单色,纹样比较简单;另外一种是先在陶器需要作画的部位涂一层加了彩色的泥浆,叫作施陶衣,然后再行绘画。陶衣之上多绘白、褐、黄、黑等多种彩色,图案也比较复杂,讲究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和层次效果。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在早、中、晚3期中,陶器的陶色、纹饰、器形都略有变化。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兼有一些灰陶与黑灰陶。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陶器的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到了晚期轮制逐渐增多。陶器纹饰,早期有锥刺纹、划纹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为黑彩线条纹和叶脉纹。主要器形有釜形鼎、钵形鼎、小口带柄壶形鼎、敛口平底钵,也有在上腹部饰彩的陶钵、高柄豆、高柄觚、双耳壶等。中期又出现了附加堆纹、篮纹、压印纹和镂刻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的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盉、三实足鬹、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鬶(有白陶)、三实足盉、高柄豆、带把杯、长颈壶等。

大汶口文化彩陶中以八角星纹彩陶豆最具代表性,这件器物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厘米,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此彩陶豆敛口侈沿,深盘圆底,下有喇叭形高把,造型匀称、深厚、稳重。器皿的主体装饰是红褐色陶衣上描绘的六组白彩八角星纹。八角星纹是由一方形四面延伸两角构成八角,六组八角星绕豆腹一周,均匀地分布成带状,星与星之间采用两道竖线分隔。豆的口沿和高把装饰比较简单。口沿部分是在白色陶衣上描绘八组相对的半月形纹,半月形纹之间绘红彩短竖线五道。豆把部位用两道白彩圆弧纹,将豆把的高度分为相等的三截。此类八角星纹装饰,还见于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一件青莲岗文化彩陶盆上。八角星纹样在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器中较为多见,可以说是我国东方先民共同认可和喜爱的图案。关于这种纹样的含意,有研究者认为是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学者认为四射的八角寓义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像征着大地,有天圆地方之喻意。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并不发达,但该文化晚期的白陶工艺独具特色。以白陶袋足鬶最具代表性。这件器物高29.5公分,高21.6公分,最宽16.9公分,是目前我国所有白陶鬶中历史最悠久、造型最美观、形制最完整的一件。取材于高岭土,经1200℃左右的窑温烧制而成的,胎壁较薄,质地坚硬,表现出制陶技术的一次飞跃。

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东夷人崇尚鸟,故把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很有地方特色。造型巧妙运用三足稳定的原理,前两足象足,后足象尾。而作成袋足,又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饪时间的作用。由于它的选型独特,后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

五、红山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陶器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类。饰细绳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彩陶以黑彩为主,有红彩和施白衣,纹饰有斜平行线纹,折线回字纹,有内彩,一种典型绘法为施白衣后用平行斜线画出区界,内添黑、红、棕色三彩,组成回字、三角、八角、网状等多种几何图案,朱绘已见多例,其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尊、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

陶器中的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的盆、钵、罐、瓮等各有自身的装饰纹样,而横“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具有特征的纹饰,泥质陶中的彩绘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器物,虽然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但二者之间仍有各自的异同点(共性与个性)。仰韶文化彩陶纹饰是用黑、紫或白色做装饰地的,与红山后陶器类型相比是多彩的,带状纹饰中夹有圆圈涡纹、叶形纹、斜格子纹和绳纹,而且单独配有“S”字型、“X”字型等纹饰,与红山后类型陶器迥然不同。红山后类型陶器中,连点弧线纹是一种坠落形式的,这在仰韶文化陶器中是没有的。二者之间也有相似点,红山文化红山后类型的“红顶碗”式的钵与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同类彩陶相似,彩陶之中的平行线形、平行斜线组成的三角形纹与后岗类型的同类彩陶相似,它们的相异点,说明各自的文化特征;它们的相同点(或类似)说明年代大体相近,但不能简单地认为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支系、地方变体或混合文化等。

第四节黑陶文化

黑陶文化和彩陶文化一样,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般地讲,所谓彩陶文化,是指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新石器中晚期的史前文化。既是一个特征性概念,也是一个时代的概念。所谓黑陶文化也是一样,是指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我国新石器晚期至铜石并用时代的史前文化。这个时代又被称作龙山时代。

而龙山文化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常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这引起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于是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如在山东地区,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寿光边线王城址,阳谷、东阿、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则发现有淮阳平粮台城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

而长江流域相当于龙山时代也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同样具备黑陶的特点,如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