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3154500000012

第12章 中国民间传说的类别(5)

另一则传说是说吕洞宾到武昌游玩,感觉这里风景优美,唯独缺少一个赏景的地方,于是就像造一座楼。他找来了铁拐李、何仙姑等诸位神仙,当大家都没有办法,恰好此时鲁班乘飞鸢从天上经过,便请鲁班帮忙。鲁班是神匠,一夜就把楼造好了,还为吕洞宾雕了一只木头黄鹤,吕洞宾非常高兴,载歌载舞地骑黄鹤飞走了。传说中完全没有了世俗人物,变成了神仙们的游玩乐趣了。

三、地方物产传说

中国幅员辽阔,复杂的地势气候条件与悠久的历史,为各种富有特色的物产创造了条件。著名的物产如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品牌,也是历代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当然,还有很多著名的地方物产,也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品。

我国是最早织造丝绸的国家,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有一次,嫘祖在野桑林里喝水,树上有野蚕茧落下掉入了水碗,待用树枝挑捞时挂出了蚕丝,而且连绵不断,愈抽愈长,嫘祖便用它来纺线织衣,并开始驯育野蚕。在苏州的民间传说中,嫘祖成了轩辕黄帝三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被民间蚕农亲切地称为三姑娘。传说轩辕黄帝在天庭十二神兽帮助下,发明了织丝的织机,又从三姑娘梳头的篦子上得到启发而发明了筘篾,使经线在织造过程中不再被割断。

在中国茶文化中,各种名茶的故事传说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的珍品,中国十大名茶中的大红袍,就有如下著名的传说:

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

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

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四、动物植物传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离不开身边的那些动物、植物。这些动植物,有的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但大多数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

比如,燕子就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动物,我国神话中的“玄鸟生商”,说的就是燕子。在远古的黄河之滨,中原的天空是那样的蔚蓝,阳光是那样的明媚,一只“玄鸟”唱着歌儿从空中飞来。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们一个个对它顶礼膜拜。一个叫简狄的女人,吞服“玄鸟”下的蛋后,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叫契。契,即是阏伯,也就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

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对植物种籽的采集与食用,在这种采集过程中,人类尝试了各种植物的味道,逐渐知道了哪些植物要远离,哪些植物可以为人所用,进而发展为原始农业。同时,人们对身边植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认识的早期,难免会一知半解,甚至会出现错误的解释。而当人们发现了一种植物的神奇,而有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时,传说也就生成了。

因为有着神奇的疗效,所以,人们对传统中药具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每一种中药材都有其各自的传说。比如中药材中的人参,就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有关的传说也最多。

因为人参的形状很像人身,故而称为“人参”。有人甚至认为,传说中的寿星形貌,就是从人参的形状中得出的,因而人参有着延年益寿的功效。当然,更多的传说已经把人参人格化了,比如“人参姑娘”和“人参娃娃”的传说:

很久以前,长白山里的一片山坡上,住着一个人参姑娘和她的一群弟弟。这里山青水秀,草木繁茂,人参姑娘和弟弟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年春天,冰雪消融,有一伙挖参人来到这里,搭起窝棚住下,准备在这片山坡上寻找人参。可是,他们一连干了几天,连一片人参叶子都没见到,大伙儿都有点泄气。领头的老汉外号“山里通”,他对大伙儿说这里山青水秀,草木放光,一定有大人参,让大家别泄气,大伙儿又安下心来在这片山坡上仔细搜寻。

这几天,人参姑娘带着弟弟们东躲西藏,担惊受怕。这天夜里,人参姑娘和弟弟们商量,让弟弟们都搬到别的山坡去住,自己在这儿看家,等挖参人走了后再去接他们回家。弟弟们怕姐姐被挖参人抓住,便要求姐姐和大家一起走。人参姑娘说自己一天能跑九个山头,挖参人捉不住,让弟弟们放心。

他们正这样商量着,这时,挖参人中有个青年人名叫进宝,出来解溲。他听到山坡上有人说话,心想半夜里还有谁在山坡上呢?于是,他悄悄走到附近,一看是个大姑娘和几个小男孩在商量事情。

进宝一不留神,脚下踩着的枯树枝发出“哗啦”一声响,姑娘和小男孩都不见了。进宝回到窝棚,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对山里通说了。山里通心里明白这是遇到人参姑娘了。他仔细问明地点,第二天一早就让进宝带着大伙儿直奔那里而去。

大家找了半天什么都没发现。这时,突然听到山里通大叫一声“棒槌”,大伙儿到跟前一看,什么都没有。山里通告诉大伙,刚才找到一棵人参,顶着两个红亮红亮的参籽,一喊就不见了。这就是一天能跑九个山头的人参姑娘。大家一听来了劲,忙让山里通带着去追人参姑娘。

山里通带着人一连追了八个山头,每个山头都有人看见过那个人参姑娘,但哪个山头也是一喊就不见了,只有进宝没有看见。日头眼看要下山了,大伙儿有点泄劲了,但进宝不服气,让大伙儿再追一个山头。

人参姑娘一口气跑了九个山头,累得直喘气。她找到一根被风刮倒的树木,就躲到树木底下,心想只要太阳下山,挖参人就找不到自己了。正在这时,只听见乱草一阵响,人参姑娘还没回过神来,就被进宝挖出来了。大伙儿十分高兴,让山里通带着人参姑娘下山卖个好价钱。

人参姑娘被挖走了,人参娃娃回来找不到姐姐,急得直哭。他们找到进宝,非要进宝把人参姑娘放回来。进宝说自己也是穷苦人,靠进山挖人参养家,再说山里通已带着人参姑娘下山了。于是人参娃娃就交给进宝一根骨钎子,让进宝追上山里通,用骨钎子在那棵人参头上扎两个小眼,人参姑娘就能跑回长白山。

人参娃娃请他们放心,人参姑娘一定会等到卖给有钱的财主以后再回山,从而让进宝、山里通等穷苦人有饭吃。山里通一想也对,反正那些买参的财主钱也不是正路来的。就打开人参包,在人参头上扎了两个小眼。说也怪,这棵人参真像睁开了眼睛瞅着他们笑似的。

山里通到了城里,找到一户财主家。财主一见这棵人参就眼睛放光,原来,这个财主也是个内行,他知道这是人参姑娘,百年难逢。于是,他出大价钱把人参买下了。

财主把家里人叫到一起,拿出那棵宝参来,用金钎子一敲银盘子,叫人参姑娘倒两碗茶。这时,就见这棵人参在银盘子里一转,没有了,但地下却突然站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拿着两碗茶水放在桌上。家人感到十分稀罕。财主又一敲银盘子,要人参姑娘再找十棵人参来。只见人参姑娘涨红了脸,在地上直转,转着转着升起一股白烟,姑娘刹那间就没踪影了,再一看银盘子里,人参也不见了。

当天晚上,进宝在长白山里又见到了人参姑娘。人参姑娘感谢进宝的好心,让进宝留在山里和她一起生活,照顾人参娃娃。从此,长白山里的人参娃娃都长得白白胖胖,漫山遍野,好心人很容易见到,而坏蛋费尽心机也找不到,因为人参娃娃都学会了一天跑九个山头的本领,坏蛋是追不上他们的。

五、实用器物传说

实用器物,是指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用具,包括我们工作中要使用的各种工具,以及我们的吃穿住行中的各种家用器具等。

瓷器是中国的著名物产,是一种精美的艺术观赏品,同时也是一种实用器物。日常生活中,我国离不开瓷器,以下传说是关于瓷器中的一个著名品种“美人祭”的: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放射出耀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这样的酒杯打碎了,皇帝还能不心疼吗?他心急火燎,立时召来文武大臣,下令要他们再搞到一只。

大臣们听了,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作声。因为他们知道,这只酒杯,是一位石匠在十万大山中偶尔发现了一块红宝石,采出来做成的珍品,要再搞到一只,真比登天还难哩!皇帝见大臣们不回话,气得跺脚又挥拳。大臣们见皇帝发了火,吓得浑身打颤,一齐趴在地上,连气也不敢透啦!

这时,有一位姓潘的大臣,自告奋勇地向皇帝提出,他可以搞到一只同样的酒杯。原来,两年前他南下巡视,来到江西景德镇,看到这里的瓷工用泥巴烧做出来的瓷器,洁白晶莹,跟玉器一样的精美,心想:既然景德镇的瓷工能烧出白莹莹的瓷器,就不能烧出红艳艳的瓷器吗?他当即领了圣旨,耀武扬威地来到镇上要瓷工为皇帝烧造这种颜色的酒杯。

景德镇的瓷工听到这个消息可慌了神,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烧过这种红颜色的瓷器哩!然而,皇帝的圣旨是不能违抗的。瓷工们百般无奈,开始点火试烧起来。大伙儿烧了一窑又一窑,可一件红颜色的瓷器也没有烧出来。潘臣心里也急了,他想,要真是烧不出来,自己丢了官事小,犯上个欺君之罪,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他越想越害怕,就对瓷工下了最狠毒的命令:假若在限期内烧不出,就将瓷工们处死。

瓷工中有个姓梅的看火老师傅,他有一个女儿,名叫梅英。梅英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爹爹整日在窑里操劳,熬红了眼,累弯了腰,而红颜色的瓷器依然烧不出,就找了个机会,劝父亲逃走。但梅师傅却说:“我们瓷工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只有设法烧出红瓷器来,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使景德镇的窑火一代代旺下去。”梅英听了爹爹的一席话,羞愧得脸红了,双颊上象搽了层胭脂。是呀!自己都已经十六岁了,怎么一点也不懂事,竟想到逃跑!

可怎么才能烧出红颜色的瓷器呢?梅英急得吃不香,睡不安。这天晚上,梅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老想着爹爹和瓷工们在窑前苦苦烧瓷的情景。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她只见一位白了苍苍的老爷爷来到她的床前,对她说:“姑娘,你不是想烧出红颜色的瓷器来吗?景德镇郊外的东南乡有一座高岭山,山顶上有一种红釉石,找到到它,就有办法了,你怕不怕困难?”梅英大喊不怕。这一喊,把自己喊醒了。

梅英很惊奇。她连忙爬起床,跑到窑上,把梦里的事说给听。梅师傅根本不相信,说:“梦里的事不能当真,高岭山我去过多次,从没见到有那种红釉石。”可梅英想到潘臣规定的限期已近,与其看着爹爹与瓷工惨遭杀害,不如去找找看,万一找到了,岂不是救了大伙的命吗?于是,她一个人悄悄地奔向高岭山。

高岭山,高万丈,到处是狼牙怪石。望着悬崖陡壁,梅英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胆怯。可是一想到瓷工们正在窑前受熬煎,梅英就有了勇气。她一步步地在悬崖陡壁上攀登,爬呀爬呀,好不容易攀上一个悬崖时,不料,穿在脚上的那双鞋子却掉下了万丈深渊。

没有鞋子怎么行呢!梅英只好脱下身上的罩裙,撕开来包在脚上,一步一步地向山顶爬。一会儿工夫,脚上的布又被锋利的岩石撕破了,皮肉也磨破了,鲜血一滴滴地流了出来,伤口痛极了,梅英简直不敢再走了。

这时梦中那位老爷爷的话在她耳边响起:要想找到红釉石,就不能怕困难。梅英顾不上双脚在流血,倏地站起来,继续向山顶爬去。梅英爬起又跌倒,跌倒又爬起,每爬一步,脚下便印出一朵血花,一朵又一朵,弯弯曲曲地伸向山顶。当梅英爬到山顶,由于流血过多,便一头栽倒在岩石上,昏迷过去。

再说梅师傅回到家里,不见了女儿,估计她一定到高岭山去了,就顾不得疲劳,连忙奔向高岭山。当他顺着血迹,找到了女儿,女儿已经双目紧闭,离开了人间。梅师傅抱着女儿哭得死去活来,那悲切的呼唤,一声声撼天动地。当他把女儿埋葬后,发现女儿躺过的地方,被鲜血浸透了,变成红艳艳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