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3158100000001

第1章 自序

由于地理、地质和气候的原因,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之统计,在诸多自然灾害中,地震(地动)为最,飓风次之,水旱灾害再次之,其他如霜雪冰雹、蝗虫、瘴气、毒蛇等等,亦时常伤人,甚或成灾。两岸学者对台湾自然灾害史料之整理颇有成就,如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杨光、郭树整编《清代闽浙台地区诸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8年)、徐泓编着《清代台湾天然灾害史料汇编》(1983年)、《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史料新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为台湾自然灾害史之研究及自然灾害预报提供了珍贵文献。

正所谓灾害无情人有情,台湾虽远隔重洋,孤悬海外,但每当灾害发生时,地方官员首先亲赴勘灾,据实奏报灾情,或奏请豁免、缓徵或分年轮免钱粮饷税、官庄租息,或奏请赈济、抚恤;情况紧急时,地方官往往“一面抚恤,一面驰奏”。朝廷收到奏报,或委员查验,或谕令赈济,“一视同仁”;遇有重大灾情,往往要“加倍赈济”,“以广皇仁”。同时还要求地方官员将赈济情况、百姓是否安居等回奏朝廷。从如此大量原始文献中不难看出,灾害发生时,人们是如何应对、又是如何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走出灾害梦魇的,以及政府与民间在救灾、赈灾中扮演了何等角色。有鉴于此,我们结合正在推动的“中央政府管理台湾历史文献丛编”整理出版,通过整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赈济文献,使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行为变得具体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在广泛搜集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尹全海教授组织整理、九州出版社组织申报的《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为了体现中央政府对台湾的赈济活动,档案选材方面,均采用宫藏档案。本次整理,共辑录各类档案334份,按朝代顺序编列:康熙朝共辑录各类档案7件,其中起居注2件,兵部档案2件,户部档案2件,奏折1件。雍正朝共整理奏折20份。乾隆朝共整理各类档案155件,其中奏折123件,上谕档10件,林爽文档9件,兵部移会5件,户部题本5件,起居注3件。嘉庆朝共整理各类档案58份,其中奏折42件,上谕档14件,兵部移会、户部题本各1件。道光朝共整理各类档案44件,其中奏折30件,上谕档10件,户部移会4件。咸丰朝共整理各类档案11件,其中奏折7件,上谕档4件。同治朝共整理奏折5件。光绪朝共整理各类档案34件,其中奏折29件,上谕档3件,起居注、清单各1件。

由于本课题前期准备充分,业经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如期完成。借本书付梓之际,特将选题缘由、课题申报和选材特徵等,略作介绍,且为序。

整理者

二〇一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