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3158100000002

第2章 康熙朝(1)

一、起居注:谕令查明台湾旱灾地方驻扎兵丁兵粮

[康熙四十五年二月],又,为福建巡抚李斯义题,被旱灾伤台湾等三县,康熙四十四年粮米请蠲免,议照例查被灾分数蠲免。

二、起居注:查明台湾兵丁粮米不必协济谕令蠲免

[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一日],遵旨将拨给台湾驻札兵丁粮米已经查出,台湾一年收米十三万石零,支给兵丁外,一年尚存米七万余石,不必他处协济。

上曰:海中台湾等处地方洼下,一遇亢旱即至歉收,着将台湾等三县粮亩全行蠲免。

又曰:朕莅政四十余年,留心诸务,无所不悉,见洼下之地,旱则不收,水亦鲜获,不若蒙古田土高而且腴,雨雪常调,无荒歉之年,更兼土洁泉甘,诚佳壤也。

三、福建浙江总督范时崇奏折:查明台湾三县明春兵民食米接济有备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福建浙江总督臣范时崇谨奏:为奏闻事。

臣于十月二十三日到福州府省城,业将回署日期具疏题报。查福建八府一州夏秋雨水调匀,米价均平,已经抚臣满保奏达圣鉴。今冬晚稻收成各处约有八分、九分不等,番薯有十分收成,麦子俱已播种。现今各处米价九钱、一两、一两一二钱不等,惟台湾、凤山二县因夏秋之间少雨伤苗,亢旱情形先经抚臣满保题报在案。今据台厦道陈璸覆称:各处亲行查勘,实因夏末秋初雨未沾足,低田近水者尚有薄收,高处旱干者禾苗多损。被灾分数,臣现在会同抚臣满保循例另题。查台湾三县原有从前题明贮仓谷二十余万石,又存发粜未完谷二十余万石,共计有四十余万石,尽可备应接济。现经抚臣满保已拨谷九万石,行令分头平粜,今月报所卖米价亦减至一两一二钱。更诸罗地方颇宽,向多出米,今年收成约有八分。现在臣等商酌行令,设法运至台郡地方,则明春兵民食米接济有备,可无匮乏之虞。臣谨奏。

[朱批]:知道了。

四、台湾事件残档(康熙六十年十月至十一月,兵部、户部档案四件)

一件:恭报全台已经底定等事。康熙六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准兵部咨开,职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该本部题,前事内开该臣等议得,据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疏称:台湾地方,自康熙二十二年荡平以来,承平既久,防范渐弛,以致匪类窃发,猖獗府治,仰赖圣主威灵,大兵进剿,七日而府治克复,半月而首恶胁从悉擒,全台底定。提镇所统水陆各营将士,奋力用命。臣等考核功绩,疏请从优议叙,以示鼓励。安平镇港束、港西、二里沟、尾社前后二庄乡民,效忠竭力,现在查明捐给重赏,为首义民委衔录用,余众安插各使得所。但匪类猖乱之时,在台居民耕耘失业,其乏食穷民,饬查存仓粟石,酌量赈恤,再行上请蠲赈,以拯灾黎。台湾三县,南北辽阔,番民丛杂,全赖兵力强足,方能备御。旧额台地各营,统计陆兵四千七百九十名、水兵二千七百名,分散各县防汛,不免兵单势薄。查勘形势,应否增兵,另议请旨。查在台额兵,皆系内地拨换,当匪类窃发,各兵死亡逃散,存剩无几。

目前缺额之兵,应于内地调拨赴台补额,臣已预行各营遵照,然远近不齐,风信难定,一时未能到台,不得不于台地出征官兵内照数派拨,暂留防守,俟内地班兵到日换回。再,台地新经平定,各处紧要地方,急须于旧额之外,添兵防守。就于出征兵内,酌量留台贴防,俱仍给以行粮,俟调换回营之日停止。台湾各营,本年夏秋兵饷,先于四月内北路营守备刘锡自省领饷到厦,因值台警,尚未过台。所有出征官兵月饷、行粮、一应紧要军需,即于领出台饷及藩库贮银内动支,各兵粮米于本省邻近府州仓谷碾米散给等因具题前来。查克复台湾在事库人员,该督所送功册尚未到部,俟到部之日,臣部即行照例议叙。安平镇等处乡民,效忠竭力,该督既经捐给重赏,为首义民复行委衔录用,余众俱已安插得所,应毋庸议。至在台乏食穷民,作何蠲赈,并台澎各营于原额增设兵丁之处,应行该督抚提会同速作详勘具题,到日再议。其在台各营兵丁,该督既称存剩无几,照例于内地各营调拨补额,恐一时未能到台,将出征官兵照数派拨,暂留防守;各处紧要地方添兵防守,于出征兵内酌量留台贴防,俱仍给以行粮等语,均应如该督所请,将出征兵丁暂留防守台湾,并贴防各处紧要地方,俟内地班兵到日,撤回停止行粮。所有出征官兵粮饷、一应紧要军需,该督业于先领台饷及藩库存贮银两并本省邻近府州仓谷动用支给,应于班师之日,将前项动用银米数目逐款分晰造册题销可也等因,于康熙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题,本月初五日奉旨:依议,钦此。科抄到部,合谘钦遵施行等因,转行布政司查明造册详报去后,前件据布政司布政使沙木哈册开:此案于康熙六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准咨,应照台湾例限扣至康熙六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限满,现在查明造册详报,未逾限,未完结,理合登答。

一件:钦奉上谕事。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准户部咨开,福建浙江总督满保等所奏八月十三日台湾地方飓风大作,倒塌衙署、仓廒、民房,伤损船只、人民,田禾伤残等因折子启奏,召入九卿詹事科道面谕:福建总督满保、提督施世骠、巡抚吕犹龙折奏台湾飓风大作,官兵商民伤损甚多,朕心深为不忍,前朱一贵等谋反,大兵进剿,杀戮已多,今又遭此灾,书云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兹言信然。总因台湾地方官平日但知肥己,刻剥小民,激变人心,聚众叛逆,及大兵进剿,征战数次,杀戮甚多,上干天和,台飓陡发,倒塌房屋,淹没船只,伤损人民,此皆不肖有司贪残所致也。今宜速行赈恤,以慰台民。尔等即会同详议,于此一二日内面奏。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