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维信用论
3163900000005

第5章 怎么认识信用?——信用资本论(4)

非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凡是评价目的是为了自己管理需要的,评价行为不会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评价结果用于自己授信和管理的,这些评价活动都属于非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其评价过程没必要公开,也不应该要求被公开,其评价结果就是非公共产品,是自用的商业性产品。属于这类的,大体上包括银行信贷授信管理中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企业信用销售中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担保公司、信用保险机构等在提供担保和信用保险服务时对客户的信用评价等等。这种评价活动不属于社会信用监督范畴,其实质是自我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是授信主体对客户是否拥有信用资本、客户信用资本高低、信用资本价值大小确认的一种方式。

准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这一类是备受人们争议的。这类的信用资本评价活动主要包括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活动。比如资信评级机构、征信报告机构、资信调查机构的信用报告、信用评价活动。他们与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等开展的信用评价有本质的区别,不是诚信度、合规度的社会综合信用评价,不用于社会信用监督;与银行信贷授信、企业信用销售的信用评价活动也有本质区别。

这种准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活动的准公共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评价的目的与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的信用评价不同,它不是为社会公共监督、组织自律、行政监管服务,所以它不具有完全的公共性。

第二,它的评价结果的用途与银行信贷授信、企业信用销售的信用评价不同,它不是为了自我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所以它不具有清晰的非公共性。

第三,它的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具有社会影响,影响社会公众的投资判断和选择,甚至投资行为本身。例如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资信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和债项的信用资本价值评定级别高,债券发行规模就会扩大,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就会更加活跃。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由于资信评级机构对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资本价值评定级别很高,才出现二级市场频繁交易,规模无限扩张的危机局面。

所以,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

资信评级机构、征信报告机构、资信调查机构等信用评价机构,作为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作为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科学、合理、客观地发现和评价他人的信用资本价值,是其机构存在的必然,是这种机构的功能与作用,是市场经济中信用交易、信用资本定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被社会需要的,是应该被认可的。这种信用资本评价活动从中介组织的角度,发现信用主体的信用资本价值,并且客观的定价,为社会认识信用主体是否存在信用资本及信用价值大小提供参考和依据,信用主体在社会交往和信用交易中的被认可程度受到影响,为社会提供了信用资本的价值参考,所以是一种不完全具备公共性质的准公共性产品。

认识到信用资本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的实质,就可以理解和解释:为什么人们总是争论信用资本评价产品的性质,有人说它是公共的,有人说它是商业的。这实质上就是把信用资本本身的属性与信用资本评价的性质混为一谈。其实,信用的实质是资本,资本具有天然的私有性。但信用资本评价活动及其产品确实存在着公共性的可能,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有公共的、非公共的和准公共的之分。

五、为什么会有信用危机?信用是风险资本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一次影响巨大的信用危机。信用资本的高风险性与系统性以及信用管理水平决定了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信用资本是高风险资本

信用的风险性特点,主要源于信用的实质,即信用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虚拟资本。人们在社会交往、信用交易中建立起了信用,并发挥信用资本的作用,实现其信用资本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交往的双方要不断认识对方是否有信用资本;信用资本价值有多大;应该与他交往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事实有差别,就会产生风险。比如,有时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主体掩盖不利的信用信息,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风险就会出现,损失的可能就会出现;有时因我们对信用信息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分析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还不够,不能准确量化或科学判断对方的诚信度及信用价值,风险性也会显现。这种风险通常通过信用活动的时间间隔表现出来。

一般而言,社会信用活动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属于经济活动的信用行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下的信用行为必然包括两个重要的环节,既承诺与兑现。承诺在先,履约兑现在后。这实际上属于契约行为,是一种制度安排。只有全部的交易活动完成以后,并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知道是否兑现以及兑现的程度,才能了解信用活动的具体结果。正是因为信用具有时间间隔性,才使得信用活动天然具有风险性。正是基于此,信用管理行业蓬勃发展,信用管理、征信与信用记录、资信评估、信用风险测量、信用风险防范等新型信用管理活动应运而生。

另一类是属于非经济活动的信用行为。这类信用行为以文化、道德、传统、惯例等作为基本前提,诚实守信是核心内容,不用具体约定,可以没有任何契约,但是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怎样才算是有信用。这类的信用行为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和界限,它时时刻刻地约束一切机构与自然人,它需要时间的检验,并且时间间隔可长可短。这种约束与随时可能发生的检验,是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的基本保障。

信用的风险性特点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开发出用于信用风险判别和预测的数学模型,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日渐成熟,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日益完备。基于对信用风险性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信用风险管理培训等,是信用研究领域最为健全的分支之一。

在理论上,有信用风险度量理论、度量方法和技术演进的研究,有银行、企业、消费者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如《信用风险度量理论与方法》《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手册》等;在技术上,有信用风险度量、衍生工具定价等评估模型,如营运资产模型、Z-Score模型、KMV模型以及本书的三维信用度量理论模型等;在教育和培训上,有高校的信用管理科班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

(二)信用资本的风险是系统性、社会化的

风险就是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就是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的显着特征就是风险很容易溢出和传散,所有的直接、间接参与者都会受到损失,损失是惨重的、普遍性的,几乎没有例外。信用资本的风险就具备了这些特征,美国次贷就是最好的例证。

20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的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按借款人信用条件划分为两个层级:优惠级(Prime),其信用评分一般在660分以上;次级(Subprime),信用评分一般在620分以下。

次级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与特点是无稳定收入,无财产证明文件,债务负担重,次贷利率为10年内可调整利率,比一般利率高。次贷在美国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属高风险、高收益的抵押贷款产品。

次贷的贷款机构依据的是房产价值,而非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谁贷款都行,只要买房子,他们的理念是反正也不长期持有贷款,很快证券化转卖投行,所以大量发贷。贷款机构在业务操作中,一方面,手续上无需资金证明、无需偿还能力证明,无首付或首付低于6%;另一方面,没有按有关法律规定向借款人披露贷款利率风险。实际上,当利率变动幅度很大时,很多贷款人无力负担月供,只得卖掉住房或停止还款。

次贷的借款人,在房价上涨诱惑、房贷条件宽松、手续不严格的情况下,都纷纷申请,滥竽充数,不讲信用。有资料表明,假收入证明很普遍,90%的贷款人高报个人收入5%以上,60%借款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直接称此贷款为“骗子贷款”。

从此次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尽如人意。有人一直认为,信用说到底,就是信用交易,就和交易双方有关,以为银行等授信人自己管好即可,他们自己会考虑成本与收益而进行信用管理,与社会、政府无关。

但实践告诉我们,银行等授信人的信用管理很局限,经常期望利润而轻视风险,特别是当风险成为系统性、群体性、市场化的时候,金融机构们完全无能为力。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信用危机,而信用危机的实质就是信用资本被高估-信用资本膨胀-信用资本价值回归过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深化、蔓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没有人、没有机构能幸免。这是全局性的,由忽视诚信和高估信用资本引发。这种高估的信用资本风险不能通过任何形式再分散和转嫁,全社会都在高估,而且已攀升到一定程度,风险积累到不可分散,从而这种虚拟资本的泡沫只能靠破灭来了结不合理的一切。

(三)现代信用危机发生是必然的

现代信用危机是信用过度扩张的过程,是从货币金融领域发起,扩展到实体经济,进而蔓延至全社会的过程。首先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然后影响商业企业及贸易市场,最后波及所有社会公众,影响社会环境,恶化社会秩序。

现代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企业倒闭,企业家及高管们自杀,广大投资者受损,消费者无消费能力,社会公共福利下降,政府忙着救“火”,财政注资重要金融机构等,社会信任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诚信文化与道德理念及社会管理规则与制度遭到挑战,社会全面反思。21世纪之初的美国信用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代信用危机首先会发生在发达国家,发生在经济繁荣期,然后会蔓延全球,导致经济萧条,因为只有发达国家才会使信用虚拟资本生产过剩。他们自认为社会制度完美、社会文明进步、社会管理先进、风险模型科学,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支撑一切交易价格的上涨,很容易过分乐观、过分高估社会信用资本,使信用资本交易远远大于实体资本交易与经济增长水平,其中高估的、过剩的就是社会诚信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

所以,有人问,为什么美国危机了,而我们没事?看来,这个问题不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