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3180400000008

第8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这种思潮是在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前提下诞生的,作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它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包括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新的自然科学突破,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诸种波折的特定背景下,通过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融合”,在政治上同时对现代资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展开批判,企图寻找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另一条“新道路”。或者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应当这样来理解,它表示以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为标志而兴起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一种理论思潮,这种思潮流行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致力于从西方思想史或运用它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释,并对资本主义的解放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从总体上说,它是一种左派批判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思潮,作为一种理论运动,它是多线索、多形态展开的,之所以能够被罗列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一定的关系。它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仅指理论而言的,但这种相关性也表现在多重方面,如理论方法的某种继承性(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和辩证法),理论立场的一致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批判),主题的一致性(如社会解放、生态与女权问题),甚至作为科学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因此,它是一种色彩斑驳、内容庞杂的理论运动。它可以理解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实践“新道路”探索。由于这种新道路是以直接告别无产阶级革命为前提的,所以,它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等形式表现出来,而作为理论批判,它的对象涵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甚至心理等各个方面。

青年卢卡奇、葛兰西以及柯尔施等人作为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他们独特的哲学理论思考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反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而试图以“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在不发达地区,依靠革命阶级的主体力量取得革命成功”)来伸张主体意志。在他们看来,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历史发展虽然有其内在有客观必然性,但并不总是所有时代、所有民族都以同一的形式表现出来,历史的辩证法是如此,无产阶级的革命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能成为一种对历史的线性描述,而是基于“总体性”对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方式的研究。这样,在哲学方法论上就要模糊和淡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绝对界限,寻求方法上的“中介”,寻求所谓超越二元对立的“第三条道路”。这就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哲学思想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