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3180500000002

第2章 成长与立志(2)

低沉的天空,朦朦胧胧的雾霭笼罩着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这座山城。这座背靠青山、面向大江的山城,远远近近的景物显得模模糊糊,似乎被水浸泡过一般,湿漉漉的。不知在江上颠簸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袁隆平兄弟们跟随父母,一家七口终于到达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陪都重庆。

随着父亲的升迁,袁隆平的家境也日渐好转。后来,他们一家迁居到嘉陵江南岸,当年的门牌为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

龙门浩这条长街,街巷深深,全由青石板铺得整整齐齐的,曲曲弯弯地顺着山势向前延伸,两旁民房多是二层小楼,一片灰黑色。少年袁隆平走在这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好像总是走也走不完。

1939年8月,袁隆平与弟弟袁隆德一同走进嘉陵江畔的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嘉陵江的滚滚波涛穿过奇峰峡谷,来到山城重庆。一路上,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清澈宁静。袁隆平每天放学后就邀上几个小伙伴,带上四弟隆德,跳入嘉陵江,游向江心。这是袁隆平提高技艺的好机会,他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不过,他曾差点被剥夺游泳的权利。

一天傍晚,袁隆平的父亲站在楼上远眺,发现嘉陵江中有两个黑点一前一后地在游动。虽然看不清游泳的是大人还是小孩,可他总觉得游泳的人似乎和他有些关系。他立刻问妻子孩子们是否已经到家。当他得知孩子们放学还未回家时,他已完全确定游泳的一定是隆平和隆德兄弟俩了。他拿来望远镜仔细观看,发现果真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江中游泳。他疾步走向江边,大声呼叫着,把隆平和隆德叫上岸来。

父亲责问隆平说:

“你自己喜欢游泳,水性也好,偶尔一游,倒也罢了,为何要带水性不好的隆德一起来耍?”

袁隆平回答:

“隆德水性不好才更需要学习锻炼嘛!”

父亲又问:

“出了危险怎么办?”

袁隆平自信地回答说:

“请父亲放心,有我‘浪里白条’在此,确保隆德平安!”

一句话,把父亲给说乐了。父亲也已经很放心袁隆平的游技。可急促、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打断了父子的对话,父亲不顾一切地带着两个儿子冲进防空洞。紧接着,日军飞机飞临头顶。它们盘旋了两圈后,将重磅炸弹倾泻下来。顿时,爆炸声震耳欲聋,燃烧弹引发的冲天大火烧向民房、高楼,美丽的山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这样的炸弹在重庆的上空不断响起。

袁隆平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学会了他永生难忘的抗日救亡歌曲: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在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投降!

宁愿死,不投降!自幼便受到爱国主义熏陶的袁隆平总是怀着激愤的心情,在课堂,在游行队伍中,高唱着一支又一支的救亡歌曲。那一支支救亡歌曲,像一把把火炬,点燃在少年的心头: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这样的歌声不绝于耳,尽管警报时时响起。然而,年幼的袁隆平似乎在重庆的八年里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那嘉陵江畔,在那江水翻腾之中,他已感受到了游泳的乐趣。于是,在放学之后,在嘉陵江上,依然可以看到一个跳跃的身影,时而如健儿腾越,时而如海底探月,时而迎浪超越,时而低头徜徉。就这样,在那条嘉陵江上,年幼的袁隆平拥有了“浪里白条”的雅号。

也是在那条嘉陵江上,袁隆平会想起母亲曾经讲过的那些关于土地的故事。偶尔的,他会用手捏捏重庆郊外的泥土,用鼻子闻闻泥土所发出的幽香,他开始贪婪地呼吸泥土所散发的淡淡的清香,似乎有一种亲切的难以言状的感觉。好像是在母亲的故事里曾拥有的,抑或是在童年的记忆中储存的?他不能确定,可是他很熟悉。

也许从那刻开始,在重庆的这些日子里,他已经对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虽然,当时的袁隆平仅仅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他对土地的那份爱却已经滋长起来了。也许这就是袁隆平在重庆的最大变化:隆隆的飞机轰炸声,让他看清了祖国正遭受践踏,继而他知道了这是国难,明白了该如何去爱自己的祖国;哗哗的水声,让他似乎闻到了土地的味道,那是需要耕耘的土地——小小年纪的袁隆平开始明白这些了。

3.人生抉择

1948年年初,父亲袁兴烈的工作再一次发生变动,一家人迁居南京。18岁的袁隆平转学进入南京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

1949年夏季,袁隆平高中毕业,面临高考的选择。该报考哪一所大学呢?

为此,父亲袁兴烈叫来妻子华静和儿子隆平,共同商量报考什么大学。

袁兴烈时任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科长,他期望儿子有更大的出息。在父亲眼里,袁隆平实在是个优秀的孩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这一切都是儿子身上所不断闪现的亮点,所以他希望隆平报考南京中山大学,希望他学有所成,以便在政府机构里取得大的成就,因为袁父自己毕竟是个有成就的人。他希望袁隆平能子承父业,更上一层楼。

可是,袁隆平的思绪却飞向了童年生活过的桃园和汉口市郊外那个美丽的园艺场。

桃园的春天潭水绿绿,小草青青。桃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辛勤劳作的蜜蜂,它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桃林里,嗡嗡的蜜蜂声好似大自然的伴奏曲,演奏着人间最为动听悦耳的曲子。那桃林更是吸引着袁隆平的心。幼小的童心,挚爱着多姿多彩的美好春光。早晨的露珠停在朵朵鲜红的桃花上面,穿彩衣的蝴蝶则停在桃花上,辛勤的蜜蜂也停在桃花上。活泼好动的袁隆平总喜欢在那桃林里与小伙伴们嬉笑、打闹。也许是花太美了,或是太香了?或许是那枝桠交错的树干和鹅黄嫩绿的叶片所呈现出来的活力吸引着袁隆平,他舍不得用手攀折桃枝。那清澈的桃花溪水从桃花林中缓缓穿过,流向一眼望不到边的桃林深处。桃林里鸣啭着动听的鸟语,虽然袁隆平听不懂鸟儿们在说些什么,但他总觉得那些有灵性的鸟儿在演奏世间最为美妙的乐曲,那演奏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齐声和起,忽应声停止,那时的袁隆平在那桃园里享受着世间最为圣洁、最为美妙的群鸟和鸣演奏而成的大自然的乐曲。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在袁隆平的记忆里,在那桃园里不仅可以听到世间最为美妙的音乐,而且还有一条留下他童年足迹的弯弯曲曲的通向那更深远之处的潭畔小径。那潭水碧绿如玉,甜美如蜜。清晨,来桃花潭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大水桶、小瓦盆、红陶罐,在朝霞的映照下,那水桶,那瓦盆,那陶罐,伴着一串串水珠,闪闪放光。袁隆平和他的哥哥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潭中取两桶水回家,以供一家人的饮用。那潭中的水冬暖夏凉,不枯不涌。那泉水顺着水沟流到桃林里,于是结出了又红又大、异常甜美的桃子。那桃子的甜美似乎总萦绕在袁隆平的嘴边,时时勾起那桃味,挥之不散。

桃园里还有成片成片的马尾松和郁郁葱葱的斑竹林,那更是袁隆平的乐园。它们挺拔、高大,与一行行的桃花树争奇斗艳,构成了桃花园繁花似锦的小世界。红艳艳的桃花在蒙蒙烟雨中绽放着,燃烧着,团团簇簇,层层叠叠,炽热而庄严。是一种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人间美景?少年袁隆平被这人间奇迹折服了,陶醉了。袁隆平与马尾松为友,与斑竹林为伴,在与伙伴的嬉笑、追逐中,袁隆平爱上了大地所赋予的一切。

这里是天上人间,也是乱世中的“世外桃源”。他时时记起母亲就是在那里教他们兄弟几个读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海市蜃楼,只能在梦中游历,梦醒之后,那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而袁隆平的桃花园可是他真真切切拥有过的。他无法忘却那躺在潭水面上仰望蓝天的夏夜,那潜入水底追逐游鱼的日子。他期盼着,想念着,希望有一天能再次拥有那桃园。

这桃园已经让袁隆平无法释怀,时时在梦里游历那曾经的桃园。

也许,老天也在帮助袁隆平做着慎重的第一次抉择。

是呀,在那些日子里,在袁隆平的梦中,时时出现的又何

少年袁隆平止是桃园呢?

还有那生活了八年的重庆——他的第二故乡。在袁隆平的记忆中,重庆是一个使他思绪经常无端亢奋的地方。他的心经常会飞越千里关山,回到故地。那里有他怀念的美丽的嘉陵江,有他牵挂的青石板街。那记忆的果子时常飘进他的心田,如同一片绿洲,似烟似雾,如梦如歌。

当父亲问:

“隆平,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

一直低头不语的袁隆平猛地抬起了头,坐在一旁的母亲顿时怔了一下。一会儿,母亲也就面不改色地听儿子说话——她似乎已经觉察到儿子想说什么了。

袁隆平坚毅地看着父亲,他一字一顿地说:

“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

儿子的回答是袁父始料不及的。于是,父亲反问他:

“想成为一个身上充满庄稼味的学者吗?”

“试想一下,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儿,而是充斥着铁血味儿、硝烟味儿,该是多么可怕!”袁隆平坚定地回答。

这时,在一旁的母亲华静赶忙说:

“隆平,爸爸的意见你应该好好考虑。当然,你的理想也不错。古人说:皇天后土,衣食父母。立志学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于是,三人都静了下来,他们都在作着抉择。

作为父亲,当然希望孩子能成为达官显贵,子出于父而胜于父。

作为母亲,她一贯教育孩子应该做一个有理想之人,做一个能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作为袁隆平,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有了自己奋斗的方向,他多么希望父母能支持他的决定。

沉默了五分钟之后,颇具民主思想的、深知儿子性格的父亲终于开口了。父亲问:

“你想报考哪所学校?”

“我想报考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

父亲思忖了一下说:

“相辉学院倒是一所师资力量相当雄厚的高等学府。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复旦大学曾西迁到相辉学院。”

于是,这位开明的父亲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袁隆平曾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种子选择了孕育它的土地。这颗种子非常感谢他的园艺师——父母。因为没有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这棵种子怎么可能发芽呢?毕竟,那年袁隆平才18岁,他的选择还是该建立在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之上的——幸运的袁隆平在第一次抉择的时候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何其幸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