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3180900000013

第13章 出色的中学生(6)

初三的第一学期终于要结束了,想到很快就可以见到分别了几个月的父母和大哥、弟弟妹妹,陶诗言兴奋地收拾好行装,带上老师发给他的那张门门优秀的学习成绩单,怀着一股“学子归来”的轻松和愉快,高高兴兴踏上了奔往南京的回家路程。

走出校门的时候,陶诗言没有想到,他即将回到的南京,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正在向他招手。因此他也更不会想到,当他抬起双脚迈出嘉兴中学大门的那一刻,他的初中学习已经提前“结业”了。

这一次放寒假回到南京家中的陶诗言,恰恰赶上了有名的南京中学高中部正在招生。刚刚回到家中的陶诗言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对大哥说:“我要去南京中学报名。”大哥立刻明白,他的二弟将要第二次“跳级”了,只不过这一次跳级,是二弟自己的选择。也许在陶诗言学习的道路上,注定就要让他经历不止一次的挑战。

有了两年半前从集贤小学五年级跳级到嘉兴中学的光荣经历,陶诗言这一次对南京中学高中部的报考,似乎更有一些把握,但毕竟是跳级,怎么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父亲陶传鼎和大哥陶诗训虽然非常支持陶诗言去报考,但心中仍不免有些担心。

南京中学此次招生虽然可以允许初中没毕业的学生报考,但却明文规定,对于此类考生的录取名额不能超过总名额的5%,刚刚上完初三上学期的陶诗言自然仅限于这5%的行列。

另外,比起历史悠久,建于1902年的有名的嘉兴中学,诞生于1890年的南京中学似乎“更上一层楼”。从最初的文正书院历经宁海中学、江宁府中学堂,一直到如今的大名鼎鼎,多年来的南京中学,不仅一直教学闻名、学生优秀,更走出了时代名人汪道涵、熊向晖以及新中国的戏剧家舒强,电影导演水华、王萍等艺术家。如此的佳绩,也让南京中学成为与当时著名的省立上海中学、省立苏州中学以及省立扬州中学齐名的江苏省四大名牌中学之一。

南京中学的名气,再加上5%的有限名额,难怪父亲和大哥为陶诗言担心了。

陶诗言却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在嘉兴中学虽然只上了两年半,但他相信自己学习的知识是牢固的,尤其是英语的学习更是强于一般的学校。比起大城市南京,嘉兴中学虽处于不发达的小县城,但由于采取的是西式教育,初中的数学和物理课本就已全是英文教材,这让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的陶诗言在英语的学习上更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于是,凭着嘉兴中学初中两年半的学历,凭着放寒假时从老师手中拿到的一纸门门优秀的成绩单,陶诗言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南京中学高中部招生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