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空间之黛玉嫁到
3239100000131

第131章 臣知罪

太上皇听这话眼神闪了闪。他倒也听说过,说是林家的姑娘生来有些不足之症,会吃饭便吃药,一年倒有大半年是泡在药罐子里的。只是听皇帝皇后的意思,似乎已经大好了。帝后二人对这个儿媳妇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或者不喜欢。想来,是真的好了吧?否则皇后那个把儿子视若生命的人怎么会答应?常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作为祖父的,人家亲爹亲娘都不介意,他多嘴个什么?

倒是这个和尚,怎么会忽然说起这个?莫不是和林家有仇?亦或者,是收了谁的好处,帮别人行方便?且看看他有什么意图?

太上皇不动声色,“哦,是这样?朕倒是没听说。若真是如此,你倒是说说可该如何是好?”

和尚到底不是做这一行的,并没发现太上皇的异样,见太上皇如此问,觉得有门,喜滋滋的开口道:“贫僧觉得,京城里不乏出挑的大家闺秀。太上皇不妨多看看京中的闺秀,亲自替太子选一个才貌双全又知书达理的太子妃,太子知道了也会感激太上皇的恩典。”

太上皇做苦恼状,“你这话倒也有理。只是朕长居宫中,如何知道哪家的千金好,堪为太子妃?若是选一个不和太子意得,岂不是给太子添堵,还坏了我们的祖孙感情?”

和尚继续进言献策:“这却不难,太上皇若真有心,便让底下的人调查一番京中闺秀的家世人品样貌,总能找到何意的。贫僧倒是听说,京城魏国公府的二姑娘是个才貌俱全的,又知书达理,是个贤妻良母的好人选,听说与太子的年纪也很相配,想来是不错的。还有安远侯家的大姑娘,据说一言一行皆为闺秀典范,想来如此之人是堪为一国之母的。更好的是,这两位姑娘都是身体健康,甚少生病的,岂不是免除了后顾之忧?”

太上皇总算明了了和尚的意图,哼!当他是瞎子吗?这两家可都是七皇子的人,是七皇子党的中坚力量。如今想要把女儿送到太子东宫,这是想要就近监视控制太子了,还是干脆找机会害了太子?真是狼子野心!居然到现在还不肯死心,这是想要谋朝篡位的节奏吗?很好,七皇子,不过是一个婢生子,居然也敢妄蓄大志,还想要造反?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太上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只有老和尚和无辜躺枪的七皇子知道了。

话说七皇子对于这个事真的是无辜躺枪了。他只是授意和尚慢慢取得父皇的信任,然后渐渐挑起两代皇帝之间的风波罢了,真的没有让他找死的去帮自己进言啊!更没想过对太子下手啊!

可惜……唉,不说了。脑补君果然不好惹!七皇子,您老保重吧!

只能说这老和尚太逊,就不是干这一行的。弄个挑拨离间还给搞得露馅了。为识人不清的七皇子默哀吧!

且说太上皇自从发现了老和尚的不轨意图,自然就不再信他了。找他说话的时候越来越少,后来是直接就冷藏了。偏偏这六根不净的老和尚还不知道自己哪里惹了太上皇不喜,竟被弃置一遍边了。

还在赶路的林如海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正在加快行进速度。此时已是皇后娘娘千秋前夕,紧赶慢赶的,总算是一行人都在天黑之前进城了。当然,这里面是不包括林如海大人的。他早已骑快马先行进京,然后连家也没回,直接就进宫请求觐见。

皇帝正在写指婚的圣旨了。要说起来啊,这个圣旨,虽然是皇帝的旨意,但是皇帝很少亲笔写过,大部分都是皇帝给个意思,下面自有翰林院侍读学士或者大学士代为撰写。除非是皇帝很看重或者很重要的事情,比方说立储、传位诏书等等,这等关系到国祚江山的大事,却都是皇帝亲笔。

这位雍王爷登基为帝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多一点,圣旨下达的也不少,可是目前为止,包括他正在撰写的这一份,加起来也不过两份亲笔。另一份自然就是那立储的旨意了。可见,皇帝陛下对于嫡长子墨璟天与林家嫡长女林瑶的这一桩婚事有多看重。

正在皇帝捏着笔杆子推敲怎样措辞会更完美的时候,门外的内侍进来禀报:“回禀皇上,林大人求见。”

皇帝根本没想到林如海一行会这么快,在他印象中林如海一直都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何况据说同行的还有妇女和孩子,如何也不会这么快的。

因此,皇帝根本没考虑林如海会现在来求见,听到禀报不由一怔:“哪个林大人?”

内侍头上滑下三条黑线,皇上啊,咱们朝中不就一位炙手可热的林大人吗?难道还有别的林大人不成?虽是这样想,内侍却也不敢露出别的声色,谁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最是重规矩,如何也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得不妥当。

内侍恭恭敬敬的答道:“回禀皇上,正是户部尚书林大人,好似刚从江南赶回来。”

皇帝这才反应过来,随即露出惊诧的神色。林如海这是飞回来的吗?怎么这么快?

回过神来的皇帝立马扔下笔,对着内侍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随后内侍出去通报,“传林大人觐见!”

林如海整了整褶皱的衣衫,按了按袖中的一叠纸片,然后抬头挺胸目视下方进了大殿,走到殿前距离皇上约莫七八尺的地方停下脚步,前襟一撩跪在地上,“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林如海墨色的长衫上些许风尘,发丝也有些散乱,可见是一路快马疾行回来的,而且进了京城直接就进宫了,都没来得及回家沐浴更衣。

皇帝龙爪一抬,“林爱卿免礼,赐座!”

林如海谢过龙恩之后,正襟危坐,面向皇帝,依然是目光向下。皇帝见此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这林如海就是这样,什么时候都是知进退的。

忽然,皇帝脸上一抹戏谑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板了脸,看起来甚是严肃,任谁见到都会以为皇帝生气了。

只听皇帝道:“林海,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