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洛川县军事志(公元前406年—2005年)
3244700000039

第39章 军事人物(2)

王尚文(1885~1939)号子郁,洛川县凤栖镇东街洞子巷人。肄业于西北大学及北京中国大学,任省第一中学教员。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38军少将参议。

民国八年(1919),中原辄起兵事,遂投笔从戎,任陆军第20混成旅副官长,兼执军法,旋任独立营营长。民国十三年(1924)任直军第20师炮兵团团长,驻防汝南,后晋升为旅长。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岳维竣率部出武关,转战豫南,王尚文为前驱。不久王所部改编为第一支队,王任司令官,后因部队缩编,遂退役而休养于汉皋。民国十九年(1930)第十七路军入陕,王被聘为军事少将参议。民国二十年(1931)随宣慰使孙蔚如到甘肃,奔走调和,甘局始定。后任武威县长,调解回汉关系,兴办教育,又捐购棉衣数千套以救贫民。民国二十二年(1933)任汉中区财政专员,整顿赋税。民国二十四年(1935)任第十七路军第38军少将参议。民国二十六年(1937)当选为陕西第三区国民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聘为陕西抗敌后援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委员。

毛培春(1917~1948)江苏省盱眙县人。小学毕业后入医院做看护。初在南京革命党监狱时,对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积极帮助并献身于抗日救亡工作。后至延安,就读于陕北公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受中共组织委派,赴国民党反共前哨洛川从事地下工作,任职于国民党军第34集团军第90军53师,为陕甘宁边区提供洛川国民党驻军的活动情况和胡宗南进攻边区的时间、路线等大量可靠情报,屡着功绩。1948年春,随国民党溃军南逃,4月27日行至洛川石头一带,遭飞机扫射而牺牲。

姜秉公(?~1949)又名廷玉,洛川县老庙镇北高阳村人。曾任陕西省保安处第13团团长、陕西省保安第6旅副旅长兼华阴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

幼时浪迹江湖,后来在县保安团从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洛川事变”中在城内纵兵抢劫,县民切齿。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河南洛阳干部训练团第1期受训结束后,历任国民党陆军第27军独立团上校团长,第一战区第5挺进总队副司令兼第13支队上校支队长等职。在洛川驻防期间,率部常出没于老庙家槐原沟、洛河川一带,兵匪勾结,肆意劫掠。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追随国民党,竭力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率领民团在洛川、黄陵、宜君一带多次追剿共产党游击队洛川支队,特别是胡宗南军占领延安后,气焰更为嚣张。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中共游击队洛川支队、宜君支队在宜君县五里镇一带打了几次胜仗,姜受国民党宜君县县长调遣,带保安团去宜君偷袭游击队驻地桃村,致洛川支队两名队员负伤,一名被俘,被押往西安。同年11月8日,洛川游击队在槐柏甘石寨子活动,被侦探告密,姜率部三路包抄,在游击队隐藏的地道口架起大火,倒上辣椒面,向地道扇入浓烟,企图熏死地道内游击队员,除王振清等13名队员跳沟突围外,游击队指导员王洛绪及王根礼等7名战士惨遭杀害。民国三十七年(1948)春,西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姜率保安团和驻军杨荫寰部两万余人据守洛川城40余天。同年4月杨部弃城南逃,姜带残余流窜于南塬山区,继续为非作歹。时隔不久,洛川游击支队王根发、马武、史景林率部剿匪,与姜激战于家槐原沟,击毙其三弟等20多人,姜带几名残兵狼狈南逃至西安。后任陕西省保安处第13团团长兼黄陵县县长,嗣任陕西省保安第6旅副旅长兼华阴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1949年7月在洛南县黄角峪被地方武工队击毙。

屈伸(1905~1951)字动之,屈植卿之长子,洛川县凤栖镇人。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政治经济系及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少将处长,堂邑、博平、蒙荫、盐池县县长,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及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专员等职。

屈伸任蒙荫县县长时,打土匪,抑豪强,整饬治安,深得民心。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马鸿逵部任少将参谋期间,黄河泛滥,河南受灾,难民蜂拥,遂建议马鸿逵拨款,在信阳创办了西北灾童学校,并附设小型鞋厂、肥皂厂等,以厂养校,保育少孤4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奔走抗日,与八路军交往频繁。民国二十七年(1938)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二战区视察专员。在山西视察期间,曾代表阎锡山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谈判,历时半月,双方达成互相合作、不搞摩擦、一致对外、坚持抗日的协定,临别时毛泽东送其进步书籍和延安工厂生产的皮大衣;周恩来送其一件皮夹克,以示纪念。民国三十一年(1942)屈回家省亲,恰遇国民党军骑2师在安民梁检阅民兵训练,遂登检阅台痛斥师长马禄,揭露该师苦害洛川百姓的暴行。马无以应对,后暗派卫兵11人化装成老百姓埋伏于裢褡沟(当年其父在此遇害),准备行刺。屈伸闻讯后改道黄龙山去西安,将马禄在封锁线上搜刮民财、乱摊粮草等事告于胡宗南,不久骑2师调离洛川。次年其率部在山西前线与日军作战中负伤,旋去延安密见毛泽东、朱德等。国民党觉察后,调他去南京孝陵卫军官训练队受训。解放战争时期,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常以消极态度敷衍军务。民国三十五年(1946)应国民党军第46军韩炼成军长之邀,任该军政治部主任。翌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命屈为泰安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期间,屈把从南京送来的情报和介绍来的进步青年安全地送往解放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王又任命屈伸为济南城防司令,屈深知国民党统治已为时不久,拒之不干。济南战役开始后,王又命他为第二绥靖区参谋长,屈只报到而不理军务,始终未参与战役事宜。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逃往台湾,南京卫戍司令张耀明劝其去台,屈以有病相推。南京解放后,屈伸准备前往北京,因听从母劝说遂返洛川,不久去延安管训班学习,后因胃病发作而逝。

张耀东(?~1951)洛川县老庙桃花畛村人。民国十八年(1929)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曾任洛川县保安团团长、国民党军第10师步兵第30团团长、河南省第三行政区驻修武行署主任兼挺进总队副司令等职。解放后,被遣回洛川镇压。

四、游击队创始人

马武(1917~1982)又名马耀宗,洛川县土基镇席西堡村人。1937年4月经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雷雨天推荐任黄龙屯垦大队副官。同年8月,参与“洛川事变”,在县城同雷雨天准备处决国民党专员钟相毓和县保安团团长屈季农未成,遂奔赴延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教员、陇东军分区独立营一连文书、警备第3旅司令部侦察参谋、骑兵连长。1946年5月任黄龙工委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47年春胡宗南军占领延安,马武同支队长王根发等率洛川游击支队担任保卫洛川特委机关、家属转移任务,转战洛川、中部、宜君、鄜县、黄龙、甘泉等地。是年3月带领游击支队在宜君县桃村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姜秉公保安团激战,歼敌20多名。1948年春率部在洛川家槐原沟全歼姜秉公保安团,彻底肃清了洛川国民党反动武装。后任西北野战军新编独立第22团第2营营长、黄龙军分区侦察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延安军分区司令部作战参谋、陕西公安纵队司令部军训科科长、宝鸡市人民武装部部长、宝鸡市副市长等职。1955年荣获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郭景龙(1907~1984)又名李实,洛川县杨舒乡北杨舒村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郭与洛川县进步青年学生成立了“洛川各界抗日救国会”,并任该会秘书,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筹募捐款。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雷雨天等筹建洛川党组织。是年底,中共洛川工委宣告成立,郭受组织委派前往河西(黄陵县)地区以行医为名掩护发展党员,开展工作,建立黄陵县党组织。1940~1945年先后任双龙工委书记、双龙垦区管理处处长、游击队队长等职。1946年,为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郭景龙任陕甘宁边区富县县长兼中共洛川特委委员,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在立石寨子战斗中,率领洛川支队前往增援,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洛川县县长、县委书记,延安行署副专员,铜川市市长、市委书记等职。

雷治国(1929~1994)洛川县朱牛乡贾寨村人。1945年8月受延署地委统战部的派遣,由鄜县南下洛川南原一带从事筹建革命武装的准备工作,组建游击队,不久任洛川游击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筹备武器,发展武装,参加了攻打百益镇战斗和下西湖突围。1948年洛川解放前夕,率队配合部队参加了阻击南逃国民党军战斗,后又担负部队的粮食、草料供给工作。8月任秦关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50年后调中央轻工业部工作。

雷雨天(1915~2001)又名雷正阳,洛川县槐柏镇贝郊村人。自幼接受进步思想,1934年9月考入西安私立民立中学,被特务列入有赤色嫌疑的名单,回乡暂避。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洛南游击大队组建,雷将家中一支手枪、两支长枪偷偷送给游击队大队长王忠秀。1936年春考入于右任创办的河南开封西北中学,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2月地下党指示其回到洛川。1937年初担任“洛川各界抗日救国会”主任,3月参加了杨虎城组建的学兵队,不久又参加了洛川黄龙山屯垦大队,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龙山屯垦大队解散后,重新回到洛川发展抗日小组成员,秘密组建了洛川武装游击队。11月后历任中共洛川东南乡区委书记、中共洛川县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工委书记。1939年秋受训于延安中央组织部训练班,1940年先后任鄜县大义区、交道区区委副书记。1942年底进入中央党校五部学习,1945年8月返回黄龙特委工作。1946年3月任洛川县武工队队长,1947年3月任洛川游击支队副政治委员,率部打击地方反动武装。1948年初任中共洛川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不久调任西安市11区区委书记。建国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等职。

五、解放军军官

军职军官

王根发(1914~1999)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洛川县朱牛乡小里村人。1936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独立营排长,警备第3团特务连连长、副营长。1947年任洛川游击支队队长,领导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后任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0团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满,先后任第10师30团团长,第11师副师长。1960年被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任甘肃天水军分区司令员。1971年任甘肃省军区国防工业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5年5月离休于西安,副军职待遇。1999年12月病故。

张步云(1922~2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原名张容柏,洛川县石泉乡寺合村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教导营文书、青年干事,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干事,警备第3旅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干事,警备第3旅工厂政治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东军区政治部巡视员、建国军云南支队政治指导员、第四野战军第46军138师炮兵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保卫承德、包围长春、攻打锦州、唐山、天津及北平外围作战等数十次战斗中,作战勇敢,英勇顽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历任空军第二航空学校副政治委员,地勤大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飞行三大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六、第一航空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空军学院工程系政治委员,空军学院工程1系政治委员,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政治部主任,空军导弹学院副政治委员(副军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恢复工作后,积极参与决策和领导学院全面建设,在党委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部队思想教育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10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1983年2月离职休养,1995年12月将自己生活积蓄2万元捐献给洛川中学,并设立“步云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