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洛川县军事志(公元前406年—2005年)
3244700000008

第8章 军事环境(1)

洛川地处陕西省中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多在650~1481米之间,地形以高原沟壑为主,依山带水,攻守自如。交通设施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网络,纵横南北,四通八达,扼延安之南,为连接西安、延安以至整个陕北的要冲。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较为完善,经济环境较为优裕,农业综合效益逐年提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相对稠密,兵源比较充足,国防动员潜力较大,是战时兵员、武器装备和战备物资的重要补充基地。

第一节地理形势

一、地理位置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洛河中游,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为陕北特有的沟壑亚区。居桥山、黄龙山、桥北林带之间。东靠黄龙山地,南与药王山、桥山、渭南市白水县相邻,西近子午岭、濒北洛河与黄陵、铜川市宜君县毗连,北接富县、宜川。县境居东经109°18′14″~109°45′47″,北纬35°26′29″~36°04′12″之间。县城设于县境中部的凤栖镇,位处“两黄”(黄土高原风情和黄河壶口瀑布)、“两圣”(革命圣地延安和民族圣地黄帝陵)主线的中心交汇点上,北距延安市城区110公里,南到省会西安市210公里。

二、辖境范围

洛川地势东西窄,南北长。县域四至为:东至烂柯山村(距县城28公里);南到王家河村(约46公里);西为石家河村(约12公里);北是东河泥村(约40公里)。东西宽约41.65公里,南北长约79.32公里,面积约为1804.44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耕地总面积64万亩。

三、辖区沿革

洛川县治始设于后秦建初八年(393),因境内的洛河得名。县治虽数次迁移,县名仍沿袭。今县南部,秦代设立鄜县,东汉并入定阳县。前秦永兴二年(358)又设敷城县,隋大业元年(605)改为鄜城县,后梁开平三年(909)四月改名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复称鄜城县,元至元四年(1267)降为鄜城镇,并入洛川县。

四、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洛川县按方位分延丰、乐岁、进贤、大安4乡。明初4乡共辖64里,万历时并为50里;清顺治时并为9里;民国初期增设集成里,共10里24镇。

民国十八年(1929)以前沿用清制,之后全县分为4区,设一区于凤栖镇、二区于土基镇、三区于仙姑镇、四区于永乡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出于反共需要调整了行政区划,改4个区为14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又将14个联保并为10个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洛川实施所谓新县制,改10个联保为10个乡,后又代管鄜县(今富县)之顺德乡。

1948年4月25日洛川解放后,6月,全县共设城关、永乡、旧县、洛生、槐柏、青化、土基、秦关、百益9区和洛川市(相当区),下辖43个乡。

1949年10月,经过更名和调整,全县为6个区、3个直属乡和1个镇。

1958年10月,合并大县,鄜县、黄龙部分地域并入洛川。实行政社合一,撤销区级建制,全县成立12个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洛川与鄜县、黄龙分县后,全县有菩堤、洪福梁、黄章、旧县、永乡、高碬、城关、京兆、杨舒、老庙、槐柏、武石、石泉、土基、秦关、百益、石头、朱牛18个公社。

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全县设14乡、4镇,即菩堤、洪福梁、黄章、永乡、后子头、京兆、杨舒、槐柏、武石、石泉、秦关、百益、石头、朱牛乡和旧县、凤栖、老庙、土基镇。

1990年6月,增设交口河镇。

2001年10月,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全县辖菩堤、黄章、永乡、京兆、杨舒、石泉、秦关、百益、朱牛9乡,旧县、凤栖、交口河、老庙、槐柏、土基、石头7镇和凤栖街道办事处。

五、军事地位

洛川西有洛水之险,东有山峦之障,境内有残存烽火台50多个,魏长城残迹依稀可寻,历代常驻重兵,战事比较频繁,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秦晋交争,洛川实为要区;县属鄜畤、秦关,势接秦山,为秦设险制晋之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国民党凭险以界子河(洛川与鄜县交界)与红军对峙抗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洛川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曾是党中央和各抗日根据地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前沿阵地。在未来战争中,洛川同样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立足洛川可以兼顾南北。洛川地处“三北”(西北、华北、陕北)前线,是陕北前线的主战场,也是西北和华北战场的侧翼;沟壑纵横,便于组织地面防御,是阻击敌人南侵的必守之地。同时,洛川原多面宽,地势平坦,是主要的空降地之一。

第二节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洛川地质构造,系华北的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层东翼,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典型黄土分布区。黄土原黄土深厚,地层齐全,130米厚的黄土地层含有第四纪250万年间各时期堆积的黄土。黄土层中古土壤发育,化石种类多,保留有黄土堆积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的丰富信息。在县境分布的第四纪地层为三迭纪及第三纪,均在洛河及其较大的支沟中呈带状出露。第四纪黄土几乎覆盖了所有较老的地层。河谷两岸露布着第四纪冲积及湖积物层。洛川原由地表向下为硬红土、硬黄土交替出现,并有钙结核成层分布。岩石层有古层岩和石千峰系,矿藏少见。整个黄土剖面自上而下大致有颗粒变细、结构变密实、空隙变小和孔洞裂隙变少的总趋势。

地形洛川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海拔650~1481.80米,地形以黄土原、沟壑为主,沟壑密度为1.2公里/平方公里。黄土质地疏松,经长期河川切割和雨水冲刷,使高原变得支离破碎,形成千沟万壑。其地形可分为原、沟、梁、峁、川地等。原,习惯上称洛川原,为陕北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原。位于子午岭、劳山和黄龙山之间,是黄土高原被冲刷侵蚀割裂后形成的桌状分水岭,原心厚,黄土厚度为100~300米,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一般厚100~140米,最厚1527.4米。以沟为界,可划分为永乡、槐柏、土基、石头四条较大、较平坦的原面,个别地区呈凹凸状。原边多向沟道倾斜,原面土壤多为黑垆土,适于耕种。海拔高度为1000~1400米,沟原相对高差100~150米,塬面坡度1°~5°,边缘3°~8°,四周沟壑密布,下切深度为75~150米,占全县面积的38.6%,占耕地面积69%,是全县主要的农业耕作区,现主栽苹果树。沟壑,即小河谷或干沟,沟坡面宽坡陡,多为天然林草。梁,为长条状分水岭。峁,是孤立圆形的黄土堆。梁峁大多为台阶形,占土地面积的5.3%。川地,即河谷两岸冲积阶地,随处可见,占土地面积的4.8%。

洛川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地形最特殊、也是世界上古原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带之一,原面宽、长分别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地势平坦,便于大部队的集结调动;沟、梁、峁、川则是天然的军事隐蔽屏障,有利于攻守。

地貌洛川高原沟壑地貌是我国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主要特征是原沟分明,倾斜度比较平缓,但受集水切割比较严重,沟头发育活跃,沟深坡陡,川道狭窄,第四纪的黄土岩层最厚,广泛覆盖于境内的老岩层之上。表层以新土为主,老黄土次之,地带性黑垆土尚有残存,河谷川道还有裸露的基岩。地貌属短梁低峁丘陵特征,分为黄土梁、峁丘陵。黄土梁状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北部与宜川、黄龙分界的黄龙山边缘地带,约占全县面积31.1%,海拔高度1013~1481米,沟壑密度在1.47公里/平方公里左右,梁顶端较窄,上有隆起形似馒头状的“疙瘩”和孤立的“峁”,间有马鞍形分水梁,沟头溯源侵蚀成为极窄的分水脊。

二、气候

洛川属华北气候区,黄土高原副区,为暖湿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度为58,年湿润度0.72。境内气候较温和,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年均日照2743小时,全年无霜期190天。

气温洛川年平均气温为9.9℃,极端最高气温为36.4℃,极端最低气温为-23.0℃。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较大,1月平均气温为-5.1℃,7月平均气温为22.0℃。冬季长,夏季短,冬季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次年4月上、中旬结束,长约6个月左右;夏季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8月上旬结束。

降水平均年降水量622.0毫米,其中年历史最大降水为911.9毫米(1964年),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少雨,夏秋湿润多雨,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暴雨、冰雹多在夏秋两季出现,暴雨和阴雨天气易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山体塌方,道路泥泞,交通中断。

降雪、积雪一般开始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历史最大积雪深度达19厘米,一般积雪时间不长,对交通虽有影响,但不突出。

风沙20世纪90年代后期常见沙尘暴袭击,年平均3~4次,多集中在3~4月份。能见度均在1000米以内,对空中运输影响较大。

雾冬季较少,8~10月最多,年平均63天,最多一年内可出现88天;最少年只有34天。来去迅速,80%持续不到4小时,能见度小于1000米,一般多在清晨出现,上午11时前消失,对公路交通、航空有明显影响。

冻土全县冻土平均初期在10月下旬、11上旬,平均终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年最大冻土深度在县以南约70厘米,在以北约70~120厘米之间。从12月至来年3月,冻土对地下施工、构筑工事影响较大。

三、水系

洛川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境内川道、河流附近水源丰富,埋藏较浅,但原面地区水源埋藏较深,通常可达30~100米,特别是南部的土基、石头等水源水量更为缺乏。全县水资源总量6633.8立方米。居民主要饮用河、窖、井、泉四种水源,县城区居民主要饮用经净化后的河水,原面大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来自小型水库的自来水和窖水,沟、川少部分人还饮用泉水、河水。境内主要河流有洛河、界子河、仙姑河等。

洛河发源于陕西定边县白于山南麓,流向由西北而东南,进入渭南市汇入渭河,全长651公里。县境内河长114.70公里,由富县石门子村东入境,堡乃村出境,最近处距离县城12公里。年径流量为4.59亿立方米,年输沙量为0.81亿吨。历史调查最大流量为6800立方米/小时(1821年),实测最大流量6630立方米/小时(1994年9月1日);最小流量0.46立方米/小时。

界子河又名厢西河,在县北约25公里处,源出旧县镇皮塔沟,西流经旧县、菩堤、永乡等乡镇注入洛河,全长47.1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75.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0立方米/小时,流速0.70米/小时。仙姑河又名仙宫河,在县东约25公里处,发源于黄龙县官庄沟,全长49.40公里,向西流经黄章、槐柏、老庙、凤栖、京兆等乡镇注入洛河,境内长36.2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84.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0立方米/小时,流速0.65米/小时。

第三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状况

明洪武二十年(1387),洛川有8960户,82227人。清初,战乱频繁,瘟疫流行,至顺治十七年(1660),洛川人口剧减为788户,1644人。康熙、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至嘉庆七年(1802)人口上升到18667户,94498人。清末洛川人口锐减,至宣统元年(1909)仅有11619户,64760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全县有11431户,5836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生产,群众安居乐业,加之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出生率和成活率相应提高。至1978年,人口增至144211人。1990年人口达到176119人,其中男性92554人,女性83565人;农业人口157614人,非农业人口18505人。2000年人口总数达到190886人,其中男性100879人,女性90007人。至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达20.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万人,城镇人口3.31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为113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3.78‰。民族以汉族为主,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9.9%。全县群众信仰宗教者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