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3254500000009

第9章 爱的光芒(2)

或许你会问:占有和拥有不是爱吗?我想占有你、拥有你,正是出于我对你的爱,如果我都不想拥有你,那只能说明我根本就不爱你,难道不是这样吗?许多人都对这种想法持肯定态度,也就使我们陷入了爱的误区:“爱即拥有。”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我们通常打着爱的名义想拥有对方做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但是我们了解“拥有”吗?你拥有你的汽车和房子,如果有人拿走它们,你会很生气、忧虑,你还会被激怒。为什么?因为你把汽车和房子看作你的私有财产,你占有它们,凭借法律上赋予你的权利,你将它们合法化,于是你觉得自己既富足且得到了安全感。同样,当你拥有了一个人,你的爱获得了回应,你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只要有人阻碍、剥夺你想拥有或占有的东西,你肯定就十分愤怒和痛苦。可是愤怒和痛苦的心已经没有空间和能力去爱了,拥有造成了爱的一种藩篱障碍,所以拥有和占有不可能是爱。

那么,能不能彼此相爱却不想着占有对方?当你真正懂得了爱,你就能做到。当你懂得了分享,你就懂得了爱。当你不再想着要去拥有、占有时,心灵就不再只是投射自我、不再仅仅追寻它独特的感觉、要求、冲动和隐藏的占有欲望,爱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真正的爱就像春天公园里盛开的樱花,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组织,也没有谁能够将它据为己有,它只是静悄悄地开着。也许你能把樱花摘下来拿回家放在瓶子里面,但那样你还能看到春天的美吗?你还有对春天的热爱吗?所以,你无需拥有樱花,你只要和其他人共同观察它的盛开,呼吸它的香气,分享那份寂静就行了。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并且能够做到:在你说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别人能给你带来什么,对方该怎么做,而是我们自己该怎样去爱。

依赖与爱的关系

依赖是占据心灵的一种方式,它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自由。爱中没有依赖,有依赖就没有爱。

——《关系之境》

我们对爱的探索已经很多了,可是很难发现爱中包含着太多的依赖。我们的人际交往大多是基于经济或心理上的依赖,这正是产生恐惧和冲突的原因。

人们习惯提供给自己的子女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并对子女寄予厚望,其实是因为我们想依赖他来成就我们以前未完成的事情。比如,年轻时候的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所以你才依赖你的子女让他帮你实现你的大学梦。子女成为了你所有的希望、愿望的实践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生命的延续。除了依赖子女,我们对身边的所有人都存在心理上的依赖,因此我们才时刻提醒自己要和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唯恐自己陷于一种无所依傍的生活状态。

我们不明白生活的意义,所以去读书、与人交往、走入社会,希望由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地位和尊严。如果我不依赖以上任何事物,那就会求助于我的经历、我的思维和我所追求的权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至少需要依赖房子、汽车和电脑,依赖超市及其里面眼花缭乱的日常物品,依赖与人交往,否则我们就被孤立于社会之外。

我们不仅有太多那样外在的依赖,还有一种情感上的依赖:“如果我深爱你,我就会想着你,替你担心。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关心你,因为我不想要失去你,我不要你做出任何会扰乱我情感的事。”

依赖是占据心灵的一种方式,它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自由。外在的依赖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摆脱,而在情感依赖或者心理依赖中,总是伴有恐惧、嫉妒、焦虑、占有、痛苦。如果关系中存在心理依赖,一方一定在意识和潜意识里感觉恐惧,缺乏信任,这些思想常常隐藏在相安无事的表面交往里。

一个男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对妻子的爱:“我依赖我的妻子,因为她能给我带来肉体上的快感、精神上的鼓励和人格上的帮助。如果没有她,真难以想象生活会是怎样的惨淡和没有意义。因此,我必须拥有她,和她生活在一起,不允许她和别的男人打交道。”无数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强烈的占有欲,绝非爱的表现。也就是说,当你依赖某个人或某段感情的时候,你主宰了那个人,你想要控制他,你不想给他自由。可见,当你依赖的时候,你全然地拒绝自由。

我们为什么有依赖感?其中一个原因,当然这不是全部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孤独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因为我们孤独,所以要通过依赖来逃避这种极其孤立的感觉。因为我们内在肤浅而空虚,还没有在内心里找到那圆满、丰富、变化无穷而又活生生的智慧,因此,我们向外寻求,不断地形成依赖。

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完全摆脱依赖?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想要达到没有依赖、没有恐惧的境界吗?然而,当你寻找一个目的时,你就已经开始依赖它了,因为你确信这个目的能够带你去到你想去的那个自由的心灵国度,所以你拼命第想要实现它,对它不敢有半点违逆。由此来看,我们一直都在依赖中徘徊。只有当你不再追问生活的目的,不再渴望寻找一个前行的方向,不再依赖于任何想法及所谓的权威,只是自由自在地观察这世界,观察你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你就从依赖中走了出来,获得了心的自由,你也就拥有了爱的力量。

思想不会产生爱

爱,绝不能藉由思想而培育出来,因为爱是截然不同的一种东西,而思想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它助长了恐惧、冲突和痛苦。

——《世界在你心中》

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思想”一词也常被用来赞扬那些有知识或有智慧的智者。比如我们都喜欢别人夸奖我们:“你很有思想”或者“你是一个思想家”,人类自古就赋予了思想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

思想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所说的爱有什么关系吗?思想从神经学上看是情感的反应,从心理学上看是一种对积累记忆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体现种族、社团、教派、家庭和传统的影响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思想。所以,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对记忆的一种再加工、再理解过程。如果你没有记忆也就没有了思想。我们还说过,思想是我们每天生活的现实。当你有某种想法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就是思想家。我们心中产生的每一个意念,包括显意识层面的愤怒、忧郁、焦虑、嫉妒、暴力、兴奋等情绪,还包括了潜意识的恐惧、孤独、自私自利等,所有这些都是思想。

尽管思想稍纵即逝,但正是思想造就了不朽的思想家。所有的典籍和著作也都是思想的产物,它们或许被当作神的启示来崇拜,但它们本质上是思想。思想来自于过去累积的记忆、知识和经验,因此,思想者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了对过去已有的东西的一个形象机制,是那个意象构成思想。如果说时间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区别,那么时间的流动就是思想产生的根源。思想根本是四分五裂的活动,这是事实,而不是概念。思想把时间划分成昨日、今日及明日,首先形成了对过去的一种形象机制,我们通过这个形象来看今天——不是当下觉察,然后它又凭借过去的经验来为未知的明天担忧。因此我们说思想助长了心中的恐惧,它制造出了当下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之间的界分,进而又制造出来痛苦。思想是痛苦的根源,它不可能结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