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一堂销售课
3255100000051

第51章 精于管理,小销售员到大决策者的蜕变(3)

案例导读:

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首先开辟标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公司,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取得更好的绩效,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标杆管理包括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和流程标杆管理。

应对指南:

销售管理也可以借用标杆管理法。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业绩标杆,这个标杆可以是内部标杆,也可以是竞争标杆,但一定要是优秀的。

标杆的确立,是界定问题的需要,也是企业追求卓越业绩的需要,更是公司内部销售人员的试金石。

当然,优秀是与时俱进的,标杆也是与时俱进的,你用2009年的标准可以衡量出2009年的问题,却未必能衡量出2010年的问题,因此,标杆要不断地提升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标杆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不停地思考和学习,找到新的标准,树立新的标杆,这才是解决企业销售组织问题的根本。

找到合适有效的销售激励方法

重点预习:

对于身心疲惫的销售员,销售经理可做的是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去唤醒他。实际上,每个优秀销售员的背后都有一个他喜欢的、能激励他的优秀经理。由于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销售人员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销售经理和有必要对自己的部属做深入分析,如此,他才能找到有效的激励方法。

案例导读:

为了提高销售团队的战斗力,欧俊采用了许多提高员工工作动力的方法,赞扬、奖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甚至动用现金作为奖励。但是,大部分员工并没有因为他的奖励而提高工作动力。

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某天,他被总裁叫到了办公室。总裁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犯了激励管理中的一个通病:没有因人而异地激发员工的动力。

欧俊恍然大悟,他分别与各位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询问每个员工最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他发现,每个人的工作动力原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李明认为他的动力是高工资高奖金;王丽说如果有自主决定工作方式的权力,她才会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张浩说要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才能激发工作动力;钱冰说长期承受公司的这种高压力他觉得生活看不到……

应对指南:

销售激励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销售人员内心的激发点,销售管理者应设法增进对销售人员的了解,洞悉他们真实的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了解销售人员的需求是激励成功的前提。

每个销售员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激励时也要因人而异。

1.竞争型销售员

这类销售员在销售竞赛中会表现得特别活跃,所以进行销售竞赛是激发其潜能最有效的方式。

2.成就型销售员

这类销售员会给别人定很高的目标,只要整个销售团队能取得成绩,他不在乎功劳归谁。激励成就型销售员的绝招是让他们不断地受到挑战。

3.自我欣赏型销售员

这类销售员迫切需要别人认为他很重要,激励他们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们带几个小徒弟,或者是向其征询建议。

4.服务型销售员

服务型销售员通常最不受重视,因为他们往往带不来大客户。他们的个性保守,不喜欢张扬,甚至缺乏野心。激励他们的方式就是公开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激起他们做得更好的野心。

第四周聚焦瞄准业绩增长点

先完成要事,分清轻重缓急

重点预习:

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问题,未来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才会越来越少。所以销售管理者必须花更多时间关注重要的事情,反思考,进行规划,把时间和资源进行重点分配,把重要的事情做好。这样我们的销售业绩才会真正发生质的提升。

案例导读:

有个企业的老板,他的公司是帮别人做外贸加工的,主要加工产品是鞋。他参加完培训回去,加工车间的一个主管忙向他报告说:“王总不得了了,咱们的鞋全部有质量问题,都被客户退回来了!”

按照以前的做法,他肯定会急:“怎么发生这么大的事?”然后马上让工人返工。这次他没有慌,而是先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查到底多少有问题,结果报告上说只有不到5%。他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嘛,不要着急。”用积极的正面语言把员工干部全部稳住了。第二,他并没有说马上抓紧返工,而是把干部召集起来,按照制作流程一个一个往下查:为什么钢板质量不合格却会到下一个流水线?是不是钢板车间主管的问题?是不是流程出现了问题?最后查出钢板车间主管和组合车间主管是同一岗,于是出现了空档,控制与把关问题没有解决好。于是,他马上对症下药,作干部和人事安排调整。调整结束后马上赶货。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这种情况了。

应对指南:

每件紧急的事情背后往往都隐藏着重要的事,这些重要的事都是平时没有解决造成的,如果每天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和解决这些重要的事,就能将问题消灭在摇篮中,自然能摆脱每天像救火队员一样争分夺秒的紧张生活。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工作排序:

首先,急迫而重要的,必须尽快完成的,如方案的制订。

其次,重要但不急迫的。虽然没有设定期限,但早点完成,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的长远规划。

再次,急迫但不重要的。

最后,既不急迫又不重要的。

“四重”倾向创造卓越业绩

重点预习:

作为销售管理者,你手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要像撒胡椒面一样,一人一点,而应该差异化地对待。我们要把重点客户、重点市场、优秀市场销售员全部集中起来在重点区域(市场)打歼灭战。

案例导读:

有一位姓李的员工,业绩很好,但为人处世比较差,还经常跟老板作对,老板好几次都想开除他。后来,老板意识到应该对优秀员工进行更多关注,便开始深入地了解他。原来,他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婚了,他从小住在舅舅家。舅舅家庭条件非常好,几个孩子读书也不错,但他的读书成绩不好,高中没毕业就去当兵,当兵也没学到什么实际东西,从军队转业到地方,进入工厂,不久工厂垮了,他就成了下岗工人。后来就到公司来做销售,业绩做得蛮不错。但他心里一直没有自信,觉得全世界都看不起他,所以他对谁都不友好,久而久之也引起了大家的反感。

有一次,他拿到一万七十元的奖金。本来一向都是发完奖金谈谈感想的,但那天老板换了种方式,让所有员工都上台谈谈“我心中的李大哥”这个话题。“李大哥有热情,很专业啊。”有些女孩子还说:“李大哥,要在你年轻的时候我一定追你。”他站在那听着,都流泪了,心想,原来大家并没有看不起我,原来我在他们眼中也有这么多优点。他看了看旁边的已经用了很久的电视机,突然说:“这一万七千元我不要了,买两台电视机送给大家。”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时不时和谁过不去了。

应对指南:

如果我们经常和那些优秀员工在一起聊天,对他们的了解就会深入,他们的一些需求或困惑我们也摸得到,如果能和他们成为知心的朋友,我们就可以分析他们的弱项在哪里,长项在哪里。他们手头工作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帮助,比如可能需要一个政府关系,我们就想办法帮他们搞定这些关系。优秀的人才得到这样的帮助,他们的业绩增长几十倍都有可能。

销售管理者要把资源聚焦在以下“四重”上,即重点员工、重点客户、重点区域(或重点市场)、重点产品。

对待优秀的重点人才,我们要主动关注,多与他们谈心,发现他们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创造出最大价值。

整块高效利用时间

重点预习:

应该整块地利用时间,把时间和精力都利用到能产生业绩的地方。

案例导读:

一位优秀销售经理跟他好友聊天时是这样讲的:

你有没有遇到过老乡和同学来访时,在办公室一聊一上午的?这种事情我是坚决杜绝的。我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习惯是在工作时间内把每一分钟价值最大化,这是我的职业操守。当然也休想让我加班,这也是我的习惯。

曾有一次,有个多年没见的老乡听说我在某公司上班,就到办公室来找我,想和我聊天。而我觉得休息的时候可以,但上班的时间不可以。于是,我给秘书打电话说:“小刘,你过来一下,你不是要和我谈论事情吗?”结果秘书不懂事,她说:“没问题的,改个时间也可以,杨总。您和朋友先聊吧。”我说:“你不是说财务部经理要和我讨论财务问题吗?看他到了没有,告诉他们到会议室等我。”这下我那老乡一看连忙说:“你有事先忙,我先回了,咱有空再聊。”

应对指南:

销售管理者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能产生业绩的地方。这就要求销售管理者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资源。

首先,要整块地利用时间。

利用时间通常有两种方式:分散利用和整段利用。分散利用就是做一件事的时间分为几段或几天,整块利用则是一次将事情做完。

遗憾的是,许多销售经理都是分散地利用时间。办公室每天都门庭若市,上午正坐在办公室和两位优秀员工谈话,谈到一半时,外面来了一位员工让你签字,你说今天就这样,下午再聊。结果进来要签字的人走了一个又来一个,下午要去见一个大客户,所以谈话的事又只好放在一边。这种工作方式是很浪费时间且效率极其低的。

销售管理者们要坚持解决完一件事再谈下一件事的原则。不要贪图多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即使解决十个却哪个都做不到位。整块地利用时间,效率才能提高。

其次,要优化时间。优化时间就是要清楚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比如说你今天要到下面的分支机构去检查工作,检查工作的重点是要选拔干部,干部选拔完了还可以利用中间的时间和优秀的员工谈话聊天。

关注优秀,拒绝平均

重点预习:

资源好比我们的油料,分配资源犹如踩油门。公司这部车子发动后,我们销售管理者要发挥资源支持的作用,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踩油门,车多拥挤的路段、城市内限速的路段要减速,上了高速要加速,有快有慢、有收有放才是最好的。

案例导读:

A和B两个部门年均业绩比是2∶3,按照比例关系分配资源的办法,如果总共有5份资源,那么,A部门得到2份,B部门得到3份。看似强弱分明,但他们的分配比例和能力比例是对等的,这就是一种平均。我们可以算一笔账,现在的分配方法我们得到的是2×2+3×3=13份收益,但如果我们将A部门的一份资源拨给B部门,那么产生的收益则是1×2+3×4=14,收益是不是提高了?原因何在?因为一份资源在A部门只能产生2份收益,而在B部门则能产生3份收益,所以,B部门每增加一份资源就能多创造一份收益。

应对指南:

我们看看,这些比例是怎么制定的,如果先取一个平均数,然后用各部门的业绩除以平均数得出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在以差的标准来制定比例。以差的标准来衡量,团队会越来越差,只有以优异的标准来衡量,团队才能越来越优秀。平均数是平庸的代名词,按照这种平均的标准来分配资源,相对来说,平庸部门占据了大部分资源,优秀部门则得不到充分施展。

然而,许多老板和销售经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以为按比例分配不是平均,而是合理的分配方式,能够把每个人的价值发挥出来。这种方法确实能发挥每个人的价值,但远远不是最大价值!销售管理者要创造辉煌业绩,就必须发挥优势资源的最大价值。

多关注业绩突出的员工

重点预习:

一般情况下,业绩的80%来源于20%优秀的员工。作为销售管理者,要多关注那20%的精英人群,给他们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发挥更大的能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案例导读:

有位老总很有魄力,他在销售管理中刻意拉开贫富差距,一方面,从来不奖励差的人;另一方面,奖励的比例也是不同的,销售员业绩不同,提成也不同,超过计划越多,提成越高,这样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他的这种做法为他在公司赢得了“势利眼”的外号。他说:“我是靠业绩吃饭的,如果没业绩我当然不搭理他了。若是业绩差的坐在我旁边吃,我马上起身不和他吃,即使他是我的亲戚也如此。在家里该怎样就怎样,在公司则不同。当然有些人会说我比较势利,但就在这种势利的氛围下慢慢给所有员工树立一个榜样:我们公司就是需要优秀的人。”

应对指南:

销售管理者对优秀员工的偏爱就是对员工最大的鼓励。所以销售管理者一定要将一切向优秀倾斜,更多关心优秀员工。这样一来,公司的标准就变成以优秀为标准,久而久之,公司所有员工的思维都会发生变化,他们的业绩也会逐渐提升。

所以,销售经理需要做这样的“势利眼”,瞄准优势目标,然后进行资源聚焦。让最优秀的员工得到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