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23

第2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里很穷,没有人选他做官,他自己也不会做买卖赚钱,无奈之下只好到别人家混吃混喝。时间长了,家乡的人都很看不起他。

一次一个屠户想当众羞辱他,就挑衅地说:“你虽然个子高大,还喜欢佩带刀剑,但你就是一个胆小鬼!你如果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啊!要是怕死,你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怎么样?要不要来比试一下?胆小鬼!”说完,那个人就叉开两腿,双臂抱在胸前,傲慢地大笑着。

韩信没有说话,嘴唇有些颤抖,睁大眼睛瞪了那个人很久,手也握紧了自己的佩剑。周围看热闹的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起哄地喊道:“冲啊!跟他拼命!”周围的人纷纷往前挤,都想要第一个知道这场比试的结果。不料,韩信握剑的手慢慢松开了,慢慢地俯身在地,从那个屠户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一下子变得死一般寂静,人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人们更看不起韩信了,因为他不仅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还是一个胆小鬼。

不过,还是有善良的人帮助他。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大娘看见他饿得脸色发白,就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韩信非常感激,对老大娘说:“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老大娘却说:“你一个堂堂男子汉,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说这样的大话!我是看你可怜,并不是为了你的报答!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生活下去才是正事!”韩信听后,非常惭愧。

项梁的起义军渡过淮河北上之时,韩信前去投靠,被项梁接纳,但是没有得到重用,一直默默无闻。项梁战死后,韩信又跟从项羽,被任命为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请求重用,但是同样没有结果。他深感前途无望,于是叛逃项羽,进入刘邦帐下。

在刘邦帐下,韩信最初也只是担任一个小官吏,才华一直不为人所知,于是就决定和其他士卒一同逃走。丞相萧何曾经与韩信有过几次交谈,对韩信的才华非常赞赏,此时听说韩信逃离,便亲自快马加鞭连夜去追回他。有人报告刘邦说萧何逃跑,刘邦听后大惊失色,因为萧何一直被他视为左膀右臂。

几天之后,萧何回来拜见刘邦。刘邦又怒又喜,责备萧何先前为什么要逃跑,萧何便将事情的缘由告诉刘邦。刘邦听后,说:“那么多将领逃跑,你都没有去追赶,为什么会亲自去追赶一个籍籍无名的韩信,分明就是在撒谎。”萧何回答说:“那些逃跑的将领哪里都能找得到,可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普天之下恐怕也难找出第二个来。如果大王您只安分地在一方称王,那么您也许用不上韩信;如果您要争夺天下,韩信这种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刘邦素来敬重萧何,听他如此赏识韩信,立刻对韩信产生兴趣,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让他做将军吧。”萧何说:“如果您要用韩信,就必须重用,否则他终究还是要离开的。”“那么就让他做大将军吧。”“如此再好不过了。”议定之后,刘邦想立即召见韩信,授予他大将军一职。萧何认为这样太过草率,如果要留住韩信,就应当表现出诚意和敬意。刘邦接受萧何的意见,设置拜将台,选择良辰吉日,并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到了拜将那天,诸位将领都欣喜不已,都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是到正式任命大将军的时候,竟然是籍籍无名的韩信当上了全军的统帅,所有人都惊讶不已。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对韩信说:“丞相多次向我称赞并举荐你,你有什么好的计策来开导我呢?”韩信随即给刘邦分析天下形势,说:“大王您在争夺天下时,遇到的对手只能是项羽。我认为,您在很多方面都不如项羽,但是有两点可以帮助您战胜项羽,那就是注重人才和收服民心。项羽把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封为王,用来监视您。当年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二十多万,只有这三人幸免,所以秦地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而您当初进入关中时,秋毫无犯,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如果您起兵向东,三秦之地只要您一声号令就能平定。”刘邦听后大喜,认为得到韩信实在太晚了。他采纳了韩信的建议,准备向东出击。

刘邦听从韩信的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烧毁出关的栈道,表示没有东进之心,用以麻痹秦地三王章邯、司马欣、董翳,然后又派遣樊哙率军一万大张旗鼓地抢修栈道,吸引秦地三王的注意。刘邦则亲率大军潜出故道,翻越秦岭,直接袭击陈仓。章邯仓促回援,被汉军击败。在韩信的谋划下,刘邦迅速平定三秦之地,成功迈出争夺天下的第一步。

萧何:曾担任秦国沛县的狱吏,后辅佐刘邦起义。刘邦称王后,萧何一直担任相国。楚汉相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巩固汉军后方,并为前方不断提供士兵和粮饷,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汉初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