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33

第33章 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西汉名将,经历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作战神勇,匈奴人都敬畏地称他为“飞将军”。

汉文帝时期,匈奴大举入侵,李广从军抗击匈奴。他凭着一手超强的射箭本领,杀死众多敌人,被擢升为皇帝身边的侍卫。汉文帝对李广的才华非常赞赏,曾慨叹说:“可惜啊,你没有碰上合适的时机!如果你生在高祖(刘邦)之时,封万户侯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

汉景帝时期,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曾率领一百名骑兵出行,遭遇数千匈奴骑兵。匈奴兵以为李广的部队是诱兵,立即摆开架势,严阵以待。汉军骑兵看到众多剽悍的匈奴骑兵,心生害怕,想要立即逃回去。李广制止他们说:“我们离大军数十里远,如果慌张逃回去,匈奴人必定追杀我们,这样的话我们必定全军覆没。不如留在这里,匈奴人会认为我们是诱兵而不敢进攻。”李广命令骑兵在距匈奴兵两里远的地方停下,并解下马鞍休息。手下骑兵不解,因为这样连抵抗之力都没有了。李广说:“敌人担心我们会逃跑,如果我们解下马鞍向他们表示不逃跑,那么他们就会坚信我们是诱兵而不敢轻举妄动。”果然,匈奴人不敢发起攻击。一位匈奴将军前来监视,李广立即上马奔上去将他射死,然后又返回原地,解下马鞍,卧在地上休息。匈奴人对李广的行为觉得非常奇怪,不敢贸然进攻,双方就这样对峙到夜间。李广这支队伍是诱兵,匈奴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担心遭遇伏兵,便撤兵而去。于是,李广和他的骑兵安全返回本部。

李广和程不识都以治军有方而闻名。李广的治军方式很随意,选择水草丰茂的地方驻扎军队,没有固定的编制和阵形,人人自便,夜间也没有巡逻的士兵,军中的文书也十分简单,因为会派出哨兵,所以从未遭到袭击。而程不识的治军方式完全相反,其军队严谨,士兵不能随意休息,一天忙到晚,但也从来没有遇到危险。但是,匈奴人更忌惮李广的部队,汉军将士也都愿意跟随李广作战,而苦于跟随程不识。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广奉命出兵雁门关,不幸与匈奴的大部队相遇,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广兵败被俘。匈奴单于听说活捉了李广,激动地下令留下李广的性命,他要见一见这位闻名边塞的将军。当时李广负伤在身,不能骑马,于是匈奴骑兵就把他放进一个大网兜里,由两匹马架着前行。走了十多里地,李广看到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计上心来,于是假装昏死过去。那个匈奴少年过来检查他的伤口,他突然纵身一跃,跳上马背,抢走了弓箭,并把少年推下了马。他策马狂奔,几百个匈奴兵在后边追赶,李广回身放箭,射退了追兵,然后脱身归来。因为这次战斗损失惨重,李广被削职为民。

第二年,匈奴集结两万骑兵入侵边境,形势所迫,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飞将军”李广驻守右北平,都避开他,连续几年不敢侵犯右北平。在此期间,李广曾外出打猎,看到草丛中卧着一头猛虎,马上拉弓射箭,但是老虎一动也没动,李广觉得奇怪,就打发随从们去检查。他们这才发现那哪里是一头猛虎,分明是一块大石头。原来李广错把石头当成了老虎,使出全身力气来射杀它,使整个箭头都射到石头里去了。

后来,汉武帝命令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出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出征,汉武帝认为他年事已高,没有答应,又经过多次请求后,李广终于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军出征。卫青出塞后,从俘虏口中探知匈奴单于的驻地,于是亲自率精兵前往,令李广从东路进军。李广想与匈奴单于正面作战,于是向卫青请命:“我本是前将军,而大将军却改命我为东路军。我从少年时就和匈奴作战,现在终于有机会和单于正面交战,所以我愿意担任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卫青曾暗中受汉武帝告诫:李广年事已高,运气又不好,不宜正面与单于作战,便没有准许他的请求。

李广因为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路了,没能赶上和单于作战。卫青战胜单于班师后,派人责问李广迷路的情况。李广说:“我从少年时就和匈奴作战,到现在已经经历七十多次战役。这次终于有机会和匈奴单于决一死战,而大将军却将我调到东路,道路远又迷路了,以致没能赶上和匈奴单于作战,难道这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说完便自刎了。

李广为人清廉,经常将得到的赏赐分给部下,所以他虽然做了四十多年的二千石官,但是家中没有余财。李广带领军队,如果士卒们没有全部喝上水,他就不会先喝;士卒们没有全部吃过饭,他就不会先吃,因此深得士卒拥戴。李广死后,全军痛哭不已。百姓听到李广的死讯后,不论老少,不管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