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47

第47章 王莽改制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都在朝中掌握大权,唯独弟弟王曼早死,所以她对王曼的儿子王莽尤为怜惜。

王莽待人接物极为谦恭有礼,而且勤奋向学,广结俊杰之士,因此颇有声誉。王莽的伯父大司马王凤病重之时,王莽服侍极为殷勤,一连几个月都在身边照顾,不肯解衣睡觉。因此王凤在临死之前把这个侄子托付给已经是太后的妹妹王政君以及汉成帝,王莽因此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又升任射声校尉。不久之后,叔父王商上书,请求将自己的封地分给王莽。

受到汉成帝的器重后,王莽的行为愈加谨慎,态度愈加谦恭。他把自己的车马衣物全部用来接济门客,自己则家无余财,因此许多官员向皇帝赞誉他的德行,其声誉隆盛无比。王莽敢做违背世俗的事情而毫无愧色,她曾私下买了一个婢女。有人听说这件事情,就质问王莽,王莽狡辩说自己得知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子嗣,这个婢女有宜男相,所以是买来送给他的。

不久之后,叔父王根推荐王莽接替自己,于是王莽继四位伯父叔父之后成为大司马,年仅三十八岁。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声誉,王莽克制自己的欲望,修养不倦,聘请贤良人士充当门客,并将皇帝的赏赐和封国的收入全部用来供养名士,自己则越发俭朴。他的母亲生病,官员们前往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客,穿着极为简朴,官员们都误以为是奴婢,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王莽的妻子。

汉哀帝继位后,他的祖母定陶国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于新都封国。闲职期间,王莽闭门不出,安分谨慎。这期间,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家奴。为了博得好名声,王莽严厉地责罚王获,并迫令他自杀,因而得到世人的尊敬。

汉哀帝即位没多久就去世了,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掌管传国玉玺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夺回大权,王莽也再度得势,重新担任大司马一职。新即位的汉平帝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完全受大司马王莽的摆布。王莽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拉拢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结交官僚贵族。当他认为准备妥当后,就毒死平帝,立孺子婴为皇帝,由他辅政,称“摄皇帝”。即使这样,王莽还不满足。公元8年,王莽见时机成熟,逼迫孺子婴将皇帝大位“禅让”给他。登上大位后,王莽将国号改为“新”,把长安改为“常安”。

王莽当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新朝的统治,他打出《周礼》的旗号,宣布实行改制。公元9年,王莽宣布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仿照古代井田制,规定一家男夫不满八口而田过一井(九百亩),多余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的人,一夫一妇可以受田百亩。同时,他还把私家奴婢改称“私属”,也不许买卖。王莽推行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反而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不仅没有解放奴婢,反而把占有奴婢作为制度固定下来。这实质上是复古倒退的改革。

王莽多次实行币制改革,使用了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不仅货币名目繁多,而且将早已失去货币功能的原始货币,如龟壳、贝壳等拿来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混乱,货币贬值。而每改革一次,就是王莽集团对人民的一次大搜刮,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他们的腰包。王莽死时,仅他身边就有六十万斤黄金和无数的珠宝。

王莽还实行“五均六管”,即在全国几大城市里设“五均司市师”,负责管理市场,平衡物价,收税和贷款;实行盐、酒、铁器官卖;钱由政府统一铸造;收山林、池沼和行商、手工业税。这表面上好像有益于民众,实际是王莽集团的又一次变相搜刮。王莽所用的“五均六管”官,都是些大富商,如薛子仲、张长叔等人,都有家资数千数万。这些人有了特权,便趁机收贱卖贵,投机倒把,大发横财,加上币制改革已给商业带来严重创伤,百姓更是一贫如洗。贫苦农民无处谋生,就连上山打猎、放牧,以及捕鸟、捕鱼、养家畜、养蚕、纺织,甚至缝补、算卦都要上税。可见,王莽对人民的搜刮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除此之外,王莽还多次改动官名和县名。这些改革不仅没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贫苦农民一旦触犯了“新法”,就要被贬为奴婢。因犯禁被捕,押解去服劳役的人一次竟达十万之多。当政期间,王莽还挑起了对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他大量征发徭役和物资,将搜刮来的民财肆意挥霍,大兴土木,修建庙宇,使人民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他还托言古时皇帝纳一百二十位女子给神仙,将大批民间女子选入宫中,供其淫乐。

王莽的改制未能消除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新朝遂告灭亡。

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母亲,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长达六十一年。王莽篡汉的时候,王政君愤怒地把玉玺砸在地上,不久忧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