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3259100000023

第23章 祖逖北伐

公元311年,刘聪大军攻陷西晋都城洛阳,俘虏了晋怀帝,中原大乱,西晋的皇室和世族纷纷迁往江南,政治中心也向南方转移。西晋军队在长安拥立愍帝,以延续西晋政权。晋愍帝登基之后,有收复国土的志向,所以派当时的左丞相司马睿率兵二十万准备北伐。

祖逖是河北范阳人,年轻时就有鸿鹄之志,曾和西晋名将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二人关系很好,常常同榻而眠。祖逖每每夜半时听到鸡鸣,便叫刘琨起床一起拔剑练武,为投身报国做准备。他一心想要为国收复失地,听到愍帝准备北伐的消息后就投到司马睿帐下做了军咨祭酒,并进言:“晋朝的叛乱并非因为君王无道而令臣子心生怨恨,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权夺势,互相倾轧,这才使得戎狄乘虚而入,祸害中原。如今晋朝遗民遭受入侵者的摧残,群情激奋,如果这时您能挥军北上,收复失地,一定有很多英雄好汉响应!”

但司马睿只想偏安一隅,开拓江南地区,根本就没有北伐的志向,听到祖逖的话后,只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了一千人的口粮以及三千匹布给他,并没有提供任何铠甲兵器,也没有派给他一兵一卒,而是让祖逖自己想办法。祖逖愤然带着自己麾下的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北上,望着茫茫的江水立下誓言:“我祖逖如果不能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就让我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渡过长江后,祖逖在淮阴驻扎,开炉冶铁,锻造兵器,还招募了两千多兵士,为北伐做准备。

公元316年,晋愍帝被匈奴俘虏,长安失陷,西晋灭亡,司马睿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北伐上。但北伐的形势相当严峻,不仅有后赵王石勒盘踞,还有大大小小的众多地方武装割据势力,祖逖在芦洲屯兵时便遭到占据太丘的张平和占据谯城的樊雅的阻截,不得不派兵强攻。后来,祖逖见久攻不下,便用离间计诱使张平的部下谢浮杀了张平,这才得到太丘。但谯城仍在樊雅的掌控之中,祖逖便向南中郎将王含请求援兵,王含欣然同意。樊雅见形势对自己不妙,便很识时务地投降了祖逖。至此,祖逖终于在豫州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迈出了北伐的重要一步。

其实,在祖逖攻打樊雅时,地方割据势力头目陈川曾派兵助战,领兵的将领叫李头,英勇善战,很受祖逖赏识,他也常常感叹:“要是祖逖能做我的主公,我就死无遗憾了。”陈川知道后大怒,派人杀了李头,而李头的部下竟然率众投降了祖逖。陈川怒不可遏,为报复祖逖而大肆抢掠豫州各郡。祖逖派兵将他打败,陈川走投无路便投降了后赵王石勒,受其庇护。在祖逖攻打陈川时,石勒派麾下大将石虎率五万大军支援陈川,两军交战,祖逖战败,只得退守淮南。石虎将陈川的旧部迁走,留下自己的部下桃豹驻守陈川老城。

当时,祖逖的部将韩潜和后赵的将军桃豹分别占据陈川老城,桃豹占西边,韩潜占东边,双方就这样相持了四十多天。祖逖决定用计占领整个老城,便命人将布袋装满土,看起来就像装满了米粮的样子,然后派一千多人将土袋运到台上,又让一些人担着真米,在路边休息。桃豹的士兵追来,祖逖的部下故意丢下担子逃走。桃豹的士兵得了米粮,又见台上堆着好些米袋,以为祖逖的部众粮草充沛,想到自己已经饿了好几天,心中恐惧,一时间军心大乱。祖逖又派部下抢了桃豹的军粮,桃豹只得连夜遁逃,祖逖乘胜追击,终于占领陈川的老城,并命部下冯铁守城,自己则驻守雍丘,并时常派兵截击后赵军队。后赵戍边的兵士有不少因此归降祖逖,后赵的国土也日渐缩小。

祖逖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又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时不断鼓励农业生产,安抚投奔自己的流民,所以很得民心。就连不少地方割据势力也与祖逖交好,一旦后赵有什么举动,便会秘密告诉他。再加上祖逖日夜练兵,总能在战场上获胜,以致威名远播。

后赵王石勒深知祖逖的厉害,见他勤于练兵、积草屯粮,心中担忧。为了和祖逖搞好关系,石勒遣专人到幽州替祖逖整修祖坟,还杀了背叛祖逖投降自己的童建,并把首级送给祖逖,附信道:“叛臣逃吏,是我最为厌恶的。将军憎恶的人,就是我憎恶的人。”祖逖很感激石勒,此后只要是后赵叛降归附的人,他都不接纳,并约束将士,禁止骚扰后赵百姓。就这样,两国边境短暂安定下来,得以休养生息。

但好景不长,豫州收复不久,朝廷就派戴渊来做征西将军,位在祖逖之上。祖逖见戴渊全无北伐之心,又听说朝中各派势力钩心斗角,知道国家将有内乱,而自己的北伐大业也无法完成,心中郁悒,一病不起,最终怀着“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在雍丘去世。

豫州百姓得知祖逖的死讯,都像失去了亲人一样悲痛,不少百姓还自发地为祖逖修建了祠堂,以纪念这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