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3259100000036

第36章 隋文帝灭陈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将帝位禅让给当时的丞相杨坚,于是杨坚称帝,定国号为大隋,建立隋朝。隋文帝素有大志,他先于公元587年灭后梁,又将矛头转向南陈。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南陈之主陈叔宝穷奢极欲,昼夜寻欢作乐,诛杀忠言之士,劫夺乡民百姓,罪恶多端,朕深深地为那些被他鱼肉的百姓痛苦,所以决定出师讨伐南陈,诛灭这个暴君,为民除害。”之后在太庙祭告祖先,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三人为行军元帅,率军攻打南陈。

杨素率领水军顺流而下,越过三峡,进入南陈管辖区域,南陈将军戚昕率领一百余艘战船防守此处,隋朝将士忧心忡忡。杨素说道:“成败在此一举,我军如果白天进攻,敌军就会知道我们的虚实,不如夜里突袭。”于是亲自率领战船趁夜色顺流而下,黎明时袭击敌军。戚昕战败逃走,隋军俘获了许多南陈将士,将之慰劳后全部遣返。

陈叔宝知道隋军打来,一点也不担心,若无其事地对侍从说:“我们陈国是具有帝王气数的。开国以来,齐军曾经三次大规模进犯,周军也曾经两次强兵压境,不都是惨败而回?现在隋军又能把我们怎么样?”身边的奸佞小人也趁机附和:“我们占有长江天险,敌军难道能飞渡过来不成?”陈后主听后深以为然,更加不重视前方战事,终日只是饮酒作乐,宴饮观舞,好不快活。

隋军大将贺若弼统率军队准备渡过长江攻击南陈,他用卖掉军中老马的钱,大量购买陈的船只,并将这些船藏了起来,只把买来的破船停泊在外面,让南陈的探子以为隋军并没有可以渡河的船只。贺若弼又时常派遣军队沿江打猎,每次都闹得人欢马叫,南陈军队渐渐习以为常,对隋军的动静也不再加以戒备,以至于后来贺若弼渡江时,南陈守军竟然都没有发觉。就这样,南陈所依赖的长江天险被打破了。陈后主得到隋军渡江的消息后慌了手脚,下令召集大臣进宫商议军政,并调兵遣将,加强防务。

不久,贺若弼率军攻克了京口。贺若弼军纪严明,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对南陈俘虏也很宽容,不仅全部予以释放,还好言安慰,发放粮食、财物,并给他们隋文帝的诏书,让他们帮忙宣传,使南陈百姓都知道隋军这次攻打南陈完全是因为南陈国主昏庸无能,是为南陈百姓着想。因此,隋军所到之处,南陈军队望风披靡,往往溃不成军。

另一路,隋军将领韩擒虎率军夜渡采石,而陈朝守军因为醉酒丧失了战斗力,被隋军轻松打败。随后,韩擒虎又用半天时间攻下了姑孰城。江南百姓早就听说过韩擒虎的威名,在军营前等待拜见他的人络绎不绝。

就这样,贺若弼率军从北道,韩擒虎率军从南道,准备夹击南陈都城建康,南陈各处守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开城投降。当时,建康还有军队十余万人,可是陈叔宝生性怯懦,又不懂军事,只知道日夜哭泣,把建康的军情和布防事宜全部交给身边的一个奸佞小人,那个小人知道自己平日所作所为遭人厌恶,将士们不可能听他指挥,又担心那些将帅立了功后取代自己,于是就向陈后主上奏说:“那些将帅个个心怀不满,一向不甘心臣服于陛下,现在到了危急时刻,我们不能信任他们。”陈后主果然不再信任身边的将士。结果,当贺若弼进攻京口时,朝中大将萧摩诃请求率军迎战,陈后主不许,等到贺若弼进军钟山时,萧摩诃又上奏说:“贺若弼孤军深入,若乘机出兵袭击,一定会胜利的。” 陈后主还是不许,就这样白白延误了战机。

贺若弼兵临城下,陈后主只得派萧摩诃迎敌。因为陈后主私通萧摩诃的妻子,所以萧摩诃一开始就不想为他打仗,再加上南陈军军心涣散,自然一败涂地。陈后主得知战败,非常惊慌,想要躲起来,袁宪却很严肃地说:“隋军进入皇宫后,一定不会伤害和侮辱陛下。事已至此,陛下还能躲到哪里去呢?我请求陛下穿戴整齐,端坐正殿,就像当年梁武帝见侯景时那样。”陈后主根本不听,跟着十余个宫人逃出皇宫,还要跳进井里躲藏。袁宪苦苦哀求,旁边的人用身体遮挡住井口,陈后主还是拼命往井里跳。不久,隋军兵士向井里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回答,之后士兵扬言要往井里扔大石,这才听见有人在井下叫喊,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终于抓到了陈后主。

至此,南陈灭亡,隋统一了全国。

陈叔宝: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在位时大兴土木,生活奢靡,日夜与妃嫔游宴,书写艳词。隋军南下时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