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3259900000026

第26章 在困境中积聚心量——让光明宠爱自己(1)

如果内心有了乐观的心量,那么一切便会顺遂。

贫穷,并不是一件坏事

没有谁会一生把贫穷写在脸上。

穷人看到有钱人大富大贵,以为他们很幸福,但是有钱人心里不一定痛快。虽然无法改变自己目前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创造未来的心态。没有财富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人生将是一片黑暗而没有边际的森林。

在贫穷面前,我们不必抬不起头,金钱给予我们的只是我们所需的一小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值得去追求的东西,因此,物质上的贫穷并不代表人生的贫乏。而且贫困往往只是眼下的,我们永远有选择现在就动手改变的机会。贫穷与暂时的负债对懦弱的人会产生一股强大的摧毁力,而意志坚定的人却认为那是对自己的磨炼。

拿破仑是科西嘉人,他的父亲手头非常拮据,却很高傲。幼时,父亲令他进入贝列思贵族学校。校中的同学大都恃富而骄,思想卑劣,讥讽家境清寒的同学,所以拿破仑常受同学们的欺侮。他起初逆来顺受,竭力抑制自己的愤怒,但同学们的恶作剧愈演愈烈。他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函请父亲准他转学,希望脱离这可怕的环境,可父亲来信回复他说:“即使如此,你仍须留在校中读书。”他不得已,只能忍受,饱尝了五年的痛苦。每次遭到同学们的侮辱,他不但没有消沉自己的志气,反而增强了决心,磨砺了意志,他准备将来战胜这些纨绔子弟。

在拿破仑16岁任少尉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在他微薄的薪俸中,他需节省一部分钱来赡养母亲。后来,他又接受差遣,长途跋涉,到凡朗斯的军营服役。到了部队,虽然伙伴们大都把闲余的光阴虚掷在狂嫖滥赌上,拿破仑知道自己绝不会和他们一样。他想甩掉这顶贫穷的帽子,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把闲余的光阴,全放在钻研学问上,总是从图书馆中借阅自己要看的书。他早有了理想的目标,并在艰苦的环境中埋首研习。数年的工夫,他积累下来的笔记竟有四大箱子。

这时,他已设想自己是一个总司令,他绘制了科西嘉岛的地图,并将设防计划罗列图上,根据数学的原理,精确计算。他很快崭露头角,为长官所赏识,从此他青云直上。而其他的人对他态度也大大改观,从前嘲笑他的人,反而接受他指挥,奉承唯恐不及;从前轻视他的人,以受他稍一顾盼为荣;从前揶揄他是一个迂儒书呆、毫无出息的人,也对他虔诚崇拜。

拿破仑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的天才和学识修养,但最重要的还是他战胜欺侮者的意志。他的意志,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出来的。假若他不受同学们难堪的侮辱,不受冷酷无情的折磨,不经历风雨,或他父亲允许他退学,那么他可能不会成为众人皆知的拿破仑。

困苦的环境,固然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志气,但也可消沉他的志气。如果不战胜环境,那么环境便会战胜我们。由于受了冷酷无情的打击,便妄自菲薄,以为前途无望而听从命运的摆布,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无声无息。

与其将大好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钱的忧虑上,不如打点行装、振作精神去为赚钱做好心理准备,用良好的心态去开创光明的前程。

你随时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生活的加工厂是我们的,别给自己生产不快乐。

如果遇到了挫折,遭遇了失败,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情绪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请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此时,找出一张纸,写上我们可能得到的幸福的事情,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快乐的源泉,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很健康,家人对我们很好,等等,紧接着,就可以对比了。对此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让自己快乐的理由远远大于悲伤和难过的理由。

有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人而坐了牢,尽管后来被释放,但她仍然很痛苦。她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女孩哭了,泣不成声地说:“我多么不幸啊,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了……”

听罢,牧师对她说:“小姐,你是自愿坐牢的。”

女孩被牧师的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对她说:“尽管你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在你的心里,却仍旧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中,不正是自愿坐在心中的牢狱里吗?”

当我们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如果天天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可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我们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生活已经制造出了那么多问题,如果我们又进一步在脑子里提炼那些不快乐,那就是在增加心理负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无法预测的事情,如果还要承受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不快乐,难道不是愚蠢的吗?

不要再强调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人的态度,而要看看怎么做才能停止制造不幸。我们是因为用我们惯有的悲观情绪去想问题,所以才变得不快乐的。只要停止再想这些问题,停止用悲观的眼睛看待世界,我们就会开心得多。

其实,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快乐和不快乐两种选择。也许我们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选择快乐,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创造的,而愉快的思想又是由乐观的个性产生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快乐还是痛苦由我们自己决定。

要想赢得人生,就不能总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消极的东西上,那样只会使我们沮丧、自卑,让我们徒增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结果,我们的人生本该有的光辉就可能被失败的阴影遮蔽。

乐观是无形的,但它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乐观的人懂得变通地看待生活和问题,他们总能在困难和不幸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他们也总会向前看,相信自己能主宰一切,即使在乌云的笼罩之下,他们也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困境中闻到芳香

泥泞的阴雨天在诗人眼里也是一首诗。

如果一切能顺顺利利、悉如我意,按照我们当初的计划与预期发展,人生该有多好;如果一切能平平稳稳,人生该有多么的惬意。偏偏事与愿违,冥冥之中一种无可抗拒的神奇力量,使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因此必须面对千变万化的不可预知。

这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有人叫它天意,有人叫它命运,无论怎么称呼,它都无所不在、与我们如影随形。如果它幸运地引领我们进入了成功、快乐,那么我们总会一相情愿地认定成功、快乐都是因为自我的卓越与努力,而全然忽视了它的存在。然而,一旦它不幸地将我们带入了悲伤、失意,我们就会一意孤行地认定失意、悲伤都是因它作祟,而完全忽视了自我的虚心检讨与坦然面对。

达伦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她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和百般呵护之下长大,她待母至孝,多年来一切顺遂如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至爱的母亲得了时下仍让人束手无策的帕金森症。

达伦从不抱怨,她以最大的关怀和无限的爱心安慰她、照料她,片刻不曾丧失对她的耐心和关爱。她知道,如果这是天意,那么它不过是让自己以现在的些许折磨去感受母亲多年来不为外人所知的辛劳,如果这是命运,那么它不过是为人子者当尽的唯一可行之道。

达伦虔诚地祈祷,只要母亲能够恢复当年的风采,再大的代价她也愿意付出;达伦诚挚地恳求,只要能够永远陪伴在母亲的身边,即使他人认为是疯癫无理的老人,也将永远是她心目中最为美丽的母亲。

但母亲还是在一天饭后的散步中无意识地由六楼跌下,痛苦地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达伦痛不欲生,在和神父的谈话中,她毫无保留地宣泄了自己最为愤慨的抱怨:“她是那么的仁慈,那么的善良,如果这是天意,那么天意根本就是不公的。我是多么虔诚地祈求天主的眷顾,忠心地信守仁慈、孝敬和它所有的诫命,但求我的母亲能再享受些快乐的生活,偏偏它却狠心地连这么一点卑微的心愿都不能满足我们。如果这是命运,那么命运根本就是不义的。”

神父却以极平淡沉稳的口吻对她说:“孩子,我们绝不能从外表去了解命运所要传达的信息。它完全看到了你的义行,于是仁慈地完全结束了病痛对你母亲的折磨,欢欣地给你一个崭新快乐的生活……”

天意与命运也许经常不会完全符合我们的希望,但是,对于它们背后代表的真意与仁慈,我们只有在虔敬恭谨的谦卑下才能品出真味。

人在一生中,难免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波折。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对命运的抱怨中,那么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漫无边际的悲观和失望,可是,如果保持一颗豁达的心,即使是在人生的风雪里,我们也只会把它当成一种风景来观赏。

面对艰难困苦,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而忘记就是一副良药,它会愈合我们的伤口,让我们怀着新的希望上路。

成功总是利用困难捉迷藏

有时候,机会总是伪装成困难到来。

困难可以诱发人们生命中的坚韧潜力,危险可以开启生命中的勇敢潜力,这两者都能引发出生命的光芒。困难越多,危险越大,发出的生命光芒就越强。

遇到挫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人把西瓜大的困难看成芝麻般微小,有人把芝麻般小的挫折看成西瓜般巨大。其实,挫折如弹簧,我们硬它就软,我们软它就硬。意志顽强的人面对沉重的压力、巨大的挫折,会坦然处之;意志薄弱的人面对微弱的压力、稍不如意的境遇,便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要想催开成功之花,我们必须培养和磨炼顽强的意志。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平常走路她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例外,邻居家的残疾老人是她的好伙伴。老人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但他非常乐观,她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有一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俩。当一首歌唱完时,老人说道:“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而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风中还有几分寒意,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个巴掌也可以拍响。你一定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在墙上:一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有一点进步了,她又以忍受更大的痛苦来求得更大的进步。父母不在家时,她甚至扔开支架,试着自己走路……她始终坚持着,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了支架,开始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她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威尔玛·鲁道夫!”

在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共摘取三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伟大与挫折常常相伴而来,所受的挫折越大,我们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越高。可以说,挫折是伟大的主人。

挫折,是磨炼人格、意志的最高学府。每经受一分挫折,我们便添一分智力。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冷静地对待它,这样就能从中有所得。

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地克服,愈战愈勇。伟大的成功来自困难,没有经受过困难的人生,自然会没落于渺小与平庸。

如果不能忍受奋斗的困苦,那么我们在一生之中,该向何处去寻找自己的安逸与快乐、幸福与和平呢?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管我们担任的是什么角色,我们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我们的表演技能如何。坚持奋斗下去,我们成功的希望就会越大。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艰难困苦中甚至危险中奋斗过来的,拿破仑、华盛顿、甘地等人,无不经历千难万险。我们也应保持一颗奋斗之心,坚持、坚信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更稳健。

挫折是你重新调整计划的机会

前面有暗礁,我们就要随时做好修改航向的准备。

人生旅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迈进,我们就会看到不同的景观,再向前进又是另一番景象。要想随时掌握人生目标的进度与方向,我们就要勤奋不懈地努力,保持持久的耐心。

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不断包围着我们的生活琐事,有时候会令人无法集中精神。等到我们明确地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时,我们的人生目标早已被遗忘,梦想早已被粉碎。只有每日、每周或是每月做一次确认工作,才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成长。

如果能够像上面说的那样做,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知识及经验不断成长之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早期的人生目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