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3259900000027

第27章 在困境中积聚心量——让光明宠爱自己(2)

对于人生的进展,如果第一个计划失败了,我们就会用一个新的计划来取代它。如果新计划仍然不成功,我们便再用一个新计划来取代它,直到发现一个成功的计划为止。多数人遭到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创造新计划以取代失败的旧计划的勇气。

如果没有可行的实用计划,那么即使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积累财富或完成其他任何事业。一时的失败并不是永远的失败,那也许只意味着我们的计划并不正确,立即着手构想新的计划才是当前最需要做的。

很多人终生过着并不富裕的日子,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积累财富的正确计划。

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的计划的正确性。

詹姆斯·希尔在开始筹措资本以建造一条从美国东岸至西岸的铁路时,曾遭遇挫折。但他采取了新的计划,从而转败为胜。

亨利·福特不仅在开创汽车事业的初期遇到一时的失败,而且在处于顶峰时期时,也遭受过挫败。但他创造了新的计划,走向了成功。

在认识这些人物时,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成功,却忽视了他们在成功之前所克服的许多挫折。当失败到来时,我们应该把它看成一个信号,然后重新制订计划,再度出航,驶向目的地。

皮艾尔·S·杜邦出身贫寒,他家世代以制造钟表为生。1799年,杜邦全家迁往美国前,一直在位于法国塞纳河畔的古都尼摩尔郊外生活。皮艾尔·杜邦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战败,皮艾尔·杜邦作为当时法国政府调停小组的成员活跃于外交舞台上。因为调停英美和谈功勋卓著,他被路易十六提升为法兰西王国的商务总督。

1789年,革命风暴席卷法国,路易王朝垮台。皮艾尔失去了商务总督的职位,他和小儿子艾尔·杜邦一起,共同经营一家出版社。然而,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出版社的生意并不好。于是,皮艾尔·杜邦决定在法国创立殖民公司,然后去美国开拓新的殖民地,并举家迁往美国。但殖民地公司的股份招募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此时的法美关系今非昔比,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前途未卜的公司投资。

此后,杜邦一家经过艰苦的航行,横渡大西洋,来到美国。皮艾尔·杜邦在自己的第一个殖民地计划失败之后,又制订了第二个计划——创办一家邮轮公司。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注册一家邮轮公司,加入世界竞争会有不错的前景。然而,这个计划尚未实施就破产了。

不甘失败的杜邦又想出了第三个计划,在美国和西印度群岛的法属哥德罗普岛之间进行转口贸易。但由于政治原因,这一计划也失败了。

就这样,杜邦父子前后共设计了七个计划,可是没有一个成功。1800年,艾尔·杜邦向他的父亲提出了他们的第八个计划——生产火药。此时,天时、地利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这个意义重大的计划不但顺利得以实施,而且就此改变了杜邦家族的命运。

在修改创富计划的过程中,很多人明明接收到了新信息,却没有勇气据此改变既有的计划。他们拉不下脸承认错误,也不肯重新考虑原来的目标策略或方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实施错误的计划。要知道,财富稍纵即逝,愈快改正错误愈好。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复杂而不断地变化着,我们必须随时准备面对出乎意料的情况,而这些情况会令我们发现未曾计划之处。我们必须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迂回曲折,一定要预先做好准备。

从出发点A到终点Z不可能是完全笔直的线,我们时而偏左,时而偏右。如果目标足够清楚明确,在进行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切迂回曲折,统统纳入到计划中。假如内心有明晰的前景蓝图,信心坚定、计划周全,具备随时调节的灵活弹性,那么我们便能对人生路上的各种状况应付自如。前景蓝图和信心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期待获得之事物,或正要前往的方向,没有一个明晰的蓝图,那么他就容易把事情变得既复杂又困难,走许多冤枉路。

失败了,不过就是从头再来

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失败,再试一次。

看看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的生平经历,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伟人,都是在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之后,又重新开始拼搏才获得最后的胜利。

奋斗者不相信失败。他们将错误当做学习和发展新技能及策略的机会,而不是失败。有人认为失败一无是处,认为它只会给人生带来阴暗。其实恰恰相反,人们从每次的错误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会调整自己的路线,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它们是行动的证明,证明我们正在做着事情。犯的错误越多,我们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每次的失败都使我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1510年,帕里斯在法国南部出生,他一直从事玻璃制造业,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只精美绝伦的意大利彩陶茶杯。这一看,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也要造出这样美丽的彩陶。”这是他当时唯一的信念。

他建起烤炉,买来陶罐,打成碎片,开始摸索着进行烧制。

几年下来,碎陶片堆得像小山一样,可他心目中的彩陶仍不见踪影,他甚至无米下锅了。他只得回去重操旧业,挣钱来生活。

他在赚了一笔钱后,又烧了三年,碎陶片又在砖炉旁堆成了山,可仍然没有结果。以后,连续几年,他挣钱买燃料和其他材料,不断地试验,都没有成功。

长期的失败使人们对他产生了看法,人们都说他愚蠢,是个大傻瓜,连家里人也开始埋怨他,而他也只是默默地承受着。

试验又开始了,他连续十多天日夜守在炉旁。燃料不够了,他就拆了院子里的木栅栏,因为怎么也不能让火停下来。又不够了,他就搬出家具,劈开,扔进炉子里。还是不够,他又开始拆屋子里的板。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和妻子儿女们的哭声,让人心酸无比,却仍旧无法阻止帕里斯,他心中只想到,马上就可以出炉了,多年的心血就要有回报了,偏偏这时,只听炉内嘭的一声,不知是什么爆裂了。所有的产品都沾染上了黑点,成了次品。

帕里斯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独自一人到田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许久之后,他又开始了下一次试验。

经过16年的艰辛历程,他终于成功了。他的作品成了稀世珍宝,价值连城,艺术家们争相收藏。他烧制的彩陶瓦,至今仍在法国的卢浮宫上闪耀着光芒。

帕里斯的成功之路是艰辛而又漫长的,他的成功来得何等不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一次又一次重新站起,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