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3276800000012

第12章 视野与内容(5)

四、保护资源环境

《环球时报》不遗余力地设置话题,以世界眼光来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有效地贯彻落实,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尽管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只要有正确的用水观念、科学的用水制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即使在“缺水”状况下,也完全能够做到供需平衡。《环球时报》2004年3月24日在“中国水周”期间,组织了一组国外节约用水的文章:《日本家家用节水马桶》、《澳大利亚分时段浇花》、《以色列用水要有许可证》,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许多国外的节水知识,向管理层推荐有效的管理办法。

《莱茵河是怎么变清的》对国内恢复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流有很大启示;《房顶上长出森林》和《绿色屋顶,全球很时髦》等文章,对寸土寸金的城市绿化提供了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思路。

《日本企业很注重废物利用》、《丹麦工业园废物内部消化》、《德国回收光盘做电脑》、《巴西生态城,垃圾能换吃的》和《新加坡用垃圾造出旅游岛》等报道,介绍了国外注重循环经济各种具体而有效的办法。

类似报道还有2005年的《节油,各国都当大事抓》、《节电,许多国家当国策》、《节水,关系各国命运》和《节粮,每个公民的义务》等一系列反映各国节约利用资源的情况。

由于国情不同,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在国内奏效。《环球时报》报道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不是要把这些做法简单地搬到中国。但是,开阔眼界、博采众长,不管对政府部门,还是对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有裨益。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尽可能少走弯路的过程。

第四节国际军情大扫描

《环球时报》设置“军事”版,以“瞭望世界军事动态,透析全球军事战略”为内容定位,围绕国际军事领域的重大问题,报道军事动态、各国军队建设情况,剖析各国军事战略。从五花八门的新式武器,到作战计划的制定;从名目繁多的特种部队,到富国强兵之策;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兴起,到现代战争的影响。展现出国际军情的一幅幅画卷,反映了对全球军事问题的深层思考与独立见解。

“国际风云大事,十之八九与军事有关。浏览每天的电视、广播和报纸,国际新闻多与军事活动甚至与战争相关。《环球时报》军事报道很有特色,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好评。”

《环球时报》除“军事”版,作为要闻版的头版和16版也较多涉及军事报道。在2007年上半年的头版报道中,多数与军事问题有关,另有13条新闻(占头版10%的比例)直接围绕军事内容展开。主要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等国家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军事部署等情况的报道。

一、反映中国军事发展

快速发展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军事能力获得普遍认可。《中国有能力造航母》、《中国下决心造大飞机》、《中国要造大推力火箭》等文章,直指中国的综合实力,反映中国国防科技能力不断增强的信心。

《中国造大飞机众议纷纷》报道了国外对中国造大飞机的反应。“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从不同角度诠释中国这一不平凡的决定,其中既有惊叹和肯定,也不乏质疑和猜测。”对于中国造大飞机,议论最多的还是市场前景和战略意义。《环球时报》在要闻版(16版)刊发了记者采写的报道《造大飞机意味着什么》,文章指出“制造大飞机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满足市场的需要,从战略意义上说,有了这个产业,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2007年1月至6月,《环球时报》有关世界关注和评议中国的头版报道,多篇涉及军事领域:《世界关注中国歼10战机》、《西方离谱炒作中国军力》、《西方歪曲中国军事意图》、《世界关注中国军工开放》等,告诉读者世界对中国军力发展抱有的复杂心情。

二、关注美国军事动态

代表作有《美称年内可拦截导弹》、《美为何建非洲司令部》、《美国在太空神秘布防》、《美三艘航母要再聚关岛》、《美最新潜艇部署太平洋》等。这些文章揭示了一个真相:目前美国差不多已把全世界都纳入了其防御版图,即使如此,还经常在为自己的军事意图找各种理由。美国解释在非洲建立司令部目的时,把“反恐”放在第一位,但舆论普遍认为,其对非洲的战略雄心要比这个理由大得多。

美国早就有卫星攻防战略,却宣称在太空布防是为了应对中国带来的危险。太空反制战略将使美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军事优势,但是美国若想保住太空的绝对安全,实际上很难做到。有专家指出:“美国在追求军事上绝对优势的过程中,给别的国家树立了坏榜样,刺激大家纷纷搞太空军备竞赛。事实上,美国追求绝对军事优势也并没有收到想要的结果。无论是越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都没有达到维护和平的目的,没有带去真正的民主,更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应该反思。”

三、报道周边国家军事动向

《环球时报》2007年上半年头版,其他军事报道有《印度要建太空司令部》、《俄花五万亿重振军威》、《日本要买百架F-22战斗机》。这些报道详细披露了印度、俄罗斯和日本新的军事动向,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军事举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影响。而《朝核僵局期待转机出现》,则报道了六方会谈可能出现的新迹象和国际舆论对此抱有的新期待。

继朝核问题之后,伊朗核问题成为2007年西方国家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美国,最担心伊朗搞核试爆。伊朗坚持与西方对峙,态度强硬,不仅扣押了15名英军士兵,不理会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还声称“如果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将在一个小时内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虽然美国的一个资深议员威胁对伊朗发动空袭,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也发射一颗间谍卫星监视伊朗,但伊朗依然毫无惧色,表示会在第一时间用弹道导弹发动“闪电”反击。由核问题引发的伊朗与西方国家的激烈摩擦,使得美国打伊朗的风声越来越紧,《环球时报》2007年上半年在头版先后刊登了8篇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报道,在“新闻背景”、“军事”和“要闻”版(16版),刊登文章40余篇,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动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

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能对大国关系、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和国际舆论等带来重大变化。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值得人们关注。《环球时报》的军事报道,让读者感知,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一直处在不安和动荡之中。

在《环球时报》的其他版面上,读者还可以欣赏到“漫画与文摘”精彩美文和幽默漫画的自然结合,小故事折射出的大人生,小漫画反映出的大智慧;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的奇风异俗、人文特色;可以追随“史海回眸”的千年往事,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恢宏;可以寻觅世界巅峰人物的传奇经历,品评其是非功过;还有那些说不完的全球娱乐圈和道不尽的国际体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