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3278500000012

第12章 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3)

美国电视剧非常注重剧情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悬念设置之后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阴谋、转折和高潮,讲述的故事一般都是由众多复杂的核心事件构成的,每一小段故事本身都有一个核心事件,使得故事结局指向不明、线索庞多,整体结构倾向于松散,有时让观众无从找到任何头绪来猜测情节发展和故事结局。或许这与美国人擅长的分析性、发散式思维密切相关,在节奏紧张、扣人心弦的涉案剧、医疗剧中,不能凭常理推断出的结局会让人兴奋,而遇到异常曲折的情节和关键时刻,观众会感到紧张甚至窒息,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一种强烈的阅读快感。

随着《越狱》和《英雄》的流行,现在美剧在国内越来越火,观众人数也呈几何级数增加。大家爱看美剧的原因多种多样,我呢,纯粹是被那些情节刺激、悬念迭生的剧集所吸引。《LOST》,悬念最强的剧,坑挖得深不见底。同时多主角的架构让其人物多种多样,剧集冲突不断。至于此剧涉及的人性和物理学方面,在这里碍于篇幅和本人水平就不讨论了,《迷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金鱼眼的Ben,其人本身就是一个谜。

这是一个美剧迷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所发帖子的内容,正如他所言,“悬念”是美国电视剧的一大特点,就连以美国中产家庭作为描述背景的《绝望主妇》也是通过制造悬念这一方式来推动剧情发展的。故事开篇,主角玛瑞一出场就突然自杀身亡,而在用这个自杀之谜引导整个故事外,它在各集之中又充分设置了复杂的危险因素,每一集都会以一个更大的悬念来结束故事:

吸引我的有很多因素,比如情节、演员、拍摄手法等,但说到最重要的还是情节,尤其是很多美剧中设置了大量的悬念,让你觉得整个故事一环扣一环。比如我喜欢的DH(论坛中将《绝望主妇》简称为DH),Mary开场就自杀了,至于她为什么要自杀,就是一个最大的悬念,之后剧集中她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都是极具人生哲理的,当然美语发音也很好听,尤其是结语貌似是对该剧集的总结,但同时也是新一个悬念的开始。

剧情节奏紧凑是美剧的另一大特点,美剧的节奏都简洁明快,从不拖泥带水。在大众传播如此快节奏的今天,人们都喜欢直入主题的方式,而大多数美剧也都是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揭开序幕。热播美剧《迷失》和《越狱》都在第一场戏就把观众带入了整个剧情中,《迷失》的第一场戏是一群人因所乘的飞机失事而被带到一座孤岛上,他们的迷失也就从此开始了;《越狱》开场不到3分钟,男主角Michael就因抢劫银行而入狱,开始了艰难的越狱路程。

剧情没有韩剧那么拖沓,每一集都干干净净!

我也是只看美剧的人,美剧的情节比较紧凑啦,专业性和故事性都比较好啦

关键还是剧本的功底,还有节奏问题,现在根本没法看那种一集能解决的(内容)给你拖个十集的电视剧了。

二、真实、勇于面对现实和揭露黑暗的内容

除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是吸引广大美剧爱好者成为其忠实观众的原因外,美剧讲述故事的真实性和敢于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特色也是其吸引一大批迷的重要因素。正如观众之所以要看新闻是因其真实性的缘故,而电视剧虽然属于艺术作品可以虚构,但来源于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无限逼近真实的内容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了解点美剧的,LAW AND ORDER没看过也听过吧,里面全是人在破案,这个系列一直崇尚“接近真实”,而且案件全是从现实出发的,别的不说,SVU一集一百页的调查报告,真实性没得说……日本的罪案剧我一直不看好,感觉是从推理小说改过来的,一点证据没有,也不知法庭上是如何说服法官的。

这是一位美剧迷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发的有关美剧真实性的帖子,当然,在对“真实性”的表现之余,美剧自然要在每个剧集和故事中传播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传播传统美国文明和所谓美国精神,宣扬美国文化、美国人的生活以及赞扬美国人的价值观——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对自由与权力的追求。比如《绝望主妇》讲述的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中坚阶层,是美国社会凝聚和团结的核心。《绝望主妇》里的生活场景就是营造中产阶层的生活场景,美丽幽静的紫藤街道,白色的栅栏围着修剪齐整的草坪,在一座座漂亮整洁的房子里优雅得体、衣着光鲜的主妇们享受着宁静满足的生活,这样的景象和形象鲜明地打上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烙印。然而,这部美剧并没有一味吹嘘美国社会是多么和谐美满,美国家庭是多么幸福团圆,美国生活又是多么怡然自得,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健全的社会都会有其制度上的弊端、法规上的漏洞以及人性上的缺失,关键问题是是否勇于去面对现实、揭露黑暗,在这点上美剧做得还是受到广大美剧迷的认可的。

《绝望主妇》大胆地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自我意识与新环境之间的失谐之处”,把存在于美国社会阴暗处的现实问题展示了出来:当代美国文化已经逐渐地丧失了传统美国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有一定道德感的、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而陷入了一种崇拜金钱、迷恋物质的道德危机中。也不能说美剧就完全真实,但是至少人家什么话题都敢触及。不过也不是美国的就是好,很多案子是谁都知道是有罪,但是她们就是不能定罪,不过他们的剧会比较真实,不能定罪就是不能定罪,不像我们,最后总是坏人落网,正义声张了。

(那是不是因为律师的原因?笔者问)

不是,是他们的制度漏洞,但他们敢于面对,也敢于通过电视剧揭露出来。2009年1月6日与“冯妮”的访谈记录。

(你怎么就可以确定美剧呈现的就是真实的呢?笔者问)

我有时也向美国朋友求证过,当然我也不是说美国社会有多好,但美剧敢于揭露黑暗、起到批评的作用,剧中很多人物有血有肉,很真实。比如有一个剧叫law and order,这个剧的所有案件都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且里面很多罪犯到最后都没法定他的罪,虽然看起来有些沉重,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是挺无能为力的,但敢于面对这个法律制度上的漏洞是很关键的,这个剧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警示和批判。2009年1月19日与“迈克”的访谈记录。正是美剧这种真实性、勇于面对现实和揭露黑暗的特质,得到了一大批喜欢看到真相和带有批判视角的观众的青睐。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而美剧中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呈现出好坏不一却又复杂多变的多重面向,这也就是美剧迷们喜爱美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新鲜别样的异国文化

(喜欢美剧)其实是因为cross culture(跨文化)。东方人对西方人的文化感兴趣,外加美剧探讨的东西也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我很喜欢,例如很多犯罪律政剧里面对专业的法律、破案知识的分析和应用,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对各种灰色地带的触及;很多家庭生活剧中都体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美国人的价值观。其实很多西方人也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的,所以很多西方人也开始喜欢上了东方国家的电影、音乐等等。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大家对远方的文化的探究得以借助各种现代手段来实现,其实也满足了自身的好奇心理。举个例子,有些中国人会觉得张艺谋的英雄和陈凯歌的无极非常不好看,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他们觉得很精彩,因为这种电影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色彩,说到底,也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样地,有时候我也觉得,我之所以觉得有些美剧很好看,可能也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我对美国文化的好奇心吧。

喜欢看美剧是因为美剧更有深度,看起来更有趣,拍摄手法很多样化,人物塑造情节构建方面都够精彩,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就这样被它征服!

了解些美国的文化与喜好,所谓知己知彼。

费斯克与哈特利合著的《解读电视》一书借用了“吟咏功能”(bardic function)一词来形容电视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bard”指的是中世纪的游吟诗人,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或讯息,并强化了听者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文化的感受”。在费斯克和哈特利看来,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和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他们发展出“吟咏功能”的概念来说明电视在社会生活当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虽然是一种虚构的叙事形态,但它所反映的国家全貌、民族风情、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都无法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开来,电视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为文化全球化重要手段的美国电视剧也是不遗余力地将美国文化展露无遗,正是这种异国文化的魅力使得许多中国美剧迷对它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