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青年的心理成长,不能不谈信仰问题。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对社会人文文化有隔膜的感觉,集中体现为对伦理和信仰以及宗教问题的回避。即使有一些研究,也是浅尝辄止,不愿意触及争议性的话题或者不愿意为一些没有经济效益的课题努力。如此下去会导致心理学发展的孤独和失衡。
青年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我延展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必然寻求突破有限世界理智和科学设定的框架,向科学无能为力的广延精神领域探索。这种实际需求,要求心理研究继续追踪下去,探索青年精神突破现实局限以后,究竟向何处去。
人要寻求生命的意义,主要靠灵性力量。诚然,人在从事寻求意义的活动时离不开感性和理性。但是,在意义求索及其体验中,我们主要依靠的不是感性和理性,前面已经分析过,感性是眼前的片段,理性是有局限的规则,都不足以解释精神自由追求的境界。只有人格的灵性本质才是追求与体验精神崇高的绝对力量。灵性的力量可以激活为某种极端事件的高峰体验,也可转化为持久的个人信念。凭借灵性力量,人的精神才可能从形而下提升为形而上,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价值,在受支配的社会中适时地实现自己的精神自由。
第一节 人需要信仰
一、信仰是什么?
信仰(Faith),是人的一种潜藏的皈依天性。当个体心身成长到一定阶段,一旦遇到适合的社会环境条件,信仰的需求就会显现出来。
在个人心理成长中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价值追求。
1902年,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论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及病理学》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每个人都有追求“心理完整”的自然倾向,现代物质文明无法掩饰人类内心的灵性追求,人的精神之所以苦恼,多数是由于缺乏元宗教的信仰寄托。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包含着种族发生和演化的心理文化历程。童话、神话、幻觉、梦等等表现出来的原始宗教意识就是每个人的本能所具有的,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对这种复杂的心路历程的回归和崇拜,荣格称之为元宗教。它在个人的行为中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信仰形式。从人类学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完全没有信仰心理的人是不存在的。感觉上不存在或者不需要信仰的人,是因为受现实的各种因素蒙蔽,心理活动还受制于感性或理性范畴局限,没有真正触发内心的灵性。
欧洲有名的哲学家奥古斯丁在《论意志的自由选择》一书中认为,人具备对善恶做出选择的能力,这是人的自由意志。选择善时,善就进入人的生活;选择恶时,人就生活在罪恶中。人的自由意志选择恶,与人的惰性本能有直接关系,这种导致恶的选择结果,是世界上的恶的来源。奥古斯丁认为,人在追求真理的历程中,发现恶果无法排除的时候,便出现无奈的接受意识状态。换句话说,人自以为追求真理的历程走到头的时候,就要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便是接受意识。接受意识的呈现过程就是寻找和建立信仰的过程。信仰建立起来后的主要功用也是通过接受神圣的礼物,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信仰从意志产生的角度看,就是一种接受意识,而且是自由自愿的选择。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说,人做事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种自觉,自觉行为使人的生活有了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做事情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人生,就是自然境界;为自己做事,做事的后果有利于他人,这是功利境界;为社会的利益做事,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就是道德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为宇宙的利益而做事,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它具有超道德的价值,是人追求价值和意义的行为。笔者认为,精神信仰在本质上就是追求和从事超群体功利的事业。
深受中外读者尊敬的林语堂先生说,他小时候是一个十分热诚的基督教徒,但是,他不相信耶稣是童女所生以及他肉体升天两款内容,于是就不再信仰基督教。他说,自己曾经深信唯一的宗教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督导就够了,而且科学知识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
可是后来观察20世纪国际社会物质上的进步,和不信神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深信仅有人文主义是不够的。人类为着自身的生存,需要与外在的、比人本身更伟大的力量相联系,这就是自己回归基督教的理由。他认为,自己愿意回到由耶稣以简明方法传布出来的上帝之爱和对他的认识中去,重新体会耶稣简明、纯朴,可敬畏而发人深省的教训。上帝已不再是虚幻的,而是完整纯粹的,绝对不是一种假设。
这样的思想转变是很艰苦的,林先生在谈到他的信仰话题时多次重申这一转变,说明他的一生对信仰追求的艰难。林先生一生的探索和认识,见证了青年确立信仰对于生命成长的崇高价值。
总之,信仰就是一种特别的信念,这种信念不仅是当事人自觉建立起来的,而且还被个人当作生命的基本依据和理由。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现实科学信仰与彼岸宗教信仰。现实信仰的对象是具体的,爱情、金钱、权力、科学、政治领袖。彼岸信仰主要是指宗教信仰,他们所笃信的是现实之外的神圣者。一个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是精神世界的,二者各有不同的规则。
宗教信仰感受的对象是陌生而神秘的、无形的,同时也是无限的,是现实世界上永远也见不到的,以精神敬畏感受为主。信徒们会为自己确立信仰以后产生的平安和享乐感到精神满足;现实的信仰是物质的,是有形的东西,因此是有限的。比如科技、财富、所有权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可以用来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不过,现实信仰感受经常是被动的,其信仰的结果所产生的快乐,往往是受理性约束的,因为这种信仰的活动一定会受到社会政治干预,包括科学信仰在内,不断地为下一个目标而竭尽全力,人们难以从中得到平静的享乐。而宗教信仰则是主动的,相对超脱了社会世俗范畴,对生命的影响更长久,往往伴随一生。
二、现实的信仰——科学
(一)民间习俗与信仰
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宗教信仰。常见的只有区域性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由于随意性强,很少规范,所以很多活动被称为封建迷信。
这也难怪,举个简单例子,“老天爷”是人们遇到困难时最习惯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希望老天爷出手相救。可是稍微想一想,“老天爷”这个词有“爷”这个嫡亲用词,应该是某种稳重、安全、权威的人格代表。但是全国各地既没有为“老天爷”建庙,也没有谁为他塑像,连祭拜“老天爷”的行为礼仪也没有。
如果你去问一个乡村里经常烧香祭拜神灵的人,为什么要供奉太上老君、观世音菩萨、佛祖或灶王爷,回答多半是:希望从他那里祈求到家族平安,旺旺发财。可是,这些神仙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老乡们的回答多半是模糊的。不仅如此,民间对神的崇拜信仰也是不坚定的,模棱两可:“信则有,不信则无”。一会儿信这个,一会儿又信那个,谁都不得罪。对信仰的目标彼此间缺乏信义,而且不诚实,更不守承诺,连祈祷的祭礼也想办法占点便宜。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在一百年前就说过,中国老百姓通过捐钱修庙换取好运的时候,假如捐出100元,在功德簿上可能记上1000元,反正神也不知道。这样浅显的承诺水平,自律性很差,谈不上科学,也无法称得上典型的宗教信仰。但由于它是来自民间传统世袭,因此对青年的信仰行为习惯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二)科学信仰为什么崇高?
科学信仰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很多青年的信赖。人们很容易相信,科学的发现和创造发明是最能够吸引人的,也很容易让青年崇拜。
但是,你可曾知道科学的信仰是怎么演变来的呢?
人的生命追求有一个普通的前提,就是寻找一个现实而又超凡的精神文化空间。这不仅是消除孤独、寻求抚慰的需要,而且是人提升世俗生存意义、走向至善世界的基础。在古代欧洲社会,这个精神文化空间的形态是教会组织或修道院。
修道院是基督教信仰的纯洁空间。通过远离世俗的修道院生活磨炼,基督教教徒们维护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中世纪以后,修道院开始办学,逐步发展起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使灵性信仰与理性结合,作为学术规范的传统,其学术观念、态度与风气塑造了早期大学的灵魂,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对学术的信仰态度。与现代基于个人立场的争论不同,由于经院哲学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使之更鲜明地体现着学术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学术论辩不是个人之争,而是互以对方的观点构成的认识论差异为条件,在相互诘难中共同趋近真理。
那时候的真理并不是像现代人这样以论辩的胜者为王,而是论辩双方共同努力接近的共同目标,是对争论目标深刻考究的过程。所以,真理在经院哲学中所享有的基督教信仰地位,使学术探索行为成为超出任何个人意志的信仰活动。据说,这就是现代大学诞生以后,科学和学术享有至高无上尊严的渊源,也是科学信仰的基础。
在走进现代工业文明历史之际,基督教将精神信仰教化经过经院哲学教育,从宗教形态转化为大学人文精神,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人类精神现代性的开端。从此,大学不仅具有基督教与政权分离的见证意义,而且成为政教分离的现代文明的动因之一。诞生于基督教世俗化的近现代开端的大学,不仅从基督教那里承接了至高无上的教化资格,也从新兴的世俗人文那里获得了同样的科学探索的依赖和委托。
那个时候,科技工商主义及其科技现代化与精神世界的现代性危机,均需要引入科技理性作为信仰,并且实际上在19世纪以人文精神形态出现了。它一方面同宗教精神联系,一方面又以现代理性为学术教育基地,而这两方面都与大学教育和研究相关。其中,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将经院的基督教神学信仰勇敢地转变为人文精神信仰,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成为现代文明特别瞩目的话题,人文和科学信仰成为现实信仰最有说服力的领域。
基督教信仰不仅促成了大学教育体系,而且让近代科学焕发出创世之光。后来欧洲的科学信仰精神通过大学管理方法彼此借鉴的途径传到了美国。到20世纪初,真正的科学信仰在美国发扬光大了。
(三)现实的信仰来自诚信
2008年开始的国际化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其实质是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通常我们都理解危机管理策略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思想,可是信心不是凭空说的,信心的基础是诚信、是信赖。没有基本的诚信,越是处在欺骗的环境中,大家就越没有信心,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动力也就消失殆尽,信仰也会丧失。
2009年4月20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题为“基督美国的末日”的分析文章,文中引用了3月份公布的美国Trinity学院做的2008年度信仰调查结果,“美国宗教信仰调查(ARIS)”认为:美国公民认为自己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数量几乎是1990年的2倍,从8%上升到15%;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的百分比也下降了10%;从1990年的86%到现在的76%。《新闻周刊》的读者调查显示:布什时代有69%的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现在这么认为的只有62%。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在变小。认为宗教可以解决所有或大部分问题的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低,只有48%。因此,文章认为虽然基督上帝并没有死,但是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
美国基督教现象不是孤立的,其信仰的变化,与现实社会的文化变革紧密相关,与美国经济和金融领域发生的全面危机紧紧连在一起。首先是社会集体失去诚信,骗局和欺诈构成信仰的缺失,这是造成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原因,而金融危机也好,海啸也罢,不过是诚信丧失、信仰缺失的结果而已。
三、彼岸的信仰——宗教
根据“维基百科”网站的记载,宗教(Religion)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其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使人对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礼仪活动。
从对宗教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家对宗教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几位知名宗教家对宗教所下的定义分别是:人与神圣真实体验深刻的相遇、受神圣存在性影响的人的相应行为(门辛);人对于无限存在物的渴求、信仰和爱慕(缪勒);对灵性存在的信仰(泰勒);人对超世而具有的人格力量的认知或觉悟(施密特);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蒂利希)。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都是有很深刻的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理解宗教信仰的基本含义。
在宗教信仰的神学眼光中,“道”、“上帝”、“天”、“佛”、“真主”等都是指向无限的本体,相对于现实的有限的世界穹隆,对无限本体的终极信仰是宗教精神的支点,是宗教的根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