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3280400000036

第36章 网络青年的职业心理(5)

美联社在2006年4月17日刊文介绍一个叫麦克唐纳的加拿大青年,从2005年7月开始,用一个特别大的红色曲别针先后换来钢笔、啤酒桶、汽车、外出旅游、音乐合同等,最后经过一番周折,换成一套别墅一年的居住权。这个真实的故事被网络“换客”视为经典。在这个交换案例中,没有追求价值平等,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强度,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换成自己更需要的物品,从而在交换中实现了价值提升。

这是一个很生动的需求价值交换案例。通过网络环境把一个带有理论性的观念过程生动地演示出来,凸现出网络在青年社会价值交换中独特的功能。

第三,价值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上每个人之间由于相互有某种吸引,便发生社会交换。当别人被吸引并做出报答性反应时,交换就发生了;当别人没有相应的报答性反应时,交换就会停止。所以,交换是自愿行为。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对等性交换带来彼此需求的满足,而且平衡地维护了彼此的人格尊严;不对等性交换则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和社会所有权团体分层现象。这个理论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内在平衡机制。所谓的吸引,也可以理解成需求,二者并不矛盾。

布劳在提出价值交换理论以后,又提出了几条主要的交换原则:一是理性原则。人们越是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报酬,就越有可能投入地从事这种活动。就像在恋爱关系中,追求者期望得到被追求者的回应,所以一定会先主动投入和付出。当付出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回应时,往往就会停止,以避免引起误会或者更大的损失,所谓适可而止。

二是互惠原则。人们之间交换得到的价值回报越大,越有可能产生互惠的义务,接受和遵守公平交换规则,以支配以后的交换。如果一方违反互惠和公正的平衡义务,那么没有讨到自己需要的交换价值的人,就会感觉自己亏了,心理就会失衡,严重的时候,就有可能想办法报复违背互惠规则的人。

三是不均衡原则。在社会中,某些交换关系越是稳定和均衡,其他交换关系就越可能变得不均衡和不稳定。比如,爱情排他性,决定了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必然减少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减少了和朋友的交换互惠活动。

所以,人在交往中,彼此来往、价值交换的过程就是把主观的价值观念通过交换互动,表现为行动的过程,在行动中达到某种心里感觉均衡的交换结果时,不公平和被欺诈的感觉消失,个人感觉协调统一起来,客观上就成为社会价值了。这个社会价值实现以后,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客观的了,或者说,个人价值就提升了,上升为社会层次的价值组成部分,对个人的行动就有一定的约束力。此时人们的主观价值观念和交换价值变为一个东西,指导和约束个人的行动。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青年在小组活动时讨论一个决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意见被大家采纳了,就成为集体行动的规则,这个人的意见于是就升级了,成为团队社会活动的指导纲领,他个人也要接受这个规则的约束。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的交换是普遍性的,但交换形式和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同为人类学家的莫斯在考察研究古代或现代原始形态人际互动时,发现在那里的交换是一种礼仪和义务,市场不过是实现交换的手段之一。他们所交换的对象不仅限于物质,还有礼节、宴会、军事目标、妇女、儿童和集市等等。其中重要的礼物交换,具有特定的规则和仪式。人们通过参与礼物交换仪式,学习和模仿这些道德规则,完成社会化过程。以礼物交换为代表的社会互惠活动,不仅仅是理性的,还有更重要的感性需要,比如嗜好等非理性因素。交换满足了感性快乐的目的,获得了彼此之间的心理和社会地位平衡。这样的交换形式在今天的南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地区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说明交换是纵贯人类社会各种形态的一般互动形式。它包含着国家政治,个人的理性、感性、审美心理活动等。通过价值交换,个人适应了社会,并且使个人的价值得到认可和提升。

网络青年在寻找职业的过程中,内心的价值评价一刻也不会停止。他们在不断地衡量自己得到的和付出的价值是否平衡,是不是因为职业选择需要而损失甚至付出了自己的人格代价、丢掉了尊严?与自己得到的相比较,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在职业选择以外,青年在其他社会活动中同样也开始尝试做出价值评价。在社会交往中懂得评价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青年才真正懂得自我意识的意义,青年心理的独立角色才逐渐完善起来。

(二)通过网络,青年可以借鉴什么?

第一,青年要借助网络多元价值观的帮助,学会评价自己的人格是否独立、完善,从而明确自己的需求。这是适应和走进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如果自己的人格不完善,还不具有独立的能力,就证明没有能力与社会各种价值关系进行交换。

结合实际观察,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导下,为了能考上理想大学拼命学习,包括研究考试技巧,多数学生上大学以后不懂得如何组织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很多社会变化不大关心,一心应付各种考试,没有把个人兴趣、职业目标、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他们初步建立的角色意识是自相矛盾的:主观上要求独立,客观上却是依赖的,而且非常脆弱,一遇到风吹草动,马上就退回家庭的堡垒,寻求保护。上学期间,多数青年全面依赖家长供养支持,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报自愿靠拍(家长靠经验和胆识确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输血);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撞(没有预期分析)。更可悲的是,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家长急于先与用人单位谈话,青年如同病人一般接受家人呵护。

长期养成的心理依赖,造成青年学生的精神软骨症,缺乏真正意义的人格形象。青年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与适当的社会岗位进行价值交换,自然也就没有提升自我价值的可能。

第二,把网络的人格力量与现实的人格形象结合起来,加强现实的人格能量。人际价值交换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个人在这种价值交换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委屈境界,不仅青年,成年人中绝大多数人也是在不平衡的交换中被动生存。在很多时候,个人不得不伪装自己,把自己的角色摆在许多伪装色后面。尽管很多人在这样的化装舞会上赢得了“王子”或“公主”的青睐,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伪装的社会交换是不利的,既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公正和诚信。

网络文化在呼唤个性成长和完善的时代,帮助青年在网络中实现了渴望的自我形象。在网络交际和价值交换中形成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网络社会圈子,展现和释放着青年自由的人格光彩。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呆在网络圈子里,网络虚拟和现实之间的人格总是要转换、要协调统一的,做得好的话,现实人格形象可以得到丰富和完善,人格力量也会增加。做得不好的话,人格表现就会出现一虚一实、亦真亦假的矛盾现象。现实生活中出现人格角色挣扎,是网络文化带给青年适应社会的重大挑战,长期忽略下去就可能出现人格分裂。

展望社会的未来,随着网络青年对网络人格认识的深化,一定能够调动网络中演练的完善人格能力在现实中表达出来,补充现实人格的缺陷,形成新的人格魔力,适应社会压力的挑战,并通过独立的价值交换赢得社会生存空间。

三、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第一,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网络青年要具备两条腿走路的能力,一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学习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锻炼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分析的能力。另一个是在浩瀚无边的网络世界,积累精神探索的感受,在理性和灵性的高度上感悟社会,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交换资源和价值,更好地把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完善自我人格,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确立社会角色。

第二,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一类职业或者一个产业,必然体现为一定的社会价值,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支撑,如果职业现象底下的价值支撑荡然无存,那么这类职业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快速发展,职业评价标准迅速地演变,不同职业之间的差距迅速扩大,价值判断的多元化,为青年的价值交换增添了许多困难,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会。网络青年可以借助网络多元化的优势,寻找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尽早地选择好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更广泛的区域寻求价值交换,实现自我。

第三,要重视出生家庭的影响作用。多种学科研究都证实,家庭在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上会留下深刻痕迹,会对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驯化,直接影响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网络青年的多元化个性决定,他们对于自己的出生家庭不一定都是诚心诚意的接纳,但是从理论到实际经验教训都证明,在社会成长中,青年必须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家庭,并且必须理性、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家庭互动关系的特点,调整自己的社会交际行为,用合理的价值观念去衡量自己的社会交际。

第四,要仔细研究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格外重视团队习惯性文化。

任何社会团队都有管理要求,管理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有成套的制度文本。岗位规则和制度代表了一种团体文化中不可改变的理性部分,如果想要融入一种团队文化中,必须先熟悉和接受这个团队给每一个岗位规定的制度规则,深刻领会其中的奥妙。然后,还必须学习接纳团队中不成文的心理和文化习俗。一个不经意的习俗行为,可以轻松地化解制度的威力。比如,决策者的思想和作风,做事情的习惯;每个非组织小团队的交往方式和特点,他们交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非组织小团队和组织行为之间的矛盾是怎么化解的,等等,搞清楚这些问题,你才可以深入到一个团队中,在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价值交换中,取得平衡和尊重。其实,真正融入一个团队,就是融入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