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3284000000036

第36章 走向成熟的中国电视剧(1990年至今)(6)

二、反腐题材电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封建等级观念、宗法思想抬头,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作为这种现实问题的艺术表现,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电视剧针对反腐败问题纷纷表现出来的热切关注和积极的呼应。反腐题材电视剧成功地找到了主流文化与世俗生活的结合点。《人间正道》、《走过柳源》、《抉择》、《大雪无痕》、《苍天在上》、《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和《一代廉吏于成龙》、《海瑞》等,展示了反腐倡廉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反腐题材影视作品成为社会关注的一种特殊类型。如果说历史题材的反腐剧主要是从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吏治整顿、社会秩序、人格修养等领域塑造古代清官形象,用多种手段揭露宫廷和各级官吏的腐败、倾轧等,那么,现实题材的反腐剧则直接将视角对准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腐败,以《苍天在上》引起社会轰动为标志,《纪委书记》、《英雄无悔》、《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反腐题材电视剧,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

这些直接聚焦现实腐败问题的电视剧,首先体现为政府关注与百姓关注的视点重合。改革初期,党和政府就提出了反腐倡廉,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始终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和政府的一件大事。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成就和尚存的问题,都为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百姓视野看,腐败作为一个被大众普遍认知的事实,它严重损害着百姓的利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如《希望的田野》中的“专业告状户”潘喜林,不惜倾家荡产一次次上访告状,村民们因为不满村委会领导班子利用机动地以权谋私,欺压百姓,以至愤怒地摘掉了乡政府的牌子。显然,政府出于维护人民利益和执政党地位的需要,表现出对腐败行为一查到底的决心,与百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痛恨腐败,其立场是一致的。

其次,从艺术表现策略来看,反腐题材电视剧更注重通过反腐英雄的形象,艺术地传达政府形象的亲民性,表现政府和民众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

在《希望的田野》中以农村反腐先进人物形象出现的徐大地,从外表言行都缺乏“英雄”的气概,但却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村干部。他在对待其姐姐的态度上,表现出浓厚的伦理亲情。老姐姐的逝去使徐大地悲痛欲绝,尤其是在老姐姐临终之际,这个一生清苦的女人向弟弟展示她多年积蓄下来的全部生活费时,更使徐大地泪如雨下,也使观众动情动容。电视剧强调了徐大地报答老姐姐养护之恩的深情厚意,在老姐和徐大地生前最喜欢哼唱的《月牙儿五更》的旋律中,把姐弟这种伦理亲情推向了高潮。此外,在表现徐大地拆除乡里的违章建筑首先拿田德酒店开刀而得罪了自己的亲外甥田德时,也从另一角度表现了他对伦理亲情的看重,徐大地自己掏钱,预先给田德和田小甜兄妹俩买好了贸易大厅的摊位,从而化解了舅甥之间的矛盾。对于犯错误的村干部,围绕机动地,他对农村腐败现象表现出的原则性、灵活性也不同于“革命英雄”壁垒森严的对立模式,而是注意通过行动感化他们。

所以,腐败幕后的支持者华乡长也被徐大地的党性和人格魅力而深深折服。这一切都体现出电视剧塑造英雄人物形象的平民化倾向。通过他们的内涵,展示表达了当代百姓的社会理想。首要表现的还是他的党性原则,这种原则融会在农村事务的处理中,体现在拉家常的言谈举止中。他发自肺腑地娓娓道出了“我们党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而基层的党组织就是这大树的根。如果根要是烂了,那这棵大树还有好吗?!”“老潘是共产党的忠良,忠良不能断后啊!”这些话语都真实地表现了徐大地的党性原则和对党的忠诚,同时也避免了作为政治传声筒的说教色彩。电视剧还体现了徐大地的奉献精神,他和平平安安过日子的普通百姓是有区别的。徐大地本来在榆树乡政绩卓著,深得老百姓的拥戴,县里有意安排他到财政局任局长,女儿俏俏又面临中考,但他舍弃城里的生活,到全县最穷的秀水乡,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再次,从艺术价值看,普通人从反腐英雄的平民性中找到了人生的支点。他们在对英雄的认同和肯定中肯定自身,或者在对自身的肯定和认同中确认英雄。英雄和百姓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这种拉近所表现出的价值融会,显示出在主流文化和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之间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反腐题材电视剧在富有道德情感价值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与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沟通的渠道。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吸收了案情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了这种文本类型的艺术表现空间。

反腐题材电视剧从早期探寻腐败的经济源头,发展到主要探寻腐败的政治源头,从揭露权钱交易到揭露权力“寻租”的腐败,从“清官戏”走向“法制戏”,从个人道德品质的探讨到对形成这类问题的社会根源的深入剖析,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大众兴奋点更多地聚焦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腐败问题,由此形成了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多次轰动效应。

第二节 《苍天在上》、《英雄无悔》引起的轰动效应

反腐倡廉,是攸关党和国家命运前途和生死存亡的大事,举国关注,亿民心系。惟其如此,《苍天在上》以艺术家可贵的胆识,为国呐喊,代民立言,深刻地触及这一重大主题。它受到广大观众的瞩目,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这部电视剧绝非印证了所谓“题材决定论”,而是因为它不独题材重大,且人物形象塑造颇具新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艺术魅力感人至深。《苍天在上》再次兴起了一次电视剧的收视狂潮。

说它人物形象塑造颇具新意,是指在新时期荧屏画廊里又增添了市委书记林成森、代理市长黄江北、公司女经理田曼芳以及从头至尾虽未出场却一直“阴”魂不散的田副省长等新的“熟识的陌生人”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绝非那些一出场便能料定其后来乃至结果的角色,而是内蕴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颇为深广的社会内涵的个性化的角色,其性格的质的规定性和表象的复杂性得到了相当完美统一的艺术表现。因而,伴随着跌宕起伏乃至有时令人扑朔迷离的戏剧化情节的发展,这些人物的性格、气质、人格得到层层深入的艺术展示,反腐倡廉的深刻主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有力度的揭示。全剧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均由此而产生。

说它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是因为它在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独树一帜。作品以章台市女市长、公安局长相继突然死亡开场,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年轻的代理市长黄江北上任查处疑案,卷入重重矛盾。冲突连冲突,悬念接悬念,最后在市委书记林成森的指导与群众的支持下,案情终于大白天下,并揭露出田副省长及其儿子挪用1400万元公款炒股、贪污160余万元的重大罪行。作品以环环相扣的情节剧结构方式,不仅增强了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令人们在审美鉴赏直觉“惊险”之余,更进一步获得一种理智上的“警觉”:贪污腐败,祸国殃民!尽管荧屏上的《苍天在上》在与观众见面之前,同名话剧与同名长篇小说已抢先面世,但电视剧与同名话剧相比,它的篇幅容量更大,反映生活的深度更深,广度更广;与长篇小说相比,视听化的结果使内容、人物具象化,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从而产生了为阅读文学作品所难以替代的审美魅力。尤其是荧屏上的结尾处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有艺术穿透力,是发挥电视连续剧审美优势的一部力作。至于在表演上,与演技颇为娴熟的饰林书记的高明相比,饰田曼芳的廖学秋在气质上似乎与特定角色差距较大,因而影响了内蕴本来深广的这一新的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但瑕不掩瑜,《苍天在上》仍不失为荧屏反腐题材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英雄无悔》是继《苍天在上》之后引起社会轰动的又一部力作,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部电视剧蕴涵深广,引人入胜,不仅给人以人生价值真谛的启示,而且帮助人们认清当今改革现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引导人们进入一种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崇高境界。高天形象的成功塑造,再次为新时期荧屏艺术画廊增添了一个崭新的“熟识的陌生人”。

这个形象不仅闪烁着新时期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夺目光彩,而且充满着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真实、真诚、可敬、可信。置身于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型的伟大变革时期,面对着太多的诱惑,高天坚定地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毅然取崇高而弃卑微,甘愿奉献而放弃索取。他内心深处的“警察情结”,实质上正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时代使命感和敬业精神。重归警队后,他走上南滨市公安局局长的领导岗位。为了保卫南滨市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他团结干警和社会各界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破获二熊”、“治理外来人口”、“建立戒毒所”和“整顿警风重塑警魂”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充分显现了英雄本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作为平常人,他在与吴茵茵、狄美华和舒月三位各具个性的女性的情感生活中,灵魂也经历了痛苦的磨练和洗礼,充分展示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他的精神建构里,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那些极富生命力的品质,又吸收了改革开放八面来风的世界先进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两者交融、整合而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崭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高天形象所内蕴的精深的思想认识意义和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值得珍视。这与“淡化政治”、“躲避崇高”、“远离现实”、“消解价值”的美学主张大相径庭。须知,一个缺少英雄、缺乏崇高的民族,乃是一个没有希望并断难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价值观念发生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讴歌英雄主义和重建崇高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极为紧迫的题中要义。惟其如此,荧屏上的高天形象才赢得了生活中广大观众的齐声喝彩和情感共鸣。这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令荧屏上那些以“玩艺术”的态度“游戏人生”,靠“新手法”呈现无聊生活的“新状态”塑造出来的“痞子式”、“嬉戏式”的人物形象,感到无地自容。高天之外,还有钟副厅长、“老材料”、王健民、许雷、方峻、区强等几代公安干警形象和舒月的女医生形象,都塑造得有声有色。这些人物,以其进取的人生,共同奏响了一曲昂扬恢宏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时代颂歌。

与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对照的,是狄美华、胡永煌工人形象。这两个形象,极有新意,颇具警世作用。狄美华不是我们在荧屏上司空见惯了的那种一看开头便能猜出结局的类型化的蜕化变质的企业家形象。相反,她确曾是南国改革大潮中得风气之先者。作为女总经理,为了企业的发展,她可以不惜重金主持豪华宴会,打通关节,而自己却节衣缩食,居住在相当简陋的单身宿舍里,其人格和品质不能说差;她对高天久藏心底的一往情深,也不可谓不真。

但是,正由于理想信仰的动摇、思想文化准备的不足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伴随着改革的深化、竞争的加剧,在种种诱惑面前她逐渐放松自律,竟然身不由己地一步步走向了堕落犯罪的道路。这个形象的蜕变轨迹,真实可信,警策人心!而胡永煌形象问世于荧屏,可以说是我国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次重要突破。敢不敢从生活的真实出发,经过艺术提炼,把像胡永煌这样的个别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搬上荧屏,以警世人?这确实需要胆识。胡永煌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一,不仅令人信服地艺术地揭示了他主观上如何在名与利的多次诱惑下逐步蜕变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既深且广地展现了他的这种复杂心了路历程赖以生存的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作品对这一点的艺术表现达到了真实、准确、深刻的水准,从这一特定的视角揭示出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本质。其二,正压住了邪。这不仅因为有了高天等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代表着公安战线威武之师的警风警魂,而且因为有对胡永煌人生最后一幕那神来的一笔——他在正义的感召下,终于幡然悔悟,怀着极其复杂的自责心情奔赴救火现场,扑向火海。这一结局,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确实在人物心理行为逻辑之中,以正压邪,大大加重了胡永煌形象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力度。这一形象创造的成功艺术实践证明: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在荧屏上塑造胡永煌这类人物,而在于塑造得是否真实、准确、深刻,是否具有典型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是否揭示出崇高战胜卑微、正义战胜邪恶的精神价值取向和历史发展趋势。《英雄无悔》注重遵循长篇电视连续剧特有的审美规律,从精心结构剧本到精心拍摄每一个镜头,再到精心后期制作,做到每集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部较能充分体现长篇电视连续剧美学特征的主旋律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