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3286200000019

第19章 体育与新媒体(1)

“新媒体”这个术语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它涵括了一种扩展性、多样性传播科技的应用形式。20世纪后期,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科技含量日益加重,出现了众多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如互联网、数字音频广播、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新媒体。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新媒体还克服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与大众同时交流时,也可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

第一节 体育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由众多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其前身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阿帕网(ARPA NE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应用最广泛的全球性计算机信息资源网络,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和特点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互联网媒介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载体,综合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主要有五种信息服务功能:电子邮件、万维网、新闻组、文件传送和远程登录。

电子邮件。指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送给特定用户或一群用户的通信方式,其特点是时效快、费用低,它是使用最广的互联网资源。

万维网。信息查询浏览工具,它所合并的超文本可以使用户将一条信息链接到另一条信息上。据统计,目前全球网站数量达7000万,种类繁多,有企业经营的,也有个人创办的。许多网站发挥着门户的作用,将新闻摘要、股市行情、聊天室、商品交易等各种信息方便及时地提供给访问者。

1987年,美国硅谷的《圣何塞信使报》首先将报纸内容搬上网络,开了传统媒体上网之先河。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出现,网络用户剧增,各种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纷纷上网建立自己的电子版网站,有效地扩展了自己的传播空间。

新闻组。面向全球的电子公告牌,根据主题来排列,用于发布公告、新闻和文章。用户可以在新闻组里阅读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增加新的内容。通过新闻组,用户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点的人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文件传送。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给另一台计算机。电子邮件适合传送短小的文件,而文件传送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传递的数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多媒体文件。

远程登录。在网络通信协议远程登录的支持下,用户的计算机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台计算机相通,使用这台计算机上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如查询电子图书馆目录、商业数据库等。

除了以上五种功能外,互联网还有在线游戏、网上购物、商业应用、在线影院等多种功能。

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其他许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特点。

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媒介存在的前提,也是它最基本的传播特点。互联网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图像等多种传播符号的有机结合。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为声音。

超时空传播,受众广泛。网络媒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和传播信息。数以亿计的网民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跨地域、跨国界、扩文化、全球一体的信息传播网。

信息内容极其丰富。互联网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世界性的、巨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它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其信息形态包括数据、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都无法同互联网贮存和发布的海量信息相比。

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网络传输以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以及诸如ICP/IP协议等网络技术为依托,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互联网可随时发布新闻,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互联网的“刷新”功能比电子媒介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这种实时传播的特征使得互联网在新闻信息发布方面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是单向传播,信息反馈迟缓、模糊,受众的选择与参与受到极大的限制。互联网双向传播、交互沟通、及时反应的特点,使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通过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网上论坛、博客等信息平台,用户还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发表观点和评论。用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Niclas Negroponte)的话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同时,互联网传播也会存在不少局限性。首先,作为网络接收设备的电脑,价格较高,并且使用电脑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其次,用户上网的主要途径是拨号连接和宽带网,上网费用高,而网络的通道窄,传输速度低,容易造成“网上堵车”,传输信息的质量不如广播电视信息的质量高。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信息缺乏过滤,因而网络传播的权威性、可信度远远不及传统媒介。

二、互联网对体育的传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体育运动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网络的发展给体育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变革。借助互联网,体育运动以一种崭新的、交互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使得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最广、最具深度的体育资讯。

1995年国际奥委会在因特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网站www.olympic.org,其后又成功地建立了外联网,从而使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能够直接获得国际奥委会的信息。国际奥委会还建立了虚拟奥林匹克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人远远多于亲自到位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的人。同时,各单项组织协会、各国体育组织、各种大型运动会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主页,世界各地的体育迷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他们最感兴趣的体育信息。1996年美国华尔街投资经纪人通过互联网进行了首次拳击比赛的转播,结果大获成功,好评如潮,掀开了互联网转播体育信息的首页。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NBA、英超、德甲等等几乎所有的重要比赛都开设了网上转播,网上转播制作简单、费用低、效率低,但只有宽带网普及之后才能取得与电视转播同样的效果。

传播体育信息的网站从性质上看可分为综合性网站和专业性体育网站。前者约占78%,体育信息作为此类网站内容的一部分,以体育新闻为主;专业性体育网站占22%,大多是一些介绍体育产品信息、体育运动项目或体育组织的网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约翰·帕维里克曾将网络媒体的发展分为拷贝借鉴、用户化、网络原创三个阶段。参照这个划分,1995年到1998年中国网络媒体处于拷贝借鉴阶段,即传统媒体纷纷上网;1998年底,以新浪网的出现为标志,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进入用户化阶段;到2000年5月千龙新闻网与东方新闻网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网络媒体进入原创阶段。当然一个阶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结束,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发展着。截止到2007年10月,我国已经建立的体育类网站总数约为8000多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拥有独立顶级域名的网站有3491个,约占总数的42%。

根据这三个阶段,我国目前体育网络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传统媒体网络版中的体育部分或专业体育媒体的网络版

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和《中国贸易报》开内地报刊上网之先河,成为新闻媒体上网的先行者。1996年10月建立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网站、1996年12月建立的中央电视台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

大多数新闻媒体网站从原始的“网络版”、“电子版”形态发展成为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和功能服务。如人民网被公认为新闻媒体网站中最具影响力的网站,它不仅在新闻提供方面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知情权”,而且开设“强国论坛”,让用户对国内外大事有“表达评论权”。1999年5月9日,北约空军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第二天,人民网果断地开设“抗议北约暴行论坛”,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9万条。6月19日这一论坛更名为强国论坛,此后又陆续推出读书论坛、体育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分论坛。2000年北京千龙新闻网、上海的东方网横空出世,跳出地域内众多媒体单打独斗的思路,联手建立有规模效益的传播平台。根据传统媒体的内容特点,其网络版也设置了相应的体育频道。

体育专业媒体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媒体网站的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与品牌优势,传统媒体有着通畅的信息渠道,为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原创新闻;其次是政策人才资源优势,传统媒体办新闻网站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而商业网站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则受诸多约束。但目前媒体网站在充分发挥、利用这些资源上尚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网络新闻媒体在单一复制母体媒体的内容,这一点在报刊网络版上表现尤其明显。

2.综合商业网站中的体育部分或专业体育商业网站

在综合性网站中,www.cctv.com和www.sina.com等网站率先对国内的CFA联赛、CBA联赛等赛事进行尝试性的网上直播,其他综合型门户网站纷纷建立体育频道,如新浪网体育频道、搜狐网体育频道。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商业网站不能独立采访编发新闻,没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所以商业网站的新闻来源只能来自传统的报纸、杂志和电视以及通讯社等。以新浪网为例,其新闻中心是全球第一家24小时滚动播出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在全国已有数十家合作对象,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各种信息通过筛选和编辑之后进行网上发布。新浪的系列整合动作是基于对传统媒体的依托。基于新浪门户的巨大影响力,新浪体育凭借快速的信息发布在体育网站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Alexa的统计数据,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月,专业体育网站和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的覆盖数量统计的前十个网站中,新浪体育以明显的优势排在第一。此外,综合网站的体育频道比专业体育网站的访问量大得多。

除了综合网站的体育频道外,一些专业性的体育网站也纷纷建成,国内知名的专业体育网站“华体网”于2000年7月建立。一些规模较大的体育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密切合作,如《体坛周报》与体育网站华体网合作,开创了国内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合报道体育新闻的先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三大网络媒体门户新浪、腾讯、网易与央视国际签约奥运赛事的互联网转播授权。

此外,体育管理部门、各类体育组织、重大体育赛事组委会都会建立相应的网站,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新闻媒体,但在传播体育信息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主要体育网站

截止到2007年10月,我国已经建立的体育类网站总数约为8000多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拥有独立顶级域名的网站有3491个,约占总数的42%。细分可以分为新闻综合类、运动项目类、协会组织类、体育行政类、科研院校类、学习培训类、体育商务类、体育人物类、休闲娱乐类等。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的体育类网站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传统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以提供各类赛事的资讯内容为主,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发布的信息比较及时、权威,但体育报道大多缺乏深度;第二类是体育平面媒体的网络版,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资讯权威,体育报道有一定深度,但新闻更新的速度较慢;第三类是专业性体育网站,这类网站的主要特点是,网站的内容丰富,涵盖的体育项目多,专业性强,论坛里体育评论自由,网友间的互动性较强。下面就请您跟随笔者,用鼠标点开一个个精彩的网上体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