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3287800000002

第2章 小主持人的素质构成

曾致,先后毕业与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在湖南有线电视台、湖南都市频道担任主持人、记者。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书长。兼任多所艺术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授。系中国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专著和教材有《播音主持艺术新说》、《主持语言技巧及实践》、《朗诵艺术指要》等。曾获全国播音主持作品奖和论文奖。

第一节 良好的思想素养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凡是事业有成的人,他的道德信念必然是崇高的。因为道德力量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当好小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养。思想素养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是指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觉悟和理想观念,政治素质是指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纪律,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优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正确。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它决定了当代青少年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虽然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不同的节目类型中表现出不同的主持风格和样态,但是工作的根本属性和喉舌的功能没有改变。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台的“台标”,也是媒体联系受众的桥梁。他们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群体的制约、社会的制约,不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小主持人必须和新闻工作者一样,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因为,主持人首先是一个“人”,应当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小主持人,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政治素质,要注重时事学习,养成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的习惯,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听广播,这些都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途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传达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新闻信息,其中还包含了对新闻的看法和态度。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一个传播者,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才能为受众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关注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焦点话题,这些话题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因此,节目主持人的态度和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上主流的价值取向。中央电视台有一位主持人曾经说过:“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第二节 丰富的文化知识

广义的文化包括科学、文学、哲学、艺术、宗教、习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当好小主持人的基础。

小主持人要采写新闻,采访的对象不仅仅是校长、老师和同学,也不仅仅是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大家还要走出校园,采访校园以外的人和事,这就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各种人物,涉及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天文、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比如,我们采访一位京剧演员,我们就要了解京剧艺术;我们采访一项体育赛事,我们就要了解这项体育活动的规则;我们要采访一位画家,就要了解绘画艺术等等。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是一劳永逸、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主持人,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对观众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知识宝库,收看他们主持的节目,人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经常主持大型晚会以及一些重大直播活动,在节目中她总能很好地控场,出色地完成主持任务。这与她长期所养成的善于积累、不断学习的好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小主持人的知识面狭窄,什么都不懂,采访时对一些非常浅显、常识性的问题还一知半解的话,必然会贻笑大方。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哪里来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更不是人头脑里面固有的,它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等的。”

第三节 出色的语言表达

有人曾经说过:“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从呀呀学语起,人就开始说话。话说得好,说得精彩,说得恰到好处,就是有口才。小主持人的口才是主持节目的第一要素。因为口才是小主持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主持人必须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信息准确无误、到位地传达给受众。具体的要求:

一是语言规范,口齿清晰。小主持人必须讲一口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言准确、口齿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语意准确,用词恰当。小主持人与别人的语言交流,是依靠不同的词语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运用词语时必须认真筛选,恰当使用。要学会多用丰富的口语、俗语,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三是语言流畅,干净利落。小主持人的语言应当语言流畅、干净利落,不能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含含糊糊。

小主持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呢?叙事、议论、抒情、说明等方面的口才锻炼,无疑是培养小主持人口才的途径。朗读、讨论、交流、演讲、辩论等也是培养小主持人的基本训练方式。小主持人平时可以有意识地精选一些短小精练的诗歌、散文、故事来朗读。朗读虽不能代替叙述,但朗读的准确音调、适度音量对叙述是很有帮助的。通过朗诵文学作品,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有助于饱含情感的口才培养。坚持复述文章,或对文章故事加以口头续编或改编,或新编故事,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小主持人要锻炼良好的口才,还可以采用“描述法”来训练。简单地说,描述法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主要目的是训练小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其方法是将一幅画或一个景物作为描述的对象。第一步,对要描述的对象进行观察。比如,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是“春天的湘江边”,那么我们就要观察一下春天湘江的岸边都有些什么。有长廊?有风光带?有小广场?有树?有凉亭?有唱花鼓戏的票友?还有游人?并且树是什么样子?山是什么样子?这春天里的游人此时又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这一切都需要小主持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只有有了这种观察,我们的描述才有基础。第二步,描述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有顺序地进行描述。其要求是,抓住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要讲逻辑顺序,不要东拼西凑,词不达意。小主持人的口语表达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大家就可以从多角度去看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平时可以积极参加学校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关心下一代协会、社区等单位组织的辩论赛、演讲赛等,做到脱口而出,即兴而说,发表议论。

小主持人还可以在专业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结合平时校园内组织的辩论赛,开展专项辩论,主题最好选择自己关注的焦点,如“小学生该不该用手机?”“老师与学生是上下级关系,还是朋友关系?”“雷锋精神过时了吗?”等话题进行思辨、分析和评述。

培养小主持人的口才素养,一定要在训练中树立自信心,学习他人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口语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古人的口才。例如,楚国卫士骗吃了楚王的“不死之药”,在即将砍头之际的自我辩护;晋国宰臣因为向晋文公进献的食物中发现毛发而获罪时的解说之词;西汉蒯通下油锅之前的大胆反驳;东汉寒朗“愿一言而死”的巧妙进谏……这些都是以绝妙的口才出奇制胜的,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与智慧的迸发。主持人学习古人的口才,同时还可以学到多方面的历史知识,从而扩大视野、开发智力。

第四节 健康的心理素质

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和成就的人才,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石。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个人成功的因素中80%在于“情商”,20%是“智商”。这里所说的“情商”,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素质。著名主持人杨澜曾经说过:“我觉得当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应当有个健康的心态。这样,遇到大场面才不至于乱了手脚,也不至于盛气凌人。”由此可见,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心态就是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对物、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心理倾向,基本上可以分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两种类型。积极的心态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是他们的心理法宝,激励着人们走向成功。而消极的心态却是自卑、怯懦、颓废、沮丧的根源,阻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小主持人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法宝,是成功大厦的基石。一位心理学家说: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就是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所以,作为小主持人要想被大家接受和肯定,就必须树立“我能行,我会成功”的信念。

小主持人还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有自控力,避免失态、失言。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拓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表现出冷淡、孤独、抑郁、偏激、冲动等多种特征,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小主持人应该有乐观开朗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锤炼意志,积极进取,正确地面对困难,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自暴自弃,而应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